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传承千年文脉 谱写非遗新篇
2024-07-09岳阳市委宣传部
岳阳市委宣传部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岳阳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让岳阳的历史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岳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自古以来,岳阳便是人文荟萃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这片土地见证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基因。岳阳市地理标志显著,集名楼(岳阳楼)、名湖(洞庭湖)、名岛(君山岛)、名村(张谷英村)于一身。这片土地精神标志鲜明,“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岳阳楼记》先忧后乐、传诵千古,屈原行吟泽畔、上下求索,平江起义星火燎原、撒播火种,骆驼精神坚守初心、负重前行。这片土地名人标志突出,屈原殉国汨罗江,李白放歌岳阳楼,杜甫归葬小田村,左宗棠心忧天下,被誉为“文化人的圣地”。
近年来,岳阳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3年的6处增加到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30处增加到60处。近10年全市共争取文保资金超10亿元,华容七星墩遗址入选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强,岳阳楼文物保护和运营改革经验在全省推介,岳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商青铜罍获全省出土文物精品第一名。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黄茶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其历史魅力和当代价值在新时代美丽绽放
在岳阳的文化遗产中,岳阳文庙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座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的古代官学,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圣地,更是湖南现存最好、时代最早的州府级文庙。2001年,岳阳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多方筹资和修缮整治,岳阳文庙于2022年9月28日重新对外开放,这一文化瑰宝再次向世人张开怀抱。随后,岳阳文庙景区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研学基地,成为岳阳市民和游客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历史魅力的重要场所。开发状元书签、风铃寄语等文创产品,设立神秘考古、科举文化等研学课程,深受游客和市民的喜爱。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文庙的文化内涵,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岳阳文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吸引了国内众多知名栏目组前来取景拍摄。央视四套《走遍中国》岳阳篇《穿越之旅》、央视二套《欢乐大猜想》等节目,都以岳阳文庙为背景,展现了岳阳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进一步激活岳阳文庙的文化魅力,当地计划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包括牌楼建设、第一进院落规制完善工程、崇圣祠展示工程等,恢复岳阳文庙的传统规制和格局,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除了岳阳文庙,岳阳市还有许多其他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岳阳教会学校(湖滨大学)旧址从2017至2019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近6000万元,对全部13栋文物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完成了消防、防雷等项目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闲置多年的“国保单位”岳州关的保护利用相关工作已正式启动……岳阳楼、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慈氏塔等60余处国保、省保单位都进行了保护修缮和安全防护。
此外,岳阳市还很注重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岳州扇制作技艺、巴陵戏、洞庭渔歌、长乐抬阁故事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传承和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在文旅深度融合中擦亮文化标志,谱写当代华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岳阳市3A以上等级景区中有12家以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为做大做强千亿文旅大产业、打造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岳阳市的文化地标,岳阳楼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变迁,更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意情怀。如今,岳阳楼已成为全市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岳阳楼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岳阳市深入挖掘岳阳楼文化、洞庭湖文化、屈子文化、端午文化等内涵,常态化举办洞庭渔火季、“岳阳楼日”等重大文化节会活动,重点培育一批文旅大IP和网红“打卡地”,让“诗和远方”在岳阳市触手可及。
2023年10月29日,是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确定的首个“岳阳楼日”与《岳阳楼记》诞生977周年纪念日。当天,长篇历史报告文学《为什么是滕子京》和绘本《岳阳楼记》首发仪式、“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主题文物展、“岳阳楼日”非遗展演,以及岳阳洞庭渔火季音乐会等主题活动轮番献礼,庆祝“岳阳楼日”这个专属于岳阳市的节日。
在岳阳这片充满文化魅力的土地上,每一个历史遗迹都承载着一段鲜活的故事,每一处文化遗产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期待更多人走进岳阳,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共同见证岳阳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