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变囊匣 内蕴乾坤

2024-07-10张晶晶

中国收藏 2024年7期
关键词:内囊纸板文物

张晶晶

囊匣作为我国古代对各类器物保护的包装,在造型、装饰、色彩等各方面都独具匠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囊匣的雏形,直至清代经济发展繁荣,制匣业的发展也到达了兴盛时期。而“宫廷传统囊匣制作技艺”,已于2 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囊匣品类丰富,从外部结构就可分为匣盒类、罩盖类、书函类等,而匣盒类中又有不同的开合方式和多样的内囊结构,文物囊匣制作者会根据内装器物的材质、颜色、造型、重量选定与其最适配的囊匣。

量体裁衣  避免位移

故宫博物院藏汉代羊形铜灯整体形象憨态可掬,圆润肥硕,通体无装饰纹样。羊形灯腹部中空,整体健壮,为保持稳定,造型为四腿跪地,可以增加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羊背部与器身分开铸造,羊后脑有卡榫活动结构与器身分开处相连,可将背部掀起,掀起盖子落在羊头顶部保持平衡,上带一烛台,可插蜡烛。

1汉 羊形铜灯 故宫博物院藏

2羊形铜灯开启状态

3匣内倒囊轻触到文物头部及后背部,完整地将羊形铜灯进行保护包裹。

4文物囊匣外匣为规整的长方体匣,外匣匣体与匣盖依托两件牛骨别子连接锁住。

羊形铜灯通高10.3厘米、宽15. 5厘米,重1060克,除羊头部以外,羊身造型规整。该文物原本放置库房文物柜中无包装,而在日常取出展览运输过程中,使用棉垫包裹作为缓冲保护包装,因此急需配置囊匣。制作文物囊匣时首先应注意羊形铜灯上盖与身体交接处为活动部位,所以囊匣内部羊形铜灯上部的柔软缓冲物需要分别轻触到文物头部及后背部,保证文物在囊匣内垂直方向不产生位移,以及活动卡榫部位的稳定。而羊形铜灯头部嘴巴、眼睛、犄角、耳朵部位细节刻画灵动,均有突出棱角,分析其易损易磨部位为羊头部,因此应对头部单独进行保护。

根据以上文物伤况、造型、结构等分析,确定文物囊匣外匣为规整的长方体匣,外匣匣体与匣盖依托两件牛骨别子连接锁住。内囊采用传统挖囊品式并配置倒囊的品式,将羊形铜灯量体裁衣的包裹保护。采用传统囊匣制作工艺,外盒坚硬美观,内囊饱满充实富有缓冲性,为文物提供良好的保护环境,制作材料选用棉质蓝布、黄色绵绸、无酸纸板等。

制作该匣的技术要点在于羊形铜灯囊匣的内囊配置过程,首先针对羊身体部分,通过羊形铜灯的俯视图,根据俯视图轮廓扩大0 . 5厘米至1厘米画样子在无酸纸板上,使用足刀裁切,后配置内屉结构,完成后使用新疆地区天然脱脂棉覆盖作为缓冲物,此过程需要保证内囊轮廓的贴合与缓冲物的厚度适中。羊形铜灯头部需要配置倒囊,即在内囊器物的上部倒置一柔软缓冲物,此过程需反复试验,最终使得倒扣的内囊与羊形灯上半身头部结构相适配。制作该过程中要注意羊形铜灯的活榫处避免位移,也需棉花饱满充实与文物造型契合。

此次汉代羊形铜灯的囊匣制作使文物在匣内不产生位移,同时对羊形铜灯活动的卡榫结构进行固定,匣内倒囊轻触到文物头部及后背部,完整地将羊形铜灯进行保护包裹。通过对羊形铜灯整体结构的分析,为文物量体裁衣制作囊匣,解决了文物原来无包装的状态。

任意叠置 案牍雅物

大霜铭竹管翠毫笔几式锦匣内装大霜铭竹管翠毫笔,制作时期为清代中期。其中的竹管上端刻有阴文填蓝楷书“大霜毫”,字体大气舒展,顶部贴锦装饰。笔头长硕丰满,锋光润,色如霜雪,副毫染为蓝、褐、橘三色,层次分明,有斑驳之美。

此笔匣的制作简约而却不失精巧,其外匣为小几式锦匣,内配五屉叠摞一起,小几外形尺寸与内置小屉扣在一起刚好契合,出行携带方便,同时取出毫笔可借小几的平整表面书写绘画。

宋代《负喧野录》记载:“ 韩昌黎为《毛颖传》,是知笔以兔颖为正,然兔有南北之殊,南兔毫短而软,北兔毫长而劲,生背领者,其白如雪霜,作笔绝有力。”这段文字表明我国早期用于制笔的兔毫,不仅有紫色、花色的,还有白色的。“大霜毫”的意思是形容白色兔毛如霜色一样。

