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分析

2024-07-06王莺莺

兰台内外 2024年17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图书资料互联网+

王莺莺

摘 要:文章从硬件、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等方面,探索了数字技术融合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方法,分析了当前数字化管理图书资料存在的不足,如资金投入不够、管理不到位等,并给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数字化管理工作等改进措施,以此展现数字化管理思维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图书资料的流通性。

关键词:图书资料;资金;电子图书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中引入了多媒体、通信网络等各类技术,图书资料管理的难度增大。因此,图书馆需要制定数字化管理方案,积极应对图书管理的各类问题,有效收集各类图书资料,全面落实数字化管理工作。

一、在互联网视域下,数字技术融合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方法

1.硬件

(1)网状拓扑。在数字图书馆内,利用网状拓扑结构完成网络架构、内容检索的各项规划。网络拓扑含有若干个节点,相互连成网状,各个节点能够相互交流信息。在客户端传出访问请求,在图书馆服务器的支持下,传送至目标服务器,应答用户的检索请求,从目标服务器有效处理检索请求,获得检索结果后,反馈给用户端。(2)服务器。图书馆内部管理系统连接的服务器主要管理数字资料,含有文献检索、文献定位等功能。用户能够自主搜索图书资料,对象服务器拥有较强的图书资料存储功能。存储内容含有视频、图像多种类型,主要协议形式保证数据交流的有效性。多个用户共同输入数据时,服务器应答能力采取每小时访问数的形式,给出反馈,以此确定用户检索信息的应答时间。(3)用户终端。在多数情况下,计算机联网后,均可作为用户端。用户登入的操作平台是完整的系统,内部创建了浏览器。此网页工具能够有效匹配各类软件,保证资源浏览的全面性。如表1所示,是各类文件匹配的应用程序。

2.管理架构设计方法

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图书资料管理架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多数情况下,管理结构含有信息展示、业务、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其中,信息展示层主要是用户终端。业务层是指网页服务器,数据交换层是指数据库的信息存储技术。在此管理结构内,用户借助网页浏览器向服务器传送信息。服务器会参照协议内容,处理传送内容,运行特定软件,获取资料信息。对象服务器会反馈用户申请的关键数据。浏览器服务于用户端,用户在浏览器内填写网址,登入网页应用平台,浏览器会向服务器传送用户请求,获取服务器回传的文本标记语言,将其展现给用户。服务器能够自主接收用户请求,依照请求做出对应的处理,最终以HTML页面形式,向浏览器做出信息反馈。

3.数字采集技术

利用数字技术采集图书资料的信息,旨在创建数字图书馆,确定数字馆藏数据的类型。对象数据是利用对象编程,阐述具体事物的数据组成、技术操作流程。在此种编程体系中,各个对象均有各自特点,能够与其他对象相互交流。在用户发出请求时,中央平台会借助元数据,针对目标数据库内的图书资料,给出调度处理,顺应用户的图书资料需求,达成信息服务目标。第一,OCR识别。以图书资料全面数字建设为目标,转变原有的人工核对形式,引入了OCR智能识别技术,以此保证信息操作失误率控制在1%以内;第二,数字扫描。使用扫描仪全面扫描图书资料,形成全新的图像文件。当图像为单色时,支持快速扫描。当图像为彩色时,切换成慢速扫描;第三,信息集成、文件压缩。针对完成扫描的图片,利用多种处理方法,校正扫描结果,清除无用信息,以此保证图像清晰。在图片扫描完成时,系统会参照封面、文章内容、插页等各类信息,开展自动合成处理,最终图书资料压缩处理后,文件大小低于20kB;第四,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针对各类数字图像,开展多样性的处理措施,均称为“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增强处理是提高图像细节信息的展示质量,调节图像质量;滤波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图像的部分特征信息;分割处理技术是利用有效的分割方式,使图像分割成多个部分,便于开展其他处理;特征提取技术用于梳理图像的关键信息;目标检测技术,在图像内确定特定点,给出醒目标记;图像识别技术,从多种方式入手,给出不同的图像分类方法,判断图像中的物体情况。

