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制胜篇
2024-07-07简满屯
简满屯
不同小搏大,同门弱输强。
自我否定处,应变以为常。
日升月恒,大漠孤烟,小桥流水,才子佳人,英雄豪杰,绿水青山几多转换,历史舞台次第演出,看惯了他人故事,终于到了自己登台。哪个不想空手夺白刃,哪个不想过五关斩六将,哪个不想守当下取长远,哪个不想高奏凯歌鲜衣怒马?能把想法变为现实的关键是什么?知晓阴阳分大概,明了道理查脉络,方可胸有丘壑,推散浮云,把握枢机。接下来,谈论阴阳相争相杀的规律,故曰制胜篇。
不同小搏大
争斗有同类之间的,也有不同类之间的。先来讨论不同类之间争斗取胜的情况,也就是阴和阳之间的制胜规律。此中规律,可分两类,一个是不同类的相同体量级的,一个是不同类不同体量级的。
在不同类同样体量之间,即阴和阳之间,形成胜败的局面,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事实上,它们之间的斗争需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才能取得结果,最后,基本都是两者和谐相处,形成新的相处模式。
还是取象自然,以此为起点讨论。山水相依这个成语,说的是山和水两者之间形成了彼此滋润相互离不开的关系。在大自然的演化进程中,河流改道,山体崩塌是常见的现象。两者交替发生,不断开始新一轮的平衡进程。黄河从源头一路奔腾而来,穿越沟壑,高度越来越低,汇入的河流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大,如果直接进入东海,对周围的地质构造形成巨大改变。然而,大自然有着神奇的魔力,向我们展示了怎样一路走低,却滋润山川大地的过程。黄河先是在卿山改变了向东的流向转而向西,然后北上进入低谷,在此人们建设了龙羊峡水库,然后向东再低,在此人们建设了刘家峡水库,进而转向东北经过甘肃宁夏,逐渐冲出山谷,水势相对平缓,绕过内蒙古,越过陕西和山西之间沟壑,几乎直线般到达潼关突然转折向东,经过丘陵平原一路顽强奔腾到渤海。我们看,黄河上游山地多,水流迅猛,比较清澈。中下游平原丘陵多,水势看起来相对平缓,但是泥沙量大。每年有12亿吨泥沙被黄河带入渤海,4亿吨泥沙在下游不断形成平原,让人们种植粮食,繁衍生息。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泥沙过多,不得不加高河堤,于是下游出现了很多悬河。长期演变的结果是典型的阴阳体量相当,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过程,虽然在局部有输赢,但是总体上是不分胜负,唯有形成了互利的关系,才是良好的生态结构。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则新闻映入视野。第一个,2018年5月,广东普宁市的果陇村和北山村,在两村村委会和乡绅的努力下,两个村子祭拜天地和祖先后,共饮和头酒,宣布解除两百年来的仇敌关系,隆重结成“睦邻友善”新关系。以前,因为世仇,这两个大村有200年不往来,老人们把对方当作仇敌,就连道路交通生意往来等都受到影响。至于为什么,没有明确文献记载,也没有准确的口头传承,大家只知道祖先传承下来的要求是这样。一些情投意合的年轻人,本来可以成为一家人,但是受到这一传统的影响,不得不以分手作为结局。第二个,2018年12月30日,广东普宁的两个著名侨乡大长陇村与汤坑化解世仇,缔结睦邻友善关系,破除了百年来不相往来互不通婚的陈规旧俗。12月4日,先是大长陇陈氏乡亲派100多名代表来到汤坑,送上“睦邻友善”的牌匾。12月30日,汤坑的乡亲代表将另一块“睦邻友善”的牌匾送到大长陇村。很有意义的是,两个牌匾的制作材料来自同一颗大树,反映了两个村子对于同声相应相互和睦的美好愿望。第三个,2023年10月1日,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槎桥村、高美村相互派出代表祭拜对方祠堂,化解延续200年的仇怨,让年轻人可以通婚。至于当年为什么成为仇敌?同样是查不到具体的记载,据说是为了土地或者灌溉水资源引起,当年的先祖立下誓言,两个村子成为世仇。之后,不仅村民交往不便,甚至交通都受到影响,更不要提年轻人通婚了。终于在两百年后,这两个村子和解。
这三个成为百年世仇的村子,最后都走向了和解。这也是体量基本相当的阴阳相斗最终的结局。无论自然山水,还是人间仇敌,放眼历史长河,都会相互影响趋向和解,形成平衡直到互利。为什么会这样?同样重量级的阴阳之间,存在战胜对方的欲望,也存在沟通彼此的欲望。
整体看来阴和阳在这种情况下的关系就是融取胜和沟通为一体的混沌。这种情况下,取胜不能马上实现,沟通也不能马上实现。于是,结果难以分判。因为体量基本相当,在漫长的过程中,尽管有摩擦,但是不会一方吃掉一方,反而是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化解矛盾,最终“仇必和而解”。
然而,不同类不同体量级的阴阳之间,却容易分出结果,看似小的往往胜了大的。英雄往往栽在美女手上,天真烂漫的孩子往往能赢得大力士的好感,鲜花插在牛粪上也是屡见不鲜。不同种类之间的这种现象概括起来就是不同小博大。
