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期所作贡献研究

2024-07-02范远芳

红岩春秋 2024年6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范远芳

摘要:武汉是中国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革命城市之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武汉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各界积极参与爱国革命运动,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武汉民众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不仅为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革命事业的初步发展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反帝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学界也不乏对革命城市武汉的关注,但现存的与武汉革命历史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武汉早期进步知识分子的活动,如董必武、陈潭秋等的历史贡献,武汉早期共产主义地方组织的作用与影响,缺乏对武汉各界及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所作贡献的研究。本文聚焦武汉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期的作用与影响,回溯武汉市民尤其是早期进步知识分子由自发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化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所作贡献,总结武汉党组织的历史工作经验。

一、武汉各界群众积极声援反帝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武汉各界群众尤其是进步知识分子,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支持下,自发组织爱国运动,声援五四运动、福州人民的爱国斗争等。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运动影响了武汉,武汉各界掀起声援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热潮。武汉的爱国进步知识分子高度关注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积极组织学生、工商界开展运动。武汉学生也参与到声援活动中,武汉学联创办相关刊物,以白话文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推动群众性反帝运动的发展。同时,武汉作为商业城市,还开展了商界罢市、工界罢工、抵制日货等反帝爱国运动。武汉各界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情况见表1。

同一时期,五四爱国运动热潮席卷福建,福州学生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得到工商界的广泛支持。日本政府企图以福州为切入点,制造一系列事端,阻止这场爱国运动。1919年11月16日,日本驻福州领事馆警察署署长指挥几十名暴徒在福州台江一带袭击学生和市民,制造了“福州惨案”。得知这一消息后,武汉学生联合会召开各校代表会议,抗议日本人制造“福州惨案”,声援福州人民的爱国斗争[1]3。

武汉地区开展的声援运动是以当地爱国学生为主体的群众联合斗争,表现出坚决不妥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争态度,显示了武汉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进步意识。武汉工人阶级对运动的关注及参与壮大了斗争力量,其展现出除改善经济生活之外的政治诉求,彰显了初步的革命意识,使武汉青年学生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从而深入调查、研究并组织工人群体,为武汉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作了动员准备。

二、初步传播马克思主义

武汉早期有两类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类是基本接受新式教育,经历五四运动后世界观实现根本性转变的学生型知识分子,如恽代英、陈潭秋、林育南等。另一类从近代知识分子转变而来,经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政府担任过公职,如董必武、包惠僧、刘伯垂、张国恩等。他们在看清资产阶级道路前途无望后,探寻中国的新出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了解俄国革命,逐步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这些进步知识分子通过创办学校、报刊,建立进步团体,翻译马克思主义书籍和撰写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等方式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创建武汉早期共产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创办学校,革新武汉教育,启发学生的革命意识,引导学生接触进步书刊,激发学生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热情。武汉同盟会早期成员董必武,在李汉俊的介绍引导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思想上逐步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董必武等人利用湖北教育会旧房屋创办了武汉中学。他们革新旧式学堂,采取一整套新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安排男女同班,以白话文授课,教授学生革命思想。“当董必武和陈潭秋在武汉开始筹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后,他们更加‘有意识地学习俄国革命,以武汉中学为据点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1]12 武汉中学自建立以来就以宣传革命、教育青年为己任,逐渐发展成为武汉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场所。其创办者董必武也多次受邀到湖北各大学校讲课,以讲堂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创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宣扬新思潮,解放武汉市民思想,促进湖北人民意识觉醒。报刊是进行思想宣传、发表政治主张、开展时事论战等的主要场所,进步刊物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在武汉缺乏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刊物的情况下,武汉进步知识分子关注社会问题,政治热情不断高涨,创办了大量进步刊物,如1919年林育南创办《向上》,1920年中华大学和武昌高师学生创办《互助》《我们的》等刊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其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是恽代英主编的《武汉星期评论》。该刊属于启蒙性刊物,后由陈潭秋、黄负生、刘子通等负责主要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发行,“致力于宣传辩证唯物观点,讲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呼吁改造社会、改革教育、妇女解放等”[2]411,成为武汉早期党组织的机关刊物。