4.创建管理系统

数字图书馆平台的规划工作,力争创建系统平稳、操作性较好、技术特点突出、系统设计便捷的数字图书馆。管理者会利用网络,自主登入操作程序,发放用户权限,设计授权方式,建立交流板块,开展数据处理以及各类数据资料管理等。用户管理,此部分模块主要含有“用户资料”“用户类别”两个功能。用户资料含有“用户名”“登入密码”等。用户类别具体包括“用户级别”“身份特征”等。主页管理,此模块含有“新刊简报、站内新闻”等功能。“新刊简报”具体表示最新的期刊,信息包括期刊ID信息、资料名称、大致内容等。“站点新闻”是以各类新闻资料为主体,展示新闻的ID、名称、简要内容等。互动管理板块,此板块含有栏目区、交流区两个功能。栏目区主要列举线上图书资料平台内各类互动项目的ID、名称等;交流区含有论坛ID、名称等各类信息。

5.建立数字管理制度

(1)建立全面的数字管理支持机制。采取数字管理形式,保证图书馆各项制度的建立质量,投入必要的各项经费。在图书馆规划期间,需要图书馆各级人员予以高度重视。依照图书馆的各项需求,从馆员、设备设施、技术、装饰等方面,逐一确定投入方案。(2)补充虚拟图书资源。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期间,含有多种类型的图书资源。有形、无形两种资源处在相同地位。图书馆需要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促使图书馆得以长久发展。还应正确看待时代发展需求,紧跟时代进程,获取最新的图书资料,完善虚拟图书资源库。(3)塑造较好的数字管理认识。在国内图书馆数字管理转型的关键阶段,原有图书馆的管理思想需要更新,融合全新的工作方法,顺应新时期图书资料管理的各项需求。参照现有的数字图书馆管理资料,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建立符合图书馆发展需求的数字管理体系,以此简化数字培训工作,促使更多地馆员掌握数字管理方法,建立较好的数字图书管理思想。

6.数字图书资料管理的具体应用

(1)精准推荐图书资料。图书馆使用数字技术,有效处理图书资料。依照图书内容,设立图书标签。结合线上读者的阅读特点,设计阅读标签。采取标签匹配形式,向目标读者推荐图书资料,以此提高书籍推荐的精确性。(2)在线数据共享。各图书馆可创建在线阅读联盟体系,相互分享图书资料。创建相同的数据标准、信息交互能力较强的共享平台,便于读者在线获取图书馆的书籍资料,提高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增强图书资料利用性。创建数据共享性较好的图书资料库,增强各图书馆信息整合的全面性。读者可自如获取充足的图书资料,以此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性。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提供在线借阅服务,提高读者线上阅读的便利性。读者可以从网站、移动平台等位置,登入图书馆平台,查询图书资料、线上借阅、订购图书等。(3)自主借还系统。此系统应含有借还书、找书、增加借阅时间、预约入馆时间等功能。依照图书馆的实际数字化建设需求,按类设计图书管理功能。比如,期刊的借阅模块,电子图书的下载、推荐等。自动操作平台的界面模块,应采取简单设计形式,保证系统操作的易学性,还应考虑各类读者群体的特殊情况,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积极利用智能技术,读者可以自行选择身份识别方式,包括面部、指纹、声音等,以此提高自助设备操作的便利性。在借阅系统中,设计了归还提醒功能,分别在归还期之前的一周、3天、1天,给读者发送信息,完成归还提示。读者可登入线上系统,选择“不再提示归还日期”“设计延长借阅时间”等,以此保证图书借还管理的整体秩序。(4)移动端。数字图书馆从移动设备入手,开发应用软件,给予用户更多的数字服务。从系统、用户数据等方面,逐一给出安全防护策略,全面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性。图书馆需要定期排查系统风险,及时处理异常问题。(5)排架技术。利用此数字技术能够缩短人工排架时间,快速处理归还图书。(6)社交媒体。图书馆在社交平台上创建账号,更新图书资料,发布馆内最新的读书活动,引起更多用户关注图书馆的动态。在社交平台中,相互交流读书想法,图书馆能够快速获取读者需求,及时掌握读者想法,以此给出更优质的图书服务。在移动应用支持下,读者可自如获取图书馆内各类图书的情况。(7)虚拟阅读室。图书馆平台内设计虚拟阅读室,支持读者自选语种,开展个性化在线阅读。在虚拟阅读室内创建用户社区,读者可以发表自身的阅读心得,客观评价各种书籍。用户参与量可采取积分计数形式,达到一定级别后,可创建读者交流群,邀请相同爱好的书友,开展多主题的阅读交流,以此增强读者在线阅读的参与感。在虚拟阅读室内,开发多样性的读者服务,如电子期刊、线上导读等,以此顺应各类读者的线上阅读需求。

