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人生底色,从底线教育开始
2024-07-03李香玉
李香玉
底线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底线意识也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底线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短板,如何筑牢底线教育根基,提升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本刊对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进行了专访。
底线决定“上限”
《教育家》: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屡见不鲜,有些手段极为残忍。这与底线教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您认为,底线教育缺失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沈湘平:在我看来背后的原因可以归为如下几点——
其一,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以及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使固有的底线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摧毁。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不良社会心态悄无声息地蔓延,学生之间的霸凌事件正是这种风气在校园中扩散的体现。
其二,当今学校教育过于注重“高线”教育、知识教育,强调“大学”,而忽视了“小学”。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言:“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传统德育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人良好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日常生活为儿童奠定修身的基础。这是当下德育教育比较欠缺的。
其三,家庭教育不到位。这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缺少相应的“家教”,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情能力;原生家庭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很可能导致孩子曾在某些时候遭受过别人的欺负,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逐渐丢弃了内心蕴含的正义和公平,最后从“屠龙者”变成了“恶龙”;家庭内部的一些错误示范,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有暴力倾向或凡事忍气吞声。
针对家庭教育不到位,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不管工作多忙、夫妻关系如何,都要努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父母要共同关爱孩子的成长,给予尽可能长时间的陪伴,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父母要注意自身的言行,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底线的人,自己要先做一个有底线的人。此外,我们还要发扬优良的家风、家训、家教,在家庭教育中要有原则和底线,特别要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孩子对生命的感受力和敬畏感。
其四,网络媒体的负面教育作用。网络时代,年轻人不仅关注新闻本身,更关注新闻下面的网友评论。因为评论中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会相互撕扯,背后是立场和价值观的冲突。弹幕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有趣、生动的表达方式,但其中也有一些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低俗文化等。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猎奇心理比较重,越是跟老师和家长不同的声音,他们往往越觉得有个性,越愿意去了解。但在当前,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育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讲得多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到工作、多挣到钱。作为教育工作者,请谈谈底线教育对人(尤其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的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沈湘平:有底线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思是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而那一点点东西就是做人的底线。守住了底线,就是守住了做人的根本;跌破了底线,那就与禽兽无异。人生下来是一个自然人,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叫社会化,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人一辈子其实都在与自然人“做斗争”。
有底线意味着有所不为,使自己的行为成为意志支配的对象,也就是变得有理性。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就是启蒙,所谓启蒙是摆脱自己加之于自己的受监护状态,这意味着人的成熟。
底线决定人生高度。以“木桶理论”为例,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同理,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人生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人的底线。做人底线决定着人的素质,也决定着人的境界,而境界决定着人生的高度。树高千尺不离根,人生百态要兜底。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高官、名人,由于冲破法纪底线,坠入犯罪深渊,教训惨痛、发人深省。
底线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和责任感,对未来是一种预演。底线问题,涉及人在某种关头、某种情境之下调整自己,做出一种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的选择。当今青少年一般是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中长大的,哪怕有一些出格的言行,家长和学校也尽量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挑剔他们的过错。在我看来,所有的教育都是走向社会的演习,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舞台,谁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做好这种预演,走向社会时恐怕就难以适应。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并不仅仅关乎这一时期,而会影响人的一生。
底线选择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
《教育家》:底线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指人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处于某种困境,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我们的教育者该如何引导受教育者作出一种适时、适当并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底线选择?