根据外匣及内置笔屉的尺寸以及一些文献记载,笔者曾仿制这件清宫旧藏几式锦匣。它所需要的材料有无酸纸板、仿宋锦、全棉斜纹蓝布、染色托纸绫子、脱脂棉、染色绵连包边纸以及天然小麦粉等。由于清宫旧藏相同纹样的仿宋锦已经失传,需要打样分析并重新定制织造,因此只得先选用颜色相近的纹饰替代,待依据原样仿制好锦布后再做装饰之用。

此件锦匣色彩典雅朴素,表面为如意团龙纹,配置藏青色包边,规整而不失雅趣。在造型上,它意趣十足,直线与棱角中带有委角的圆滑过度边,来柔化整体的直线结构。而外部几则可以罩盖在五层内屉上形成一件完整的包装,取下小几,每一屉笔都可单独拿取使用,也可叠摞一起摆成任意造型,放在案牍上也是一件优雅的工艺品,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妙用镂空 隐现斑驳

大霜铭竹管翠毫笔几式锦匣(内装大霜铭竹管翠毫笔)

竹管大霜毫笔

仿制的几式锦匣

一件朱红描金银龙戏珠纹斗方绢匣方正规整,整体为上盖和底托匣两部分组成的罩盖式结构,外匣表面为黑漆描金团龙纹装饰。打开上盖,内放朱红描金银龙戏珠斗方绢若干,中间配置“ 卐”字文镂空细纱纸压。

朱红描金银龙戏珠纹斗方绢匣

仿制的朱红描金银龙戏珠纹斗方绢匣

在清代,纸绢的需求量非常大,各地方都有专门造纸绢的官坊和私坊,负责生产清宫所需纸绢。如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 7 7年)八月,漕运总督德保进贡御用纸绢,包括“ 福字绢笺”“ 对联绢笺”“条山绢笺”“ 横批绢笺”“斗方绢笺”各一百幅,可见当时的绢笺需求量之大。另根据“上谕档/乾隆朝/四十七年/正月/初四”第一条记载:“上谕向例每年江苏巡抚进朱砂金龙绢笺,京预备书写新年福字。”这与当时清宫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皇帝每逢新岁要举行开笔书写福字的仪式,不仅如此,每岁于元旦子刻也取专用纸绢,绘以金云龙,传以丹砂,书写吉语,以祈国泰民安。

仿制这件绢匣需要无酸纸板、秋香地龙纹锦、铜质锁扣、团龙纹小锦、染色黄纸、细纱、天然小麦粉等材料。外匣选用秋香地龙纹锦作为装饰,与皇帝御用主题契合,替代了原有的黑漆描金外匣。其制作难点在于,内置的“卐”字纹镂空结构纸压制作工艺复杂,中间细纱需要染色,配置两块板状材料夹住细纱在中央,制作中要不断压制、整形。另外,对于匣内四周粘贴的黄纸,黄色宣纸上浆糊后非常容易破损,因此粘贴过程中要稳步、快速且精准,避免纸张破损。

这件绢匣的外匣罩盖结构开启后非常容易产生物理气流,进而将匣内纸张带飞起来,因此配置纸压有一定的科学性。不得不赞叹工匠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融入这件绢匣中,镂空细纱的“卐”字结构造型中,隐约间露出红色纸绢斑驳纹样,极具艺术性。同时,“卐”字纹也有绵延不断,对繁衍和延续的美好期盼的寓意,象征生生不息,富贵绵长。

善本古籍 函套护体

御笔妙法莲华经函套

仿制的御笔妙法莲华经函套

清宫有很多的函套匣,主要是为了盛装善本古籍经书等。这些函套造型各异,形式多样,外表中正规矩,打开后内涵乾坤,既可以满足对内装古籍的保护,也在造型上有一定美好吉祥意趣。

御笔妙法莲华经书的函套外匣整体为长方体,打开两别子锁扣结构,展开为九片纸板组成,内含7册经书,其中双侧纸板为云头图案,双侧云头刚好与内部纸板镂空云头相契合形成锁扣结构。

仿制这件函套需要无酸纸板、牛骨别子、仿宋锦、染色黄绫、天然小麦粉等材料。市面上没有清宫旧藏锦布纹样,需要定制织造,由于周期较长,因此改为先选用黄色底、表面带有八宝纹与“卐”字纹的与内装经书寓意契合的仿宋锦,作为表面包裹装饰布料。如意云头纹样式灵动,但结构较小,纸板使用浆糊作为粘接剂包裹布料后,由于纸板吸收了水气,容易导致变形,所以在处理云头结构时需长期不断压制整形,才能形成最后的平整结构。

御笔妙法莲华经函套整体以色彩为黄色、红色的万寿锦纹作为装饰;内部经书册页也为万寿锦,在色彩上相互呼应。“万寿”二字组成的连续形团龙纹样,寓意福寿绵长,万寿无疆,因此该物为皇帝御用之物。其所用如意云头纹,是古代中国经典传统纹样,寓意吉祥如意、自如和谐,表达了对高远精神境界的追求。(注:作者系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馆员)

猜你喜欢

内囊纸板文物
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物的栖息之地
纸板填数
纸板俄罗斯方块拼图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完整摘除肺包虫病内囊外科治疗体会
2013年芬兰纸与纸板净出口量高达947万吨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