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维的玉米和短寿

2024-07-07邓晨

看世界 2024年12期
关键词:马国马拉维经济作物

邓晨

位于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是非洲较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的估计,2024年马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712美元—这一数字尽管高于南苏丹、刚果(金)、中非共和国、布隆迪等最贫困的国家,但比起大多数非洲国家仍要低。

马国经济长期导向出口烟草、茶、甘蔗与咖啡等几种经济作物,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又遭遇越来越频繁的旱涝之灾所摧残。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使得马国当局宣布进入粮食危机的紧急状态。

粮食危机下对于援助的需求迫在眉睫,而持久的贫困则需要稳定的经济支持来改变。在这方面,马国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是“社会现金转移计划”,即针对马拉维境内各行政区内最贫困的10%人口以及无劳动能力的民众—约超过130万人,每月给予约10美元的现金资助。此外,也有国际公益组织推动了对疾病患者的现金转移支持、针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资助、针对缺粮农户或台风受灾家庭的支付等项目,还有地区性的每月50美元“无条件基本收入”试点计划。

从“授人以渔好过授人以鱼”“反对不劳而获”的角度出发,把现金无条件发给民众是否能帮助其摆脱贫困?是否会造成依赖心理?这些问题易于引起质疑。假使无条件基本收入制度是让接受者不必工作就持续获得大笔收入,那么这样的担忧或许有理。但事实上,对于大部分接受者而言,这些有限金额所起的作用在于让他们免于持续在温饱的边缘挣扎,并或许让他们能开始有点余裕尝试原本没有力气追求的目标。

马国的农业问题可追溯到二战之后英国殖民当局推广玉米作为单一作物,这使得马国农业开始依赖国外的种子、农药及化学肥料。1964年马国独立后的“国父”黑斯廷斯·卡穆祖·班达掌权后,进一步推动由国有企业种植玉米,同时加强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以出口赚取外汇。

此时没有人对传统的高粱及小米的消逝感到遗憾,因为马国似乎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了粮食产量。但是问题早已一直潜伏着,因为这种赚取外汇的农业模式是以农民的贫困为代价。在班达执政后期的1987年,有数据显示,马国婴儿死亡率位居世界第四,民众平均寿命仅40余岁。

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班达的国有农企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几乎破产,接下来的私有化使得官方开始无力为农民维持补贴、化肥及种子供应。当旱涝冲击来到,国家经济与粮食供应体系便随之崩塌。

班达曾经是个改变自己命运的传奇人物。他出身马国中部的穷乡僻壤,在十几岁时步行1000多公里前往南非的教会学校求学,在矿坑里打工,最后他前往美国及英国,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大学学位并从爱丁堡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伦敦开设自己的诊所。或许这塑造了他的精神认同:他毕生推崇西方古典精英教育,总是穿着三件式西装,与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维持良好关系,以铁腕控制国内政治,用一种自命不凡的态度统治马国。

在促进经济作物出口的过程中,班达及其追随者看重自己获取的利润及权力,而非底层人民福祉与社会公平。今天的各种措施都仍在处理着当年遗留下来的问题。

猜你喜欢

马国马拉维经济作物
土布新创意
班级“无课日”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护地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他是『跨国手机搬运工』马拉维『一机成名』的中国退伍兵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过几年且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