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一战山东华工出境的主要口岸
2024-07-11
近年来,一战华工不仅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也成为西欧国家纪念一战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这一现象赋予青岛这座曾经是山东籍华工主要出境口岸之一,中国北方华工回国唯一口岸的城市以新的使命——发掘一战华工的历史,唤起对一战华工的记忆,传承一战华工的精神,这对青岛建设国际化城市无疑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以工代兵”策略的提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被征调上前线,交战各国包括英、法、俄三个协约国,都出现了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困境。
1915年,时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的梁士诒成为参战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斯时情势混沌,孰得孰失,极难分辨。且事关全中华民族之兴衰,未易于孤注一掷,以贻民族无涯之戚。设中国永不参加,则战胜国所得胜利品,势不分予中国;设中国明予参加,则中国无船无械无饷,终至参而不战,必受各国责难。”基于上述考虑,梁士诒提出“以工代兵”策略。
此时,中国农业劳动力过剩,具备劳动力输出的基本条件,为实施“以工代兵”策略奠定了基础。但是,1914年8月6日,北京政府颁布《局外中立条规》;12日,各国均承认中国的中立地位。受制于中立国的地位,中国不便直接由政府出面组织华工参战,故梁士诒设计了“由商人出名,代政府负责”的制度安排,目的在于既可以间接方式参与欧战,又避开德、奥等国的敌视和指责。
为推动华工赴欧,梁士诒最初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提出动议,建议向英国输出30万华工(其中包括10万武装华工),但遭到朱尔典拒绝。朱尔典非常清楚,梁士诒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以工代兵”策略,目的是希望获得战后平等出席和平会议、提高国家地位的机会。若英国予以赞同,一方面将导致中国因参战而提升国家地位,从而使英国丧失在华特权地位;另一方面由于英、日同盟关系的存在,英国政府不愿因支持或纵容中国变相参战而招致日本的反感和敌意。
法国以华商为中介招募华工赴欧
但是,作为一战西线主战场的法国,劳动力严重不足对其冲击尤为巨大,输入华工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法国遂与中国政府进行私下交涉,希望中国向其提供劳动力支持。北京政府遂与法国商定,以民间方式对法输出华工。
早在梁士诒提出“以工代兵”策略的1915年6月,法国政府即指示驻北京公使康悌调查招募华工的可行性。经过康悌与梁士诒协商,1915年11月11日,法国国防部最终决定实施招募华工计划。12月1日,法国军方任命退役陆军上校陶履德率招工团来华募工。陶履德招工团于1916年1月17日抵达北京后,以农学博士和企业代表的身份,开展募工活动。
1916年5月14日,梁士诒代理人梁汝成与陶履德分别代表中、法双方签订了包括28条内容的招工合同。招工条款第一条规定,中国工人决不用于何项战事,职务仅系为各实业、农业之使用,此“以工代兵”之意也。在中国方面,办理招工各事则以商业性质之惠民公司任之。并约定工人每日工作10小时,每周工作7天,合同期5年。
梁士诒与中法实业银行中方经理王克敏联手成立惠民公司,以民间公司的面目承办法国在华招募劳工事宜。惠民公司总部设在天津,以后又在香港、南京、青岛、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分公司。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惠民公司共招募大约3.5万华工送往法国。除惠民公司外,法国还辟有其他募工渠道。一战期间,法国招募的华工合计在4万人以上,其中1万人于1917年后为新参战的美国借用。
法国最早将募工的主要区域定位于河北、长江流域等地,但由于募工受阻等原因,又开辟了招募山东劳动力的渠道。1917年8月,青岛惠民公司成立,由张执中任招工经理,负责在山东招募华工。截至该年12月,该公司前后从青岛运出华工3批4418人。但据惠民公司报告,法国招募的华工由青岛出境人数为4413人,即第一批1411人,第二批1002人,第三批2000人。两条史料记载的人数略有出入。