沈湘平:第一,帮助孩子澄清、确定自己的底线。一方面,引导他们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比如:善待生命,爱惜身体;遵守法律,不肆意妄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守住底线。另一方面,告诉孩子要坚守与他人关系的底线,有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妥协的,必须有所坚守。比如:不容忍他人对自己的伤害和侮辱,不为讨好别人而妥协自己的原则。
第二,加强生命教育,敬畏生命,这是一切底线的“底线”。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网络媒体切忌大肆报道青少年儿童的自杀事件。当前,青少年儿童自杀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媒体、自媒体对自杀事件不规范的报道,极易刺激传染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是诱发模仿自杀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如果太多人都替自杀的孩子感到惋惜,会让其他孩子误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凸显自己的价值。
第三,培养多元思维和共商精神。多元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交流性、兼容性、有机性、差异性、多样性、共生性和互补性,强调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去看待问题,要求人们具备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在不同的观点之间寻找共同点和联系,有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孩子的沟通技能。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在多样化的选择下通常是一种单一思维,往往只从一个角度想问题。在某些问题面前,只能提出单一的设想、单一的答案。这里要强调的是,底线教育并不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而是在极端情况下如何共商、共生,既要成全自己,也要宽容他人。
第四,提供案例对比效果,引导孩子做出对目标恰当性与手段合理性、合法性的考虑。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案例和故事来教孩子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比如,当遇到人际冲突时,是选择以暴制暴还是以平等、合理、友善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孩子从后果或效果的角度考虑问题,避免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第五,情境化演练。学校可以结合一些课程(如小学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高中的思想政治)设计具体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沉浸式教育,让他们了解,在特定情况下怎样做是有底线,怎样做是没有底线。
《教育家》:您强调:“在我们进行高远、高层次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教育的同时,亟须强调公共底线特别是底线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您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该如何将底线教育与理想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沈湘平:底线教育与理想教育本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只是当下前者比较缺失。我认为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底线教育要先于理想教育。先筑牢根基再攀高峰,先做合格的人,再做优秀、杰出的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要从理想得以实现的角度反思底线的重要,守住人生底线,才能高扬理想风帆。
不要把大人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而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帮助不是代替,更不是强制。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有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个体。如果父母以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孩子的心思,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作为父母,要时时刻刻、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尽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也可以教孩子学会理解别人。
要改变一味的快乐教育方式,加强底线思维教育、悲剧意识教育。不能对孩子进行简单的快乐教育,当然也并不是任其消极难过,而是取得中道。底线思维,是指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父母和老师往往一味让孩子争取最好的结果,而没有告诉孩子所做的事也可能收到一个坏的结果。所以,一旦坏的结果出现,他们很可能无法接受。我们得让孩子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悲剧意识,是在积极和消极之间取一个中道,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就是最恰当的说明。中国先秦时期的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背后其实都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意识,时至今日,这种精神反而成了现代中国人的一种缺失。
相信道德的力量
《教育家》:您曾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底线价值。风险社会的到来使得当今人类持守共在的底线价值变得极端重要和十分紧迫。从公民素养的角度,您认为我们的社会该如何构筑起更为坚实的道德底座?
沈湘平:首先,学校要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起对自己负责与对他人负责相统一的意识。吉登斯的“生活政治理论”指出,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意向性与外延性之间的高度交互与敏感依赖。这“两极”之间不断增长、交互关联:一极是全球化的诸多影响,另一极是个人素质的改变。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影响每个人。每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实现不再只是自我的事情,而是关乎整个世界、关乎人类存在的大问题。
其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形”到“神”,传承美德精髓,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得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形”与“技”的层面,是难以持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把握住其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做到“形神兼备”,才能更好地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优秀品格。
最后,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群体的自律“公约”作用。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要外放音乐、学生在上课时不得使用手机、跳广场舞不能扰民等。“小公约,大能量”,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公约作用,推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增强居民对社区共治共管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教育家》: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却正遭遇严峻的挑战,比如出现非道德化、去道德化倾向,甚至一些人丧失了基本的底线。怎样将这种负面社会事件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降到最低?
沈湘平:坚决防止恶意炒作,特别是对于网络舆论中“加害者有原因”“受害者有罪”等偏颇观点,要冷静看待,既不麻木也不恐慌、放大。
对青少年要加强“世界并不完美”的预防教育。成长无“温室”,我们要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有“天使”也有“恶魔”,生活中有美好也有令人生厌的事物。走出校园,学生就是社会人,必须适应社会人的角色,别让“温室教育”耽误了他们。
教育孩子相信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力量。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的黄金期,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道德信仰是青少年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依存和精神支柱,可以赋予青少年无限的人生价值和美好的生活意义,引领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