赵壹《非草书》 北窗读记
2024-07-11刘涛
读书 2024年7期
刘涛
东汉辞赋家赵壹,汉阳郡西县人,《后汉书》有传。灵帝光和元年(一七八)为上计吏,得到司徒袁逢、河南尹羊陟赏识,名动京师。西归后,“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赵壹生活在桓灵之世,见郡士梁孔达、姜孟颖“慕张生(张芝)之草书过于希孔、颜”。后学之徒,竞慕杜度、崔瑗草书,“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又见张芝“褒杜、崔,沮罗、赵,忻忻有自臧之意”。赵壹忿于“背经而趋俗”,故撰《非草书》。
《非草书》所“非”者三条:首先,草书“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本于“易而速”,务取其简易。今之学草书者,不思其简易之旨,反“难而迟”。私书相与云“适迫遽,故不及草”。其次,草书家杜度、崔瑗、张芝“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而后世仰慕者,却专以草书为务。其三,草书是“技艺之细者”,“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
赵壹仕为“郡吏”, 必能书法,但他认为书法优劣无关治国理政,何况草书不是课吏的书体,故谓“徒善字既不达于政, 而拙草无损于治”。这与当时蔡邕“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之说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