第三,建立进步团体,宣传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健学会、利群书社、武昌人社、共存社等进步团体相继在武汉创立,为武汉青年提供了学习、联络、交流思想的场地,后成为讲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其中,利群书社具有较大影响力。利群书社是由恽代英等人发起组织的武汉地区第一个进步互助社,成立于1917年10月8日,是“武汉各个进步团体的结晶体……不但是传播新文化的场所,而且是实验‘共同生活的基地”[1]4。书社推动了新文化在武汉的传播,促进了武汉青年的思想觉醒,为武汉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孕育了恽代英、林育南等党员干部,为武汉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除此之外,利群书社还与其他进步团体建立了密切联系,畅通了获取上海、长沙等地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译著的渠道。

第四,翻译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和撰写抨击社会问题的文章,利用进步出版物刊载有关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传入武汉,解放武汉市民思想,激发群众革命热情。如恽代英译的《英哲尔士论家庭起源》《阶级斗争》,田诚著述的《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汉口新闻报》刊载的《俄共产党之宣言》等。一方面,这些译著解决了语言问题,让武汉市民得以直接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进步知识分子在进行翻译时,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成立武汉早期共产党组织

1920年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李汉俊致函董必武,约请他与张国恩在武汉开展建党活动。此时,刘伯垂途经上海,经陈独秀介绍发展成为党员,被派回武汉参与建党工作。这年秋末,刘伯垂主持,董必武、包惠僧、陈潭秋、张国恩、郑凯卿、赵子健等参与,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会议召开。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地区各项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所发展。

第一,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加强自身建设。首先,注重成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党员觉悟。“支部成立后,决定每周开会学习一次,每次会议都作读书报告或国内外时事报告。”[3]此外,还通过成立专门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邀请共产主义者讲解马克思理论等方式加强理论建设。其次,积极发展党员,扩充党员队伍。1921年上半年开始,先后发展了黄负生、刘子通、赵子俊、恽代英、林育南等人加入党组织。同时,在发展党员时严格要求,如“临时中央写信让作为武汉早期共产党组织负责人的包惠僧发展恽代英及其领导的利群书店的分子,通过访问和直接接触后,认为此刻他们热衷搞新村运动……又怕革命,没有出息就放弃了”[2]409。直至1922年春,才吸收了利群书社的林育南加入党组织。再者,建立党团后备组织,成立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进步分子李书渠等开会决定建立青年团组织。1920年11月7日,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包惠僧兼任书记。1921年5月,该组织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临时解散后随即解散[4]。虽然只存续了半年时间,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却十分注重青年工作。一方面,积极在武汉各大中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吸纳思想进步的青年学生加入团组织,举行会议邀请党员刘伯垂、董必武、陈潭秋等分别作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改造社会等专题发言,以提高青年团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与上海、北京、天津、长沙、广州等地的青年团组织互通情况,交流经验。这些活动成为武汉党组织领导青年工作的新起点,扩大了党组织在武汉青年中的影响。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武汉地区的传播进入新阶段。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武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出版物公开出版发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还组织成立专门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将这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作为公开活动的团体。

第三,注重提高工人觉悟,初步尝试领导开展工人运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前,对工人阶级的调查研究大多停留在关注工人阶级现状。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要求成员有组织地深入调查研究,不再停留于仅揭露工人的生存现状,而是更加关注劳工教育问题,帮助工人组建工会等组织,致力于提高工人觉悟。包惠僧在《我对武汉劳动界的调查与感想》中提出通过劳工教育等方式来提高工人觉悟;董必武曾到工厂办夜校、办识字班提高工人的文化和思想觉悟;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人力车夫成立工会,并领导其进行反压迫斗争。作为武汉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开端,这些事件为后期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好了群众准备。

结语

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前,武汉各界以进步知识分子为主导,自发在声援五四爱国运动、宣传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等方面作出努力,解放了武汉市民的思想,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为建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并为党组织培养了骨干力量,推动了武汉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初步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将武汉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由群众自发转变为党小组统一领导,将对工人阶级的关注从经济状况调查转变为政治觉悟和革命意识的启发,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打下了思想和群众基础。

武汉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期所作的贡献,源于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为革命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早期进步知识分子的努力与武汉各界人士爱国热情的投入为革命活动注入了不竭动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武汉必须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才力量,注重培养人才队伍,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延续革命光荣传统。

注释:

[ 1 ]  中共武汉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武汉党史大事记(1919

-1987)[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 2 ]  黄修荣.横空出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M].黑龙江:黑

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 3 ]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图史[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146.

[ 4 ]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M].北京:中共

党史出版社,2000:523.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例》(CSZ23086)

编辑/董婉妮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