强者对弱者怀有自然的优越感,是因为意识到对方不可能战胜自己,因此表现出很强的沟通感应欲望。从弱者角度出发,明知道不可能战胜强者,也不去想这些,沟通的想法远远超过了战胜的欲望。双方都怀着沟通的欲望,交流中就展现出“真诚”的一面,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了满足。弱小者也能从强大者那方得到相应的回报,有可能是微笑,有可能是爱,有可能是金钱的帮助,即便什么都没有得到,相对于人们原有的强胜弱的印象,倒是反衬出小搏大的高妙。
小搏大的背后是柔弱胜刚强。明知道无望胜利,于是以柔弱化解对方的戾气和欲望,先达到可以沟通的目的。这样,小和大之间产生了沟通,首先避免了强胜弱,后面不论小从大那里得到什么,都是小的牵着大的,小搏大因此而产生。三国时期,孙坚获得传国玉玺,引起各路诸侯的眼红。在曹操的策动下,孙坚在回归江东途中遭到刘表打击,命丧归途,尸骨还被扣留。身处险象中的孙策、孙权兄弟二人想要收回父亲的尸骨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怎样去面对杀父的刘表?商量再三,决定让年龄大的孙策带队伍策应,让6岁的孙权游说刘表。这一安排,堪称惊世骇俗,谁会把一个6岁的孩子送到杀父仇人的手中,还要指望进行政治谈判,无疑天方夜谭。再说万一被扣押了怎么办?整体看来,身为孩子的孙权面对杀父仇人刘表,堪称小和大,结果如何?孙权陈述了自己愿以传国玉玺交换父亲尸骨的愿望,并说刘表杀父是因为曹操的阴谋,江东不再和刘表记仇。一个小孩,三言两语之间,消除了刘表担忧江东报仇的后顾之忧,尤其是说出了刘表杀孙坚是受曹操指使,更是让刘表动心。最终,小屁孩搏动大刘表,换回了父亲的尸骨,为兄弟二人回到江东东山再起赢得了时间。背后的原因是,刘表虽然胜利,但是存在了解对方的好奇欲望。他想了解,实力悬殊如此之大,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敢叫板?碰到这样的情况,意志薄弱的人甚至因为对方数量小而放松警惕。于是,小的机会就来了。
同门弱输强
不同小搏大,说的是不同类之间靠沟通,而同类之间呢?就要靠实力说话。相同类之间斗争的规律,就是力量大的战胜小的。
同类之间的争斗,很少有异类之间的感应,双方之间就是一个目标:战胜对方。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是力量强大的战胜弱小的。最为典型的是拳击比赛。同一个重量级的,往往是实力雄厚的战胜弱小的,即便势均力敌,也要看哪一方能集中精力在心理或者战术上展现出优势从而取得整体的胜利。日常生活中,凡是涉及斗争的,也同样靠双方的实力对比。当然这种实力表现在工作能力、社会关系、协调四方等方面,但是无论哪些方面,都最终看谁的实力强,谁才是胜利者。即便一方会暂时失败,如果能经得起挫折,东山再起后也可取得胜利,因此,耐挫折也成为实力的一部分。个人之间的竞争如此,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有几个不是靠实力说话,有几个不是因为虚荣的外表下实力不足而惨败。浩荡历史长河中,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强大战胜弱小,不代表弱小的一定会输。结构决定性质。如果对于弱小的结构进行改造,可以产生战胜强大的作用。解放军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例子。就是在整体兵力不强的前提下,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以此减少敌方力量。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实现力量均衡,最终达到比对方强大。即便是在历代以少胜多的战争中,也往往是在局部的优势兵力中获胜,再不断积累从而获得大胜,究其根本还是强胜弱。这样的战例,实质上是把战役上的多胜少,转化为战略上的少胜多。这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制胜的关键在于,要么选择的节点敏感足以撼动全局,要么在每一局部占到优势,当然,两者兼备自然更好。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可胜数,官渡之战就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例子。大战开始前,袁绍兵力远远大于曹操,派出大军进攻曹操。曹操用声东击西计谋分散袁绍兵力,然后突袭杀掉颜良。袁绍派文丑和刘备追击,曹操丢弃辎重假造兵困马乏之象,袁军争抢财物的时候,曹操突然杀出取文丑性命,袁军大败。之后,双方在官渡打得难分难解。不久,曹操缺兵少粮。他派人袭击袁绍后方和西边,又烧毁袁绍粮草,逐渐扭转态势。后来,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把袁绍底细尽数告知。曹操派骑兵直插乌巢,中途被袁绍发现派出援兵追击。但曹操不为所动,依旧直奔乌巢,直接烧掉了袁绍的粮草。随后,调转方向,拼死打败袁军。粮草被烧的消息传遍袁军,军无斗志,袁绍失败已成定局。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从一开始的力量弱小,到最后的大胜,靠的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全力搏击,从而保持了战局的微弱平衡。其中,奇袭乌巢,彻底动摇袁军军心,导致袁绍失败,发挥了关键点的作用。