英国自行在华招募劳工
索姆河战役爆发后,英国军队陷于苦战。1916年7月,英军损失达18.7万人,到8月中旬这个数字扩大到22.3万人,劳力缺口压力更加严峻,英国不得不转变对招募华工的态度。但是,与法国不同,英国在华招工更加充斥着蛮横霸道的强权政治色彩——英国刻意绕开北京政府,强行由自己在华招工。
1916年下半年,迫切需要招募华工的英国也曾希望与北京政府就签订募工总合同进行谈判,但遭到拒绝。出于中立国地位的考虑,北京政府希望将此事作为地方问题,由胶东道尹(兼交涉员)与英国驻烟台领事直接谈判交涉。交涉期间,山东地方当局鉴于天津华工家属风潮等原因,要求英国提高华工的保障待遇,遭到英国拒绝。因此,山东地方当局只是允许英国在威海卫租借地及其附近的荣成、海阳、乳山区域开展募工活动,对超出界限的英国募工活动予以限制。
1916年10月,英国以威海卫租借地的名义擅自在山东招工,但遭到山东地方当局抵制。11月13日,两名英国招工委员到租借地以外招工被文登县官府拘禁。故此,英国在威海卫开展的招工活动极不顺利。据英国驻华公使馆12月3日报告,仅在威海招募华工百余人。至1917年1月18日,第一批华工1086人由威海卫运送出境。
鉴于在威海卫招工进展极其缓慢,英国外交部于1916年12月30日向军事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建议,“于青岛组建另一基地,并争取日本当局在集结华工方面的支持”,即利用日本侵占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地区和胶济铁路连接山东腹地的便利,将青岛作为募工的基地。
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艾斯敦1917年1月8日回复意见称,应将青岛作为中转站而不是招募基地。按照上述意见,英国驻济南领事普瑞特于1月10日前往威海卫,与英商仁记洋行威海卫分号负责人邵德福商定新的招募方案——由仁记洋行派员工前往青岛,以照料华工转运事宜,但该员工应当完全听从驻青岛领事艾克福的命令。实际上,该方案并未实施,原因是艾克福已经委托英商和记洋行负责此事。
普瑞特专程前往英国驻京公使馆报告上述的情况后,艾斯敦于1月15日致电英国外交部,表示“加速招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日本的铁路输送华工到青岛,再从那里搭乘轮船去往威海卫”。英国遂将上述方案征询日本政府意见。英国驻日公使格林1月21日复称:“日本政府并不反对英国政府的华工招募计划,并将立即指令胶州为之提供方便。”
在日本支持下,1917年1月27日,由普瑞特筹划的招工组织——“济南招工局”设立,开始在胶济铁路沿线开展募工活动。1月28日,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艾斯敦、署理汉文参议巴尔敦、武官罗伯逊,陆军部代表波恩,仁记洋行成员邵德福以及驻济南领事普瑞特等人在北京召开了会议。根据会议部署,普瑞特负责招募华工送往青岛(由仁记洋行供给招募费用),在此进行体检后,每周两次用船运送至威海卫,再由威海卫出境放洋赴欧。至此,普瑞特最终全面掌控了在山东华工招募并运送至青岛的工作。
作为会议的结果,青岛大英招工局——为威海卫转运华工的英国政府中转站点,随之在青岛沧口建立起来。在1月28日北京会议之后,普瑞特陪同邵德福来到青岛,与驻青岛领事艾克福、天津仁记洋行驻青岛代表莫里森就华工接收、体检、居住以及运送威海卫等问题进行协商,并于2月5日签署备忘录。
青岛中转站的运作很快就产生了效果。据艾斯敦2月2日报告,1240名华工已经离开青岛去往威海(2月1日),另有627名正在待运。艾斯敦在2月19日致外交部电称:“在头两个星期,我们招到了5000名华工,其后招工数目逐渐减到了每天约170人。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危及(招工人)招募利益,这个数目就不会进一步减少。” 英国擅自募工的做法遭到山东地方当局的反对,但其影响极为有限。
英国在青岛设立独立的招工站点
青岛招工的顺利进行使得艾斯敦开始重新考虑在青开设独立站点的提议。他向英国外交部陈述称:“过去三周得来的经验让我确信,现在应当采用您在1月5日电报中提出的意见,立即在青岛开设一个独立的站点。威海卫应当继续由青岛来补充(华工),并且当前在后者(青岛)的招工组织亦应建立一个额外独立的站点以装备并直接装运华工赴法。”英国外交部于2月28日向艾斯敦电示:“陆军部同意在青岛设立(独立的)站点。”
为加快华工装运进度,根据英国陆军部的授权,青岛作为独立的招募华工站点于3月1日建立。
