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当代民歌的音乐形态与创作倾向研究

2024-07-10宋凯

名家名作 2024年14期

[摘 要] 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羌族当代民歌在不同的变迁路径中呈现出不同的音乐形态和创作倾向:一方面,部分作品主要聚焦于传统民歌的主题,其中的创作倾向没有偏离原有的正变变迁脉络,展现了更强烈的族群文化特征和传统审美意象;另一方面,受到其他多族群音乐、西方音乐、流行音乐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当代民歌只保留了创作中的核心物象、情象和意象,但作品主题也由此发生了较大的变迁,促进当代羌族民歌的创作倾向呈现出更多元和复杂的形态。在未来,羌族当代民歌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趋向。

[关 键 词] 羌族;当代民歌;音乐形态;创作倾向

基金项目:2023年度四川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藏羌彝走廊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一般课题“羌族当代民歌的音乐形态与创作倾向研究”(LZY2023-B1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关注羌族的音乐人、羌族本族的音乐人、民众开始创作出一批具有明显族群特色与时代特色、融合了多元文化因素与全新文化风貌、具有新的音乐形态与创作倾向的歌曲。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民歌中的族群文化特征、审美特征、音乐结构和表演形态等诸多内容,也受到多族群互动和多元文化的共同影响,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特征和音乐形态。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包括在原有文化空间中生成、保留较多羌族音乐形态的“原生民歌”,以及许多从传统文化和时代变迁中获得创作灵感、音乐风格和形式发生较大改变的“创作民歌”与“当代民歌”。

一、从传统到当代:羌族民歌的变迁路径

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观之,艺术的变迁行为一般存在两种情况:按照原本文化脉络的发展逻辑演变的“正变”,以及受到“他者”艺术影响而发生迁移变化的“异变”。在保留原有族群艺术形态的基础上,羌族传统民歌发生了遵循原有发展形态与文化脉络的演变,这种形式可以被称为艺术创作形态上的“正变”,其创作特征符合羌族原生民歌的基本形态;这种“正变”不仅在逻辑上延续了原有的文化,还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同一地区的文化空间中,多元艺术形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异变”的特征,与传统的艺术创作特征之间存在诸多不同之处,而这种“异变”不仅反映了文化的多元性,也为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创新思路,但也可能对其传统文化形态造成过度干涉甚至破坏。

历史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处于自然及社会环境相对隔离状态时形成了不同的族群,而在现代化发展、隔离消除与文化趋同等因素的影响下,民族文化或族群文化的边界正在不断并存和交融着,也在不断消弭与模糊着。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羌族聚居地区的文化环境已经逐渐被解构和介入,许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和散失。与此同时,经济结构的变革、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因素也对传统羌族民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羌族民歌的传承机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边界,新的艺术体系应运而生,衍生出全新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种变化进一步消除了传统与现代艺术形态之间的界限,所以与传统民歌相比,羌族当代民歌产生了正变或异变的艺术变迁,其创作倾向也呈现出新的变化。从音乐形态上来看,羌族当代民歌主要呈现出两种主要倾向:第一是“守正”,许多当代民歌的旋律、歌词文本、配器等还是遵循羌族传统民歌的发展特征,甚至还保留着高山、云朵、羊群、尔玛、羊角花等常用母题,语言上也会同时兼涉羌语等本地方言;第二是“创新”,这类羌族当代民歌的音乐融合了大量流行音乐、其他族群音乐元素,也出现了大量新的创作母题,其创作倾向更符合当代审美特征,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对较少。

从传统到当代,在复杂的文化交融变迁中,纵向与横向的形态对比视域对羌族当代民歌的音乐形态与创作特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向的共性形态对比主要关注羌族民歌在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的互释与变化,旨在寻找其共性发展规律的成因。而横向的共性形态对比则着重研究羌族民歌在当代的艺术流变与文化融合,需要借由探索不同文化的互相影响,以此找到音乐形态的新变化与创作的新趋势。因此,在当代的交融变迁研究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羌族传统民歌与当代民歌在形态上的区别,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羌族当代民歌的歌词文本、旋律以及所处的文化场域、创作者进行分析。

二、羌族当代民歌的变迁问题

从羌族当代民歌的音乐形态与创作倾向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更为强烈的时代性、跨族群性、跨地域性,也能够从其主题与创作倾向中解读出羌族族群当前的文化场域的变迁、民俗生活的变化、民众审美趋向的改变、多元文化的影响痕迹等重要信息。当本地民众的生活已经不再依附于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之中,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外来文化的交互进入、大众审美观念的改变、艺术创作方式的变化等使得羌族当代民歌的原有文化场域边界在对外“拓展”中显得愈加“模糊”。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对羌族民歌的音乐形态与创作倾向产生更具象的认知,通过对其当前变迁路径的梳理还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参考,并进一步揭示其内外关系维度的变迁与展开。

在羌族当代民歌的音乐演进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西方音乐、流行音乐、数字音乐和实验音乐等多种元素逐渐融入其中。这种音乐形态的转变不仅体现在音乐素材的丰富多样,更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这种融合不仅赋予羌族民众更多变和丰富的音乐形态,同时也为其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性。一方面,这种音乐形态和创作手法的多样化极大地拓展了羌族民歌的创作空间和展演场域,同时推动了创作手法的创新,丰富了作品创作的形态、拓宽了音乐的传播渠道,使得羌族民歌能够触及更广泛的听众群体,进一步增强了其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羌族当代民歌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比如随着音乐形态的逐渐趋同,羌族民歌的族群艺术特征可能会逐渐散佚,原有文化的发展脉络也可能发生异变,这可能导致作品主题的单一化、内容的单调性以及创作手法的程式化。同时,过度迎合大众审美可能导致作品思想空洞,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关注和挖掘。值得关注的是,许多羌族青年一代对传统民歌的认知和关注度逐渐降低。他们更倾向于采用多元且现代的创作手法来创作新的作品,但在这些作品中,往往只保留了一小部分与羌族文化相关的元素。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羌族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创新之间的两难选择。