这场防御作战中,千方百计等待和把握战机、出其不意捣毁对手巢穴的胜利成为整个战役的转折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将曹操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道理,也是强大战胜弱小。只不过曹操开始整体弱,但是在每一次关键战斗中集中了优势兵力,形成了局部的强取得胜利,最终扭转战局获胜。
所以,在同类之间的,也就是纯粹的争斗中,完全是力量的强弱决定胜负,这就是同门弱输强。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种传统,主张为政以德。把德胜放在了力胜之先,认为道德胜利比起武力胜利更重要,甚至把道德胜利当成了唯一标志。之所以这样主张,内在的原因是把道德当成了统治的工具,不认为力量是重要的,所以主张德胜。这种政治主张不仅对内,对外也延伸出去,就是德化,远人不服,以德化之。不能否认,道德的教育和培养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基本局限于国内。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道德不能说没有作用,而是基本停留于说的层面,最终都要靠实力说话。道德和武力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作用,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也是教训。
在历代的主流统治理论中往往把道德高地作为追求。这种理论自然有可取之处,但也并非全对。因为战争力的构成有纯粹的武力,也包含民心相背,以及由民众支持拥护衍生而来的保障力等方面。统治阶层倡导道德治国,让人人都成为道德君子,就容易团结在朝廷周围,而且传统的道德是政治和伦理一体化的,其中拥护皇帝就是最大的道德。因此,主张靠德不靠力的背后,还是增强朝廷的凝聚力,而非今天单纯的伦理道德。
再看实际,在道德高扬的年代,都是儒学兴盛繁荣的时代,也是道德之学发展繁荣的时代,但这样的朝代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这方面的典型非汉和宋莫属。汉代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皇帝的认可,儒学逐渐成为官方的显学,道德体系也开始进入政治系统。但是如果把这些和汉代的强盛联系起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汉武帝的多次征战,并不是儒家道德对于当时敌对政权的胜利,而是武力在征服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为无论是突厥,还是西域的其他政权,没有一个是靠汉家道德文化归降的,哪一仗不是靠真刀真枪的拼杀?至于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的精华,经过北宋五子的开拓,到朱熹手中集大成为理学,到最后成为官学,让儒学成为政治领域的指导思想,而且这种指导地位延续历经元明清。可以说,宋代是儒学发展的顶峰之一,道德体系也几经努力在南宋时期进入全民范围,这种德胜于力的政治诉求在宋代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宋代败得很惨,北宋败于金,南宋败于元,最后,北宋首都两次被攻占,连皇帝都被绑走,南宋的皇帝和忠臣都投海而亡。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或者说道德建设影响对于后世影响深远的堪称宋朝。然而,宋朝却是历朝历代中败亡最惨的。这难道不能说明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力量的强弱?讲这些,不是否定道德学说的作用,而是提倡全面正确评价道德学说。要认识到,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对内起到了凝固作用,对外也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但绝非对外成功的关键。在对外关系上,道德和武力就是一对阴阳,单靠一方不能成功。
自我否定处
前面讲的是不同类和同类之间的竞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和另一个个体竞争,属于不同个体之间的比较。那么自己和自己的比较,战胜的规律是什么?