二、互联网视域下,数字技术融合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管理问题

1.资金不足

当前,图书馆建设时投入的资金多用于图书资料分类、检索、存储编码等方面,在资源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建设投入较少。多数图书馆未能从全新的视角,重建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由此弱化了图书资料的使用效果。

2.管理不善

在互联网环境中,人们会从网络渠道获取各类图书资源,由此降低了人们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依赖性。近年来,图书馆在内部装饰、设备设施投入、人员结构等方面均有一定改善。然而,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尚存诸多不足,主要采取纸质图书借还形式,无法跟进读者的线上阅读需求。

3.电子图书利用率不高

部分图书馆引入了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但相应的推广工作不到位,致使部分图书资料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降低了电子图书的利用性。图书资料的馆藏时间、资源数量是判断图书馆建设程度的关键因素。在数字化视域下,电子图书资源逐步占据较为关键的地位。比如,某专业学生对于一本书的需求量很大,而图书馆的馆藏数量有限,仅能供应少量学生借阅,多数学生无书可借。图书馆可利用电子图书资料,解决馆藏书籍不够、读者需求量较大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纸质图书资源的电子版资源较少,不足20%,由此降低了电子图书资料的使用效果。

4.管理人员能力不强

利用数字技术对图书资料开展管理工作,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管理方式发生改变时,管理人员需要掌握数字技术的操作方法,形成数字管理思维。结合当前图书资料数字管理情况来看,管理者尚未形成较好的数字管理思想,在图书检索方面,主要使用关键词搜索对应的图书。图书借还使用一体化自助设备后,由人工逐一按照图书编号,确定图书资料的摆放位置。此种图书资料的管理体系,并未全面展现数字技术的优势。

三、互联网视域下,数字技术融合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改进对策

1.适当加大资金投入

图书馆需要结合自身发展以及各项数字技术引入的资金需求,建立有效的数字化技术投入分析方案,以此保证资金使用的适宜性。结合各图书馆的实际资金储备情况,合理确定数字技术的资金方案。在资金使用计划、投入措施等各方面,均需落实到位。在此期间,要保持资金供应的及时性,确保各类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2.全面推进数字管理工作

从图书资料管理的流程入手,全面建立数字管理体系,有效推进数字技术,开展有效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图书资料采买阶段,利用数字技术分析市场需求,确定目标读者,明确采买数量。在图书资料分类时,依照图书分类规则,规范给出编号。利用数字技术,打印图书编码,智能存储图书资料。图书资料流通时,采取有效的推广形式。以目标读者为导向,给出对应的推广方案,提高图书资料流通效果。还应采取智能借还、自动存放书籍的形式,快速处理归还书籍,缩短书籍再次流通的间隔期,减少图书馆书架子“书籍不全”的情况。

3.加强电子阅读推广

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电子图书资料推广时,需要采取多种推广措施,以此获取较好的图书资料推广效果。简单的电子图书推广形式包括读书沙龙、阅读节、读后感等。此类活动展示的书籍不多,能够保证图书资料的推广效果。当前,采取线上、线下相互联合的形式,共同推进阅读推广工作,有效扩大了电子阅读的推广范围,便于更多人掌握电子阅读的方法。图书馆还可以借助各类媒体渠道宣传电子图书的内容,展示部分摘要、经典内容,引导读者阅读。

4.加强管理队伍的专业性

在数字管理思想的引领下,原有的管理思想不再适用,需要改变图书馆人的思想,加强专业学习,增加数字技术的培训项目。从多个渠道,全面获取前沿科研技术,切实增强图书馆人员的数字管理能力,提高电子书籍的线上流通性,最大限度地展现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处于持续进步状态,图书资料使用数字化管理方法的路径逐渐增多,成功改变了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未来,图书馆需要融合更多的数字技术,以此积极展现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徐浩明.大规模图书数字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文化学刊,2022(12):188-191.

[2]杜 瑞.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时代报告,2020(11):96-97.

[3]郑 喆.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J].科技资讯,2019,17(36):144-145.

[4]戴 洁.大数据背景下图书资料的管理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9,10(19):122-123.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图书资料互联网+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
北大方正提供344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