仁记洋行得知“青岛预设独立站点”的消息后,为防止和记洋行与之争利,便拟定在青岛开设一家分公司。普瑞特则认为这种做法“会将问题复杂化”,而且“也没有必要”。在他提议下,3月10日,仁记洋行正式任命和记洋行作为它在青岛的代理人,并同意拨付给和记洋行所获总利润的15%。
英国以青岛为基地招募山东华工的做法对法国的招工计划造成不利影响,引起法国不满。英国驻华公使馆坚持法国应通过其招募华工,并支付相应的费用。受此影响,惠民公司虽于1917年8月在青岛设立分公司,但其招工业绩不佳,只招到了4400多名华工。
英国在青岛开设站点,还引发了与威海卫招工机构之间的矛盾。其起因是两个机构分属不同的部门——青岛主要由驻华公使馆(也可以说驻济南领事)管理,后者由陆军部(其代表为波恩)负责,之间存在冲突也是难免的。但由于青岛募工成绩突出,英国陆军部打算统管山东募工的想法并未得到实现。
1917年4月4日,青岛独立站点发送了首批直接赴欧华工1861名。两个招工系统同时运行,极大加快了英国在山东的华工招募、输送的速度。4月11日,外交部电示艾斯敦,告知其陆军部要求增招10000人,总共需35000名华工。5月10日,外交部再电告知艾斯敦,陆军部要求再加10000名,总共45000名。6月27日,外交部训令艾斯敦,除了已经要求的45000名华工外,陆军部希望再招60000名(以每月10000名的速度)。这一数量远远超出了英国初期预定的招工计划,从一个方面也印证了通过青岛招工所产生的效果。
由于青岛方面在华工招募上远远胜过威海卫,而威海卫站点依然需要来自青岛方面的华工补给(当然它自身也还有来自天津等地的华工),虽然有人对设置两个站点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但艾斯敦认为,“为了确保华工供应不致间断”“两个站点同时开放是有必要的”。
在此阶段,出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考虑,艾斯敦认为与中国政府签订正式的招工合同“是不可取的”。其政治上的原因在于“中国参战的问题”,而经济上则考虑签订合同必然会使英国向中国政府缴纳某些费用,增加招工成本,且还要受到一些约定的束缚。既然不与中国政府签订合同,就仍要依靠青岛站点供给华工,而威海卫站点的存在就是为了防备一旦日本军方反目不予青岛以支持仍有回旋余地。那么,两个站点同时运行,如何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开支?艾斯敦的建议是,“不要再把华工从青岛运到威海卫放洋”,因为“这样做会增加50%的成本,给两个站点增加大量额外的工作”“而且在冬季的运输还会存在一定的危险(尽管夏季不会出现)”。“如果运往威海卫的华工因任何原因被阻挠”“受到影响的轮船只需转向青岛(装运华工)便可”。这成为英国始终拖延就募工问题与北京政府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虽然青岛成为输出英国招募华工的主要出境口岸,但为保持招工的灵活性,威海卫依然保留了华工输出口岸的地位。
青岛出境山东华工人数
一战期间,中国赴欧参战华工人数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有人一般认为约有30万人。白蕉在《世界大战中之华工》中记载:“总计华工之分批出国,前后共有三十万人。”1919年6月6日上海《申报》也说,赴欧华工“数达三十万人”。其中,英、法两国从中国招募的西线战场华工14万人左右,余为俄罗斯所招募的东线战场华工。
据1918年《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载《山东之苦力》记述,1917年1-5月,由青岛出境赴欧华工达4.7万人左右:“查本年(1917年)一月至四月,由青岛出发之人数,计四万零一百七十二人,其家族人数计五千五百十七人,合计为四万五千六百八十九人。而其输送于欧洲方面之人数,则经北美温哥佛者三千人,经由香港者一千八百六十人,经由威海卫者六千数百人。”“观五月中下旬该地之实况,计五月一日以来,赴欧之苦力已达六千八百零四人,尚有多数在收容所及募集中者。”
据北京政府侨工事务局统计,1917年1月至1918年3月,由青岛和威海出境的英募华工合计94174人,其中由青岛直接出境的为50095人。另据日本青岛守备军报告记载,英募华工约10万人中,从青岛直接赴欧的为50345人;威海卫赴欧的英募华工4.4万人中,至少6603人经胶济铁路运往青岛后,乘船转赴威海出境。另外,经由胶济铁路运至青岛及沧口的英募华工人数为74277人(内有大量体检不合格者)。(杨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