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特批编写高校教材
2024-07-01
编教会战
1954年5月,在商务印书馆公私合营基础上,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以翻译苏联教材为主。1960年,因经济困难,高等教育出版社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该社的大学教材编辑部。那时只有中小学课本能按时足量供应,高校教材归在一般图书范围,是没有保证的。1961年2月,中央书记处开会,下达的任务简单明确:“从无到有,课前到手,人手一册,印刷清楚。”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向中央立了军令状,保证1961年秋季开学完成任务。随后,各部迅速调人,出版理工类通用教材200余种。
196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建。但很快,受“文革”影响,出版社工作名存实亡。1969年起,人教社、高教社职工下放五七干校。1972年,两社再次合并,成立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77年,主管科技和教育的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次载入历史的座谈会不久,中央即决定于当年恢复高考。时间非常紧迫,而百废待兴,教材奇缺。
急事特办,邓小平给人教社特批了240个进京指标。教育部急调人教社和高教社流散在外地的编辑骨干回京,并从各地借调人员充实编辑队伍。很快,240名人员陆续就位,开始了教材“大会战”。不久后,由老一代物理学家顾建中编写的《力学教程》《热学》《原子物理学》相继面世,其中《力学教程》一直是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必读教材。
后来担任高教社总编辑的杨陵康也于1977年8月进入人教社,分到大学教材编辑室。邓小平提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因此杨陵康花了近两个月,系统阅读了一些外国教材。他发现,因电子计算机等带来的冲击,20世纪60年代电路理论在体系、内容、方法上都有了重大突破,美国最早在教材中对电路理论做了大幅度更新,日、德、英、法、苏联等国的教材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而中国的教材基本仍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无法靠简单重印来解决问题。
1977年11月,教育部委托人教社在安徽合肥召开电工教材编写会议,100多人参加。
根据国务院要求,1978年秋季新生入学就要有新教材可用。最终,人教社及时出版了通用教材314种,缓解了“文革”带来的教材荒芜。
对外引进
1983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恢复重建。邓小平亲自题写了社名。祖振铨担任重建后的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那时学外语热在全国兴起,祖振铨带领高教社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对外合作,出版外语教材。1985年,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代表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与高教社签订了编写出版《现代英语》的协议,这套教材出版后,被许多高校采用,1987 年,高教社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海外部签订合同,出版了速成教材《商务日语》。1988年,高教社与美国威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联合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编辑出版教材等。
那时国内出版界基本上还停留在铅字排版阶段。1986年,祖振铨带队去国外考察,发现国外一些出版社已开始应用计算机排版,产生了引进的想法。计算机排版需要引进主机和终端机。高教社考察决定,主机从英国引进蒙纳机,终端机从日本引进NEC机。为将这两个系统汉化,祖振铨带队与北京的两家新兴计算机信息技术公司四通公司和北大方正商谈合作。
起初,用新软件排化学分子式等符号时常出现位置偏移,其效率还比不上传统的铅字排版,因而出版社一些人反对将资源投入陌生的激光照排。面对各种争议,祖振铨等还是坚持把激光照排作为发展方向。高教社因此成为国内引进与采用激光照排技术最早、排版软件功能最齐全的出版社之一。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宋春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