自己和自己比,其实就是自己的发展问题,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转折期、转折点、转折口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讲,转折之后的一个阶段是对于前一个阶段的否定,所以转折也就是自我否定的关键时刻。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观点看,这种转折都处于某个关键的阶段,凭借某种细微的变化而来,就是所谓的见几而作。无论是自我否定之处,还是见几而作,都是瞄准转折的关键之处,是自身发展的阴阳转化时刻,在此下功夫,大能成就人生蓝图,小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那么,自我否定之处该如何界定?当事者迷,要清晰明辨这个关键点不易。事后诸葛亮好当,是因为可以纵览整个过程,从中分辨出关键转折所在。如同一个人在登山的过程中,会遇到疲劳、迷路,面临很多选择。一旦到了高处,回过头来一看,道路的脉络清晰可见,哪里走错了,哪里走对了,都是现成结论了。从中可以看出,难点在于,在事情未明之时看出脉络,看出关键所在,也就是从已知看未知,从阳看出阴。以阳知阴,须知阴阳的共同体太极所在,方可有所察觉,要从相反的方向考虑出自己需要的局面,并和现在联系起来,方可找到关键所在。
当然,我们也常常自我否定,比如这条路能否走得通,到底有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学习能否成功,某个想法能否变为现实等,不一而足。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否定仅仅是态度层面上的开始,只是为自我否定开了个头,而不是自我否定的全部。能实现自己的想法是阳,不能实现就是阴。只有单纯的阴或者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太极不能生成,注定了想法肯定实现不了。要想实现,必须先构建太极,让阴和阳对应起来,找到另一种可能。如果把自己期望的目标当成阳,那么应该去考虑相对应的阴,比如自己是否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多少努力等,阴阳必须相称才能互相存在,才能负阴抱阳,从而得到阳。
自我否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个人而言,改变原来习惯,建立新的习惯,只要坚持数月,可收到基本成效。只要继续坚持下去,有了正向激励,加上自己从中获益,新的好习惯会逐渐建立。这是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
个人的改变,靠自己的坚持。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呢?比如团队、国家,如何组织才有效。在一个固定的系统内,各方要素经过平衡已经稳定,自我否定就是打破这个平衡,需要有选择的眼光和执行的智慧。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一个国家一旦落后于形势,就会实力衰弱被其他国家灭掉。因此,与其说是各国之间的竞争,还不如说是自己和自己竞争。当时的赵国,成功地进行了一场自我否定的革命,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胡服骑射。原来的赵国曾经强大,但是到了赵武灵王即位时,已经明显衰弱。不仅相邻的小国中山国敢于时不时侵扰一下,而且经过多次败仗,数座城池被占领,多名大将被俘虏,赵国已面临灭国之灾。赵武灵王看到北面的楼烦、东胡等民族,不像中原地带的部队用笨重的战车,而是多用骑兵便于打仗。在生活上穿的衣服都比汉族的衣服窄,也比较短,方便上马作战和平时的生活。因此,他提倡赵国人穿胡服学习骑射,放弃宽大的衣服和战车。这无异于自我否定,堪称看到了关键的见几而作,但是遭到了很多贵族的反对。难得的是,赵武灵王不仅具有透彻的认识,还具有坚定的意志。他带头穿胡服,学骑射,从军队开始做起,明显提高了战斗力。面对阻挠的力量,赵武灵王坚持这份见识,用箭射穿门楼上枕木,要求大家听从命令,并告诉有人反对将如此枕木。结果,这场带有自我否定的改革自上而下推行了下去,最终赵国力量强大,打败了周围不少国家,开拓疆土达到空前程度。整个事件中,胡服骑射的难点在于改变赵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也就是要在自我否定之处坚持。这里的关键是要找到自我否定处,还要能坚持下去,有能力让整个群体来实践新的思维。