由此可见,在羌族当代民歌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鼓励创新,又要注重保护和传承羌族民歌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羌族文化的内涵,将其与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新民歌作品;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羌族青年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珍视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创作的发展趋势使得羌族传统民歌面临着挑战,尤其是羌族当代民歌倾向于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常常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等,促使观众更加倾向于追求综合艺术的演出,而这种趋势可能会影响传统音乐会专注于音乐表演形式、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创作形态,进而使得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尤其是年轻观众更追求新奇和多样化的音乐体验。而当代艺术创作强调个体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这与传统音乐会所强调的集体合作和传统乐谱的重要性产生冲突,传统的羌族民歌的艺术创作空间将会越来越狭隘,其创作自由可能会受到束缚和限制。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随着当代艺术创作的迅速发展,传统音乐会面临更大的传承与发展挑战。羌族民歌等地域民歌在外在文化环境变迁、审美嬗变等条件的影响下,更需要在保持原有传承特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适应和创新,由此才能吸引更多观众并保持其活力与影响力,实现更好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总而言之,羌族当代民歌中的艺术形态、审美形态、民俗形态均会受到其发生场域嬗变的直接影响并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互动变迁,尤以时代变迁等因素对其影响最深。所以,对羌族当代民歌开展研究不仅能够实现对其音乐形态的分析价值,也能够延展到对其文化发展、保护、传承以及现实人文观照领域,实现更多维度的研究价值。

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羌族民歌的未来发展趋向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于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参鉴意义的。在多民族比邻而居、大杂居的文化空间里,艺术共性形态实现着从个体记忆、族群记忆到地域记忆的发展,成为其公共记忆构建、文化身份认同、文化情感唤醒、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传统羌族民歌还是当代羌族民歌,其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不仅是羌族人民千百年以来所传衍与保留下来的艺术体系,也深切体现出它们在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所呈现来的精神特征、民俗生活相、文化形貌、审美趋向。羌族当代民歌不仅与传统民歌相比是“守正创新”的,也是和其他民族民歌“和而不同”“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更是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以及时代发展中所形成的“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尤为符合“要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时代要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之中,羌族传统民歌与当代民歌的族群性、时代性、审美性、文化性能够在中华民族“大文化”概念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既要做好对羌族传统民歌的传衍与保护、保持各族群文化“本质内核无法被异质文化异化的自身价值体系”,同时又要“具有海纳百川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态度”,正视羌族当代民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式发展。总而言之,只有在“守正”中“创新”,在“求同”中“存异”,在“各美其美”中实现“美美与共”,才能为羌族民歌文化传承与保护、当代的创作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真正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当代研究实现价值。

羌族民歌在当代的传衍核心在于如何权衡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到更适宜的艺术创新、创作、展演方式。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所以保护和传承传统羌族民歌文化首先要重视对传统作品与传承人的保护、记录、传承,要完善现有传承机制,消除目前业缘关系变迁、审美嬗变、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影响。在“传”中要深入挖掘羌族文化的内涵,通过研究羌族历史、民俗、语言等文化领域,了解羌族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为音乐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还需要通过收集文献、整理口述史、发表与传播等方式保护和传承传统羌族民歌,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创作和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要尤为关注传承主体的角色,注重培养羌族音乐人才,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能,为羌族民歌的创作和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在保持传统羌族民歌特色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开展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探索羌族民歌当代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譬如在创作中我们可以借鉴现代音乐元素、作曲手法、作词手法、编曲方式,将之与羌族民歌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新颖性的音乐作品。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这些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力支撑。近些年来,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一直在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支持力度,以进一步增强其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诚如前文所述,其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的挑战。从羌族民歌的未来发展来看,我们需要更好地权衡其传承、保护、创新的关系,寻找更科学、适宜的创作方式,为其音乐形态的传衍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才能在“守正”中得到“创新”。

四、结束语

将羌族当代民歌从研究视阈中的“悬置性语境”抽离,放置于当前研究的核心视野,并通过比较艺术学与主题学的角度来介入羌族当代民歌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借由羌族当代民歌与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艺术创作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其当前音乐形态的变化、主题变迁、创作倾向等方面的变化,并解读变迁隐匿中的文化发展脉络,进而深入思考羌族音乐的演变因果关系与艺术流变原因。此外,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对羌族民歌的研究维度,为羌族民歌的当代传承、发展、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的现实价值。

羌族当代民歌不仅是羌族人民基于新生活所生发出的由心情感,也见证了羌族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风貌以及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所有艺术创作人应该把握好羌族传统民歌与当代民歌的音乐形态、创作倾向,立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趋向,真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将羌族文化传承与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陈辉,朱婷,佐世容.藏羌原生民歌的创新研究与应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3]郝宇锴.“羌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延展[D].成都:四川音乐学院,2012.

[4]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上)[J].群言,2005(1):17-20.

[5]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群言,2005(2):13-16.

[6]邓思杭.川西北羌族萨朗与嘉绒锅庄的艺术共性形态辨析[J].民族音乐,2022(3):16-20.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