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自立底线,夯实成长根基
2024-07-03范琪凌辉
范琪 凌辉
自立,指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中独立出来,能够自己行动、判断、决策,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它的内涵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拥有独立的思想、能够在经济上自给自足,以及在社会交往中为自我负责。一个高自立水平的个体,不仅能够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还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积极帮助他人,为民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当前社会中,不乏人们对“巨婴”“啃老族”“妈宝男”等话题的关注和讨论,暴露出当下儿童青少年自立能力的不足,以及他们自立底线意识的薄弱。探寻这类社会现象形成的根源,其症结往往在学生时代就已悄然埋下了伏笔。因此,笔者认为,在探讨自立这一品质时,教育者既要关注自立教育的理想愿景,又要做好底线教育,讨论儿童青少年在自立方面应当遵守的底线规则。
明确自立的“底线”
底线教育的实质是一种规则教育,其实施关键首先在于明确个体需要遵守的底线规则。概括来讲,自立的底线在于个体不因过分依赖他人而违背社会中基本的公序良俗与道德规范,并具备独立完成人生各阶段相应任务的基本能力。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在不同年龄段展现出差异化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自立水平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对于正处于学龄期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学业自立、社会自立、心理自立是开展底线教育的重点。
学业自立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进行相关自立行为的能力,体现于学校生活、课堂学习、作业完成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其底线表现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不在考试中舞弊,自主整理学习文具和书包,具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意识和责任感,等等。
社会自立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其底线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益,尤其是避免欺负或伤害他人,也能守好自己的边界。二是在社会中能够独立评估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如能够在野外活动中准确判断方位,以规避潜在的风险,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
心理自立指个体在心理上拥有独立自主、自我调适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其底线表现于个体拥有最基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在心理上不过度依赖他人,不因生活中的小挫折而产生过激的心理反应或情绪表现,更不会因此离家出走或做出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
家庭是培育自立品格的第一场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也是他们自立品格形成及发展的第一场域。有研究表明,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结构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儿童青少年自立品格的发展,其中,家长对孩子管控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笔者认为,将尊重、支持与适当的管控相结合,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自立底线教育的关键。对此,家长尤其应注意如下两点。
为孩子提供自我探索的空间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开始为寻找自我同一性而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以回答“我是谁”和“我要成为谁”的核心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小学低年级段孩子由于尚未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往往倾向于顺从家长及教师的指令,而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个体的自主性发展需求逐渐增强,开始更多地考量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这一现象恰恰就是他们想要进行自我探索的体现。
受社会发展及家庭不同教养方式的影响,家长对自身权威和孩子个人权限的认知也有所差异。现实中,不少家长倾向于将自己的认知框架强加于孩子,期望他们能够尽可能满足自身的期待。例如,有些“保姆式”家长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家务劳动,而是强迫他们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完成刷题、背单词等学习任务,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健全自主意识,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他们自立水平低下,甚至在未来成为一名“巨婴”。家长需要明白,真正的爱应该是与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理解并尊重他们自由成长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在实践中为他们筑牢自立的根基。例如,从小为孩子开设银行账户,鼓励他们自主管理零花钱和压岁钱,并让他们参与家庭日常开支的决策,培养他们的经济独立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为孩子提供恰当而有限的支持
在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为他们提供恰当而有效的支持。例如,当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较严重的负性情绪时,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辅导或其他的必要支持,但应避免直接代替孩子完成任务。又如,当孩子习惯性地忘记做某件事情,但从未因此而感到自责时,家长应避免每次都提前提醒,防止他们对外界形成过度依赖,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反之,如果家长总是过度介入,则容易促使孩子形成“建立在外界持续支持之上的自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立。此外,面对孩子每一次的探索结果,家长也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尤其是当他们遭遇失败时,应接纳他们的挫败感,并鼓励他们从中汲取教训,勇于尝试新的可能性。
完善学校自立底线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是培育学生自立品格发展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与家庭教育相比,更具系统性。除了鼓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完善自立底线教育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充分发挥规则的约束作用
校规及班规的建立能够有效约束学生行为,促进他们自立能力的发展。学校应科学制定校规班规,对逾越自立底线的学生实施合理的监督和约束。当学生出现逾越自立底线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指出这些行为的不当之处,并向他们详细解释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以教育智慧赋能自立底线教育
教师作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教育者,应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自立水平。例如,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教师可借助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采用自我录像示范法,让他们捕捉学生的积极行为,并以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反复观看,以正面引导促进他们提高自立水平。对于中小学生,教师则可以采用行为契约法,与学生达成书面约定,并根据他们自立行为的完成度给予合理的奖惩,从而强化他们的自立意识。
增强自立底线教育的针对性
自立底线教育的良好开展,有赖于学校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行动。例如,学校应特别关注刚开始住校的学生,为他们安排生活辅导教师,通过陪伴、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如做好时间管理、个人卫生、饮食安排等,并助力他们克服刚离开家时的不适心理。此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自立水平,学校还应定期借助心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多样化的心理评估手段,及时识别并重点关注那些自立水平较低及经常徘徊在自立底线附近的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剖析他们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必要时请心理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自立底线教育不仅关乎儿童青少年的个体成长,更对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这条自立底线正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笔者也会将其作为未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主题。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能够更好地借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为更多儿童青少年明确自立的底线,并通过制定更为细化可行的教育策略,培养他们成为更具自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