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人,在转折之时,对于新的方向一锤定音,听不进去其他人的意见,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项羽和刘邦征战几十次,大多数都胜利了,只有垓下之战失败了。就是这个失败导致了项羽的失败。当时,并不是一点挽回的机会都没有。有人劝项羽过江回江东,重新组建军队,然后卷土重来。这个计谋有可行之处。项羽的性格使然,不愿采纳。如果他不是过多考虑颜面,能深深理解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假想到了江东可以利用原来的声望,加上父老的支持,完全可以在很短时间可以组建一支军队,再和刘邦决战,也不是没有可能获胜。毕竟,前面都是他胜利,刘邦失败。然而,项羽只看到了眼前,理智被情怀左右,错失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也告诉我们,自我否定的成功,不仅要有眼光,还要斗智斗勇不斗气。
自我否定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可以承认自己是错误的。人的存在,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是要靠自信才能立身。这种自信来源于长期的积累,是建立在一定量成功基础上才能有的。当然,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了不少否定才能成功。但是,人们容易从成功中找到肯定,只看到肯定的价值,却不能认识到否定的价值,甚至心理上会自我愈合,否定当初自我否定造成的冲击。只有少数人,在取得成功的历程中,可以把肯定和否定两种价值辨析清楚,并合理运用。成功的自我否定者,不会把否定自身看作是对自己成功历史的否定,而是当作未来发展的起点。不能自我否定者,会把面临选择时的自我否定,理解为对于自己过去成功的否定,看不到这个否定是技术层面的否定,不是价值否定。因而,自我否定的成功实现,需要分清理念。
选择道路或者方式,是思维技术层面的否定,只是一种工具。与对于一个人的否定,有着彻底区别。对人的否定,是价值否定,否定这个人的功绩和历史。成功人士往往可以通过技术层面的自我否定,逐步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对于自己的肯定。
应变以为常
客观上讲,生存的环境总是在变化,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得不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物质存在的方式是运动的。运动就是改变,没有不变的事物和环境。这里就需要建立一个理念,改变是绝对的,没有永远正确的道理和道路。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道光甚至不知英国在哪里,只有盲目的自大,结果鸦片战争失败,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后,朝廷上下以为和平来临,还是不识外部变化,不分析失败的原因,照样躺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失去了改进提升的机会。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出现,错失20年时间,政治经济军事的实力还是没有实质性提高。火烧圆明园,皇帝出逃,才真正让清朝统治者清醒。历史给予个人的机会,给予群体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抓不住就会丧失发展的机会。只要瞄准自身发展这个目标,理解了变的绝对性,才能扫清否定自我的思想障碍。在此基础上,抓住机会,方能不负使命。
如何改变?
周易的思想中,有三易,分别是变易、简易、不易。这三易可以说明,为什么要不断改变?如何改变?
