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思考

2024-07-01刘军

科学导报 2024年40期
关键词:培育法治法律

刘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高校应担起培育其法治素养的使命。

  一、时代诉求: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要“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把高校青年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培育其法治素养是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然之举。

其一,加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建设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于什么是法治国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外乎两个条件,一是国家必须制定良法,二是良法得到公民的普遍遵守。可见,增强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培育全体公民的法治素养,是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环节。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只有高质量开展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才能推进法治校园、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

其二,加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法治素养培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具备社会正义观,能够丰富他们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治实践能力,在维护大学生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促进其成长成才,因而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现状调研: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未来国之昌盛的主力军,其法治素养培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课题组选取贵州5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法律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法治思维有待提升。经调研发现,通过高校思政课尤其是法治课教育,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已有一定程度地掌握,但法治知识的储备和学习的深度仍有待提升。多数大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较好,但对于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此外,大学生在法治思维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遇到法律方面问题时,多数人选择通过网络搜索来了解,而仅有少部分人选择咨询专业人员。

二是法治信仰有待加强,法治行为有待深化。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法治素养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不断形成和巩固,但仍有部分人对法律的信心不足。调研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法律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但仍有少部分人缺乏相应的认知,法律信仰有待形成和巩固。同时,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群体,尚未步入社会,接触的法治实践机会十分有限,从而制约了大学生法治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实践对策: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有效路径

思政课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渠道,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干课程。因此,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与主阵地的联动作用,促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实效。

一是改进法治课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实效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掌握新媒体教学手段,并善于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节目,截取相关视频用于教学,通过书本知识与实际案例的对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内化。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采用案例研讨、模拟法庭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设置议题,如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治还是德治,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进行思想碰撞,加深对法治和德治的理解,从而提高法治素养。

二是强化法治实践教育。法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让学生学法懂法,更要让学生尊法、守法、用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因而法治素养的培育需要做好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对接,增强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促进知行合一。因此,高校应重视拓宽法治实践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法治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是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方面,要着力引导网络舆论,加强网络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法治网络空间,保障网络成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渠道讲授法治知识、促进法治实践。

总之,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关系着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使命的落实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高校要找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效措施,形成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合力,实现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助推法治国家建设。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培育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