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你意气非凡

2024-07-03卢跃刚

摄影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单反相机昆虫摄影

文蛱蝶与赪桐(状元红)·大浪漫 卢跃刚 摄

与其他野生动物拍摄比,昆虫太小(目前世界纪录,最大的昆虫——中国巨竹节虫,体长62.4厘米,最小的昆虫——仙蝇蜂,体长只有零点几毫米),浩瀚雨林,茫茫荒草,要么找不着,要么找着了拍不着;侥幸拍着了,又拍不实,拍不好;拍实拍好了,剪裁下来,像素大大降低,放大了是虚的,再放大是马赛克。

传统昆虫拍摄,单反相机加微距镜头是标配。历史上有许多好作品,强调背景虚化,强化昆虫萌态,拍的是“唯美主义”,拍的是宠物。世界权威的野生动物拍摄大奖赛昆虫部分,绝大多数给了“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至今也是世界昆虫拍摄不可动摇的主流。

“超微距”的出现改写了历史。英国昆虫摄影家列文·比斯发明了超微距摄影技术,装备之精良、豪华,制作之严谨、繁复,拍摄的昆虫标本照片,尺寸可以放大到数米,昆虫毛发、结构纤毫毕露,将昆虫摄影登峰造极。超微距昆虫标本摄影工具和方法的发明,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美学特征是“科学结构主义”,它在激活标本的同时,也激活了历史。

“科学结构主义”硬核、精湛,“唯美主义”梦幻、甜腻,昆虫摄影百年,职业摄影师的美学追求和视野,观众的审美倾向总体上被引导并锁定在了这两个“主义”里。

十斑大瓢虫·时间河流 卢跃刚 摄

黑带食蚜蝇·荷花吟 卢跃刚 摄

枯叶蝶、绿罗花金龟与柳树·吃相 卢跃刚 摄

金环胡蜂(虎头蜂)与蚂蚁·大哥,借一步说话 卢跃刚 摄

红显蝽(人面蝽)·游戏 卢跃刚 摄

豆芫菁·先看一眼 卢跃刚 摄

这个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使用专业设备拍摄昆虫,虽有上佳表现,但是受制于工具、拍摄环境和方法,也受制于观念,不能在美学意义上改变题材(昆虫种类)、视角(昆虫社会关系,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共情共生关系)、主题(昆虫的行为,故事与戏剧性)等摄影语言狭窄、贫乏的状况。

手机拍昆虫表现会怎样?

几年前,我曾看到一个权威的昆虫学家和昆虫摄影师主编昆虫科学图谱,他在征稿启事里明确说,不接受手机拍的昆虫投稿。虽然图谱昆虫照片登出来很小,但他依然不相信手机能替代单反相机,拍出清晰的昆虫图片来。持不可替代论,不仅以上那位昆虫学家一人。事实上,许多专业昆虫摄影师的拍摄,也不太可能舍弃昂贵的单反装备和拍摄经验去拍昆虫。手机拍昆虫,那也太不“专业”了。

手机为什么不能拍昆虫?

提高拍摄质量拍出好照片,已成为当下手机生产商“比学赶超”不断升级换代的重要目标,从数学算法到镜头技术,从提高像素到提高清晰度、还原度,无所不用其极。2017年至2023年,我先后使用iPhone6s、iPhoneXSMax、iPhone13ProMax、iPhone14ProMax进行昆虫拍摄,拍了至少15万张照片。因为好奇心,非功利地拍着玩儿,无知无畏,我很快就发现了手机拍昆虫的魔力。

我的昆虫摄影很大程度上属于“纪实摄影”,类似自然界里的“街拍”。新工具,老方法,有变化。在昆虫摄影领域,接续单反相机在纪实摄影、新闻摄影、乃至人文摄影的传统,反而是另类。需要强调的是,伟大的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对我的昆虫观察与拍摄深有启发。我看昆虫,有了社会学的视角和眼光。我相信昆虫与人类是同构的,它们有情感,有灵魂,有故事,眼睛与身体语言丰富,短暂虫生不可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自然会有“关键性的瞬间”。

其实,我的专业是非虚构写作和历史研究,之前既不昆虫,也不摄影,隐居山野十几年,鬼使神差,痴迷昆虫摄影,七八年拍下来,从四川龙门山余脉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渐渐有了些心得,成为今天这番摸样。

此刻,我依旧坐在时光列车里,而车窗外,风景变幻,人生已在另一条轨道上风掣电闪。

(本文原为《我看你意气非凡——手机街拍探索昆虫王国》一书“自序”,有删改)

猜你喜欢

单反相机昆虫摄影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借昆虫上课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单反相机巧防尘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单反大阅兵
摄影师的掌中女友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