变易是认为宇宙万物一直处于变化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变化有了,就有新的情况,中间蕴藏着机遇和挑战。形而上学的思维会主张一个办法解决一百个问题,但我们不要用现有的经验一成不变看待事物。
认为纷纭复杂的事物都可以化繁为简,是简易。简易是一种思维模式,主张面对多种头绪或者交织的矛盾,能理清来龙去脉,找到关键,把握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从细微的变化中找到可能带来的影响,见机而作,化繁为简。
不易是在不断改变的同时,发现总有一些东西不变。这个不变,可以是规律,也可以是人情道义,归根到底是不变的道。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说到不易多在规律的层面,或者上升到共识的价值观层面,谈到道的层面很少。
这三易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是先变易,再简易,然后不易。因为我们面临一堆问题,需要承认变易,得出这个结论就是运用了简易的观点。当我们经过分析,找出规律,知道变化和不变,也是同时运用变易、简易和不易。所以不能机械把这三个观点分层,而是要合起来运用。
前几年,在谈到应对时局变化促进国内高质量发展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成了思想界和政界的热点方法论。准确识变,正确认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简易。科学应变,是说采取正确的措施方法,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不仅防止小问题变大,还要把事物发展的方向控制在主动的范围,这就是变易和不易。主动求变,是说一种态度,面对变化采取主动的积极的态度,甩掉暮气,唤回朝气,以有所作为的态度投身变化。这一层的意思,主要针对人,归根到底,也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这三个变,是在新时代对于简易变易不易的理解运用,基本内涵相同。可以看出,应变以为常,需要简易变易不易原则的运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任务,不管变是什么形式,简易变易不易的内涵是不变的。
对个人而言,面对变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积极适应。部分人会因为生活的节奏被打乱,心理上产生挫折和沮丧感。部分人在经过变化后,会对自己的经验和规则甚至价值标准产生怀疑。每个人经历的生活,如同鱼在江河中游泳一样。无论经历什么,应该是技术越来越好,而不是怀疑人生;应该是更加坚定那些让自己成功的东西,而不是否定自身的努力。
变化就如同我们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必然出现,昨天的经验或许能应对今天,但是应对后天可能就有问题。所以,心中应该有理念,承认变化是绝对的,就是变易的普遍性。承认一般问题的变易不难,让我们承认一直奉行的价值观也在改变,是不是有些困难?如果是,那辛苦努力岂不白费?非也,变化和不变化是同时存在的,如同阴阳共存一样。有变化的情况,就有不变的规则和本体。有变易就有不易。看到变易不必恐慌,变易带来的是外在的,及时发觉是为了控制事态并转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在控制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靠坚持不易的原则适应变化。
我们聪慧的祖先总结出了变易的原则,解释变化是绝对的,是周流六虚遍布各处的。人能做的是顺应天地的大规律,承认变化是绝对的,并迅速适应变化,看清变化,把握变化,在变化中成就自己。如果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面对突然发生的事件,知道这是必然的,从而保持心态平静,迅速分析判断,制定出应对措施,取得理想效果。多次经历这样的事件,心态会更加成熟,思维结构更加合理稳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成功的经验来自平时的积累,没有天生的将才。知道了应变是绝对道理,不断调节自己,积累丰富自己,可以应变以为常。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环境总是在变,要以变更好适应环境。一般来说,面临变化,需要坚持原则不变,认真处理事情即可。但是变动是绝对的,原则规则也有变化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在变化中迷失自我的情况屡见不鲜,不用一一举例。对照自己的经历,大家都有一段或者几段时间,当时在努力探索方向,甚至怀疑原来坚持的是否正确。不管这个弯转了多长时间,都曾经迷失过。迷失本身是成长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在迷失中思考旧原则改变的问题。
怎么认识到需要改变原则?当事情行不通,或者出现的结果不合理或者不合适的时候,说明旧原则需要改变。此时,仔细分析环境的变化,重点看大的环境是否改变,或者是否有颠覆性的因素出现。在此基础上,分析坚持的原则是否可靠,评估原则是否需要改变,怎样改变。
这样的过程,我们不会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完成进行一遍。大多数时候,人们习惯于用原则,有了困惑再联系环境重新分析。那么,在这些过程中,该怎样保持心理稳定心态平稳?承认变易、简易、不易,是建立了稳定的心理基础,有了谦虚请教的态度可以获得他人支持,冷静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综合各方因素得出合理结论。心理平静、谦卑待人,这样的心理素质,是在让自己向道的特点上靠拢,两者的频率相近了,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一旦这个过程成功,如果是灵感乍现突如其来,是老子说的上德,如果是做法得到了大多数人认可,是老子心目中的下德。不论哪种,都是自身实现了道,也就是德。实现了这个过程,就接近了心体澄明的状态,王阳明所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就可以实现大概了。
力量弱小的一方本没有资格挑战强大一方,如果遵从现有的规则,尊重现状,可以保存实力,不容易引发被消灭的危险,从而实现不同小搏大。同类的相争中,靠实力说话,实力不足的靠时机和谋略,此谓同门弱输强。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抓住关键时机,改变自己,即便不能彻底,也要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做好自我否定处。纵观所有大事小情,包括自己发展,无论英雄豪杰还是凡夫俗子,我们都处在一个实时变化的环境中,被动适应,不如积极适应,把握好事态发展,即是应变以为常。
(作者系中央机关公务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