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

2024-07-07唐书军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

唐书军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现代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对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地理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新时期地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也是加强地理学科教育、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文章从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出发,以“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为例,探寻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和现实意义,旨在为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推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还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地理学科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恰好满足这一教学要求。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使学生理解地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思维的理解,为跨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广阔的前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安全教育和风险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新课程改革下开展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成为高中教育的一大核心内容。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兴趣、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单纯依赖理论知识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知识,更无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而当前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高中地理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核心,使学生可以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教学优化和改革,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同时新课程也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新课程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与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注重动手实践的课程。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测量、地图解读等方式进行手脑并用的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实际意义为,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认识到地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等。在学习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面对地理科学知识手足无措的难题,利用实践活动真正了解传统课堂学习中不能深化的知识,并加深对自然地理形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例如,学生参与“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及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了解本地的生态环境,调测生态状况、化石种类等数据,对实际运用的科学方法和理论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在户外考察中,手脑并用的过程让学生获得了以前单纯的实践学习训练没有办法获得的素养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提供问题解决场景和实践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意识。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听、看、问、做几个模式,从活动中找到问题,然后在应用知识和技能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勇于发现、勇于质疑、勇于探索、勇于探究的好习惯。同时实践课使学生经常沉浸在研究性的思维模式中,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瓮安生物群”的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通过当地的大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找到本地产业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专业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这给学生基础知识及规律的积累和归纳提供了更多机会。

(三)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与环境意识

立足新课改视域,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个体良好地理实践能力,不仅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契合,还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不断进步与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一线地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地理教学过程,通过组织开展地理模拟实验、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和通过家校共育进行教学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学会学以致用,确保学生学习质量逐步提升。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地球自然和文化相互联系的知识,从而在实践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户外的实地调查中,即便是平凡的昆虫和植物,学生也可以探究其传递的信息,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这种调查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保护情怀。例如,在青坑工业园区的考察中,学生通过实地感受可以了解青坑工业区的生产历史,以及当地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导致黄磷生产给当地的大气、水、土壤及和生物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从而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学生需要阅读有关地理数据的图表、地图,同时还需要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等,并掌握地理学中的学科思维。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将来继续学习或投身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扎实基础。例如,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数字化地图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当地化石种类的划分。

(五)增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丰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跨界发展的能力。实践课的设置间接引导学生站在实际的热点问题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探索实践,实质上为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大量机会。例如,学生在银盏工业园区玉华社区考察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了解玉华河谷地形的成因;学生在社区派出所调查的过程中,派出所所长为学生介绍了矿区化石保护点的设置情况和保护现状,这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今后从事地理相关工作的愿望,能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些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二、新课程改革下开展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的策略

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加强安全教育和风险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优化课程内容设计是关键。传统的地理课程内容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增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

(一)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创新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了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使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面对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及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户外调查,包括文献调查、实地勘探、户外生物观察和环境调查等多项活动,以了解生物群的地质背景、生物演化历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其次,除了任务设计,教师还需要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在进行银盏工业园区玉华社区的考察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玉华河谷地形的成因,即发育于背斜构造轴部的背斜谷,老地层在中部出露,轴部受张力的影响,岩层疏松,更易被外力侵蚀成谷,河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学生还可以到社区派出所或县国土资源局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矿区化石保护点的设置情况和保护现状,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及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习有关地质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二)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

实践活动应该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加综合、完整的知识结构。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及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涵盖了地质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需要在跨学科的背景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需要从活动安排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增加跨学科学习机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察。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及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可以安排跨学科的小组研究和报告,让学生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学生合作,相互借鉴、辅助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例如,在考察青坑工业园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聚焦云贵的黄磷生产环节的污染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等,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以及环境问题的认识。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风险管理

安全教育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受到人身和财产上的损害。在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及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建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订和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并对实践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先评估。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强调个人和团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学生需要遵守规定,保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财产的尊重,遵守实验室和户外工作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如在化石临时保护区考察拍照留念时,身后是大片的崩塌区域,由于地质条件非常脆弱,化石出露地层已经被塌方的白云岩覆盖,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此外,在实践活动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教师需要加强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置。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应对措施,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懂得应急处置的方法和技巧。因此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调查及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可以设置安全演练等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模拟应急情况,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地理实践活动课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安全教育和风险管理,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自然环境,还可以认识到地理学科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由此可见,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地理意识与环境意识、学科核心素养和职业规划意识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这个新课程的实施,推动了高中地理教育的革新,使学生学会了不断钻研、不断探究和不断进步,有利于学科研究成果的持续集中,从而更好地推进高中地理教育的创新和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小鸟. 基于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8.

[2]黄华英.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朱庆征. 多措并举优创教法,有效促进地理教学: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 考试周刊,2011(66):162-163.

(责任编辑:孙晓林)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