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家教

2024-07-04魏雅娟

军嫂 2024年6期

1973年,魏雅娟(右)与父亲、大妹合影。

前两天,在家庭微信群,我和几个妹妹又聊起当年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我说:“咱家的教育方法是:咱妈用笤帚疙瘩触及身体,干净利落,短平快;咱爸用潜移默化的道理触及灵魂,春风化雨,有长效。他俩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几个妹妹接连发出一串哈哈大笑的表情。

五个姑娘一个班

我们家5个姑娘,我是老大。

父亲在部队当过文化教员。父亲在家时,一根小棍就成了教鞭,他只要一拿起那根小棍,我们几个就会按大小顺序列队站好。他还会喊几遍“稍息,立正”,直到我们排好队形,依次把手里的作业本、卷子递给他看。

父亲从来没打骂过我们,但如果我们站在那里不老实、搞小动作,他就会拿小棍点我们的手,提醒我们站好,再来一遍“稍息,立正”,然后再各个点评一遍。

我们五姐妹不管谁犯了错,都是大家陪绑,一起挨训。每当父亲让我们列队罚站时,母亲在一旁配合得天衣无缝。她不光没有一句解围的话,还时不时添油加醋,给父亲“装子弹”,让他在那儿算总账。好一个夫唱妇随!

母亲与父亲不同,她几乎每次都不问青红皂白,一顿笤帚疙瘩“噼里啪啦”,就像爆豆似的,先打一顿再说。

说句心里话,我不喜欢母亲的笤帚疙瘩,倒习惯了父亲的列队罚站。

直到我参加工作,父亲还没改变他的教育方式。有一回听父亲喊“立正”时,我没憋住笑了,他用小棍轻轻敲了一下我正在挠大腿的手,我立刻站好憋住了笑。还有一回,我们几个正列队罚站呢,一个老同学恰好来我家,一推门看见我们正站成一排,当时就愣了。送同学出门时,他还悄悄问我:“你都上班了,还罚站啊?”

直到1977年,二妹、三妹去当兵了,我家的列队罚站才算取消。

回想起来,我们5个姑娘就像一个班的战士——个头高矮不一,但大小顺序不变。想想也挺有意思,不知道这算不算我家教育孩子的独创?

批评与自我批评

父亲在连队任指导员时,一天,连长付叔来到家里,对母亲说:“这几天,连队党支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请连队骨干给干部们提意见,你猜给谁提的意见最多?”

母亲猜不出来。

付叔笑着说:“给‘老佛爷(父亲当时的外号)提得最多。他可真厉害,给他提那么多意见,他还能坐得住。”

那几天,母亲心里老是嘀咕,担心父亲是不是犯了啥错误。好不容易等到父亲回来了,母亲就问他是咋回事。父亲说:“这个老付,我得批评他,怎么跟家属说这些呢?大家给我提意见多,说明我的问题多。上百人的连队,意见多是正常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之后,父亲还警告母亲,以后不许打听连队的事。

父亲的豁达和以身作则,得到全连官兵的信任和支持。后来,连队成了沈阳军区的先进连队,父亲的事迹也登上了报纸。

父亲还在家里组织了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让我们先互相提意见,然后再自我批评。我们那时年纪小,不懂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啥意思。父亲就给我们举例,先做自我批评,说对我们关心不够;又给母亲提了一条意见,说她不注意说话方式,还经常动手打我们。

母亲听了有些急,就想辩解。父亲说:“一提意见,你就坐不住了吧?你要听人家把话讲完,不对的地方要改正,这样才能进步。”母亲这才不吱声了。

父亲让我带头发言。我想了想说:“爸爸抽烟就是缺点,妈妈的缺点就是总打我们。”

父亲听完,表扬我说:“对,这就是批评,你再做一下自我批评。”我记得当时说的是自己上课爱溜号,在家也不爱带妹妹玩。

父亲又问:“你那个叫桂芳的同学,最近咋不来找你玩了?”

“她特别烦人,跳皮筋老爱玩赖。”我说。

父亲说:“这我就要批评你了,你这是使小性子,跟人搞不好团结。”

父亲对我分析说:“你因为一点小事就不理人家,以后参加工作了,怎么和别人搞好团结呢?你要主动找她玩。”

最后,父亲总结:“自己认识到的错误要记住,不能再犯。别人对你们的意见和批评也要记住,我以后还要检查。”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深,我参加工作以后,很注意和同事搞好团结,也得到了同事很多帮助。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小时候,我们无论是住在营连家属房,还是后来住进团部、师部大院,每天除了听起床号、熄灯号,就是听官兵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家里,父亲常在周末用口琴吹这首曲子,让我们跟着唱,有时候还边拉二胡,边让我们跟着唱。后来我才明白,他是为了给连队文艺宣传队伴奏,才拿我们当陪练的。

唱得好不好听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经常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要求我们。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我不在家,你们要听你妈指挥。”父亲叮嘱。

我心里暗想,谁敢不听啊,我妈那手里的笤帚疙瘩真是说打就打,谁不怕疼啊?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回,父亲让我们几个上学的孩子默写一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想到我有好多字不会写,父亲就让我先用拼音标注上。

看着我们几个在那儿写得吭吭哧哧的,父亲就说:“不用写了,你们谁能讲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啥意思?”我们几个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谁也不敢说,其实是谁也不会说。

父亲就给我们简单地讲了一遍,并让我们记住最关键的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父亲问:“你们每天都能听到连里的司号员吹号吧?”

“能啊,早晨一听到吹号我们就醒了。”我回答。

“号声就是命令,就是指挥。现在是指挥大家起床、吃饭、睡觉,打起仗来就是指挥冲锋。”父亲又说。

“爸,我知道了,你让我们稍息、立正就是指挥,我们听你的指挥,就步调一致了,你就满意了。”

父亲笑了,“不错,你这是活学活用啊!”

直到现在,我还能一字不差地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父亲的军人情结很重。在他影响下,我们家5个姑娘有两人参军入伍;到了结婚成家的年纪,5个姑娘里4个找的是军人,4个姑爷也都是军人家庭出身。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已去世20多年,母亲90多岁了,我们五姐妹也都成了老太太。可我仿佛总能看到,我们几个列好队,父亲大声喊着“稍息、立正”,母亲守在一边捂着嘴乐呢。

(作者为长春某单位退休高级工程师)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