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3岁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干预研究

2024-07-01周秋红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行为干预

周秋红

摘 要:在0-3岁听障婴幼儿康复训练中,老师和家长对婴幼儿的行为问题时常感到困惑。本文针对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行为问题的确认、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干预四个方面,从案例的角度进行讨论并给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5-0030-04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3岁以下婴幼儿(以下简称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听障婴幼儿是指有听力残疾的婴幼儿。听力残疾是指因听觉系统某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减退,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听觉障碍、聋、重听、听力损失。我国目前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人,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听障婴幼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逐渐深入,康复机构、学校相继开设0-3岁听障婴幼儿亲子课程,在实践中老师和家长对婴幼儿的行为问题时常感到困惑,行为问题会降低听障婴幼儿康复效率。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婴幼儿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多局限于对现状调查的简单介绍和描述性分析[1]。2岁以前的研究较少,对听障婴幼儿的研究更少,因为0-2岁婴幼儿的问题行为外显较少,不易被察觉。听障婴幼儿家长关注的重点在孩子听觉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上,虽然家长或主要照护者有时会感到困惑与苦恼,但常会忽视。2岁以后婴幼儿问题行为较为明显时家长才会担忧与焦虑,但是,当有些问题行为已经固化时便不利于听障婴幼儿全面康复。

二、行为问题的确认

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是指0-3岁听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阻碍个体健康发展、不能正常适应社会、或对外界环境不利的行为。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具有阶段性、复杂性、多样化、差异性等特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是幼儿经常表现出来的,既影响他人又影响自身发展的偏离社会正常要求或个人正常发展的行为和情绪异常问题[2]。行为问题具有反复性,如果听障婴幼儿的某一个问题行为是偶发的就不算行为问题。

0-3岁听障婴幼儿常出现的行为问题主要有情绪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吃手、爱发脾气、口吃、自慰、爱捣乱、爱哭等;社会适应性方面的问题,如攻击性行为、胆小、不说话、不分享、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问题等;生活习惯方面,如饮食问题、如厕问题、睡眠问题等。听障康复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听障婴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一般发展规律来评价听障婴幼儿的行为是正常行为还是异常行为,若为异常则要评估是何种行为问题。

在行为问题确认过程中,听障康复教师要注意行为问题发生在哪些场合下,发生的频率、强度及持续的时间,以区分是正常行为还是问题行为。例如,1名3岁的听障婴幼儿发脾气似乎是正常现象,但是,当每天多次发脾气,且持续时间在30~60分钟,并伴随对家人或对其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时,则要引起重视。在不同照护人或多个场合下的高频率、高强度的不良行为有可能是情绪障碍,需转诊专科医护人员。如果有些行为问题是由于发育迟缓引起的,如孤独症等,则要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要引导家长带孩子就医,或向当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特殊需要学生家长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三、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干预

在行为问题确认之后,听障康复教师应分析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要考虑听障婴幼儿年龄、发育、水平、气质或个性,了解容易发生行为问题的特定场合。诱发行为问题的因素称之为前因,包括听障婴幼儿模仿他人相似的行为,发生行为问题的时间或场合。前因发生在行为问题之先,所以理解和找到前因,尽可能调整前因对行为问题的预防至关重要。例如,当听障婴幼儿疲倦、饥饿、不适、环境单一或过度喧闹时易发生行为问题。或看护人对听障婴幼儿特殊的要求,如当其正在看电视时要求其上床睡觉等。在干预之前,听障康复教师要做好家长咨商,学校是依托于家庭的参与和支持来取得成功的[3]。了解家长对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的理解状况、对行为问题的应答以及试图改变行为问题已经采取的措施非常重要。家长咨商是康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会谈形式,旨在协助家长增进对听障婴幼儿问题的了解,并制定和实施干预方案,让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变得更有效能。它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方法,通常包括五个步骤:问题界定访谈、收集基线数据、问题分析访谈、实施行为干预和问题评估访谈。当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反复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对该行为的频繁应答,使行为问题得到了强化。父母对听障婴幼儿行为问题的看法受其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家庭作为婴幼儿个性化发展的社会化动因,是婴幼儿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4],听障康复教师在做家长咨商时要考虑这些影响。

【案例】爱吃手的玲玲

案例描述:20个月的玲玲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因为听力损失,18个月时右耳植入人工耳蜗,19个月时开始接受健康训练。玲玲不会说话,但是常常会把手指放在嘴巴里吮吸、啃咬,有时一边含着小手指,一边发出嗯嗯的声音,玲玲小手的指甲有的都已经被她咬坏了。

行为问题:这名听障婴幼儿经常吮吸手或者咬手指甲。

行为观察:听障康复教师要用一些时间来观察这名婴幼儿的行为。

观察幼儿:听障婴幼儿在什么时间吃手?是一天中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吗?还是在某几个特定的时间段?记录下听障婴幼儿一天中吃手的时间点及时长。观察听障婴幼儿在吃手之前干什么,是什么也没有做还是刚刚吃完东西后?或是玩过玩具后?是在和别人玩游戏的过程中还是在玩过游戏之后?听障婴幼儿吃手的时候旁边有人吗?她看起来情绪怎么样?是不是累了困了?是不是想要吃东西?还是想要玩玩具?有没有紧张或者担心什么?听障婴幼儿在吃手的时候会有其他动作吗?听障婴幼儿在什么情形下会停止吃手的行为?停止的时长是多少?听障婴幼儿是否在吃手的时候每次都会咬手指甲?什么情形下咬手指甲?一般最喜欢吮吸哪只手指或者咬哪根手指的指甲?

咨询家长:与家长交流,看他们是否都对此行为感觉到困扰与担忧,了解他们是否努力尝试帮助听障婴幼儿改掉吃手的行为,用过哪些方法,听障婴幼儿有何种反应。了解听障婴幼儿最早吃手的行为是什么时候,啃咬手指甲的行为何时开始的?在人工耳蜗植入前与植入后听障婴幼儿吃手的行为有没有变化?在人工耳蜗开机后有没有变化?在学校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时的表现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否有差异?在家进行聆听训练的时候有没有吃手的行为?专注聆听的时候会不会吃手或咬指甲?告诉家长听障婴幼儿行为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改变这种行为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听障康复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记录听障婴幼儿的点滴改变,或许开始收效甚微,但只要坚持合作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行为分析:听障婴幼儿和健全婴幼儿一样,出生几天后手—嘴动作就很常见,吮吸行为是婴儿最早建立的反射之一,可分为吮奶行为等营养性吮吸(nutritivesucking,NS)和吮指吮物等营养性吮吸(non-nutritiveSucking,NNS)。NNS有助于提高听障婴幼儿口腔满足感、安抚听障婴幼儿情绪、促进听障婴幼儿睡眠和减少听障婴幼儿萌牙时的不适感等。

MachadoSC(2018)等研究指出,NNS的发生率随听障婴幼儿年龄的增大逐渐降低,在婴儿出生后5个月内的发生率约为82%;在2~5岁幼儿中的发生率约为73%。6个月前吃手是为了满足吮吸的需要,吮吸反射是一种先天性的无条件反射,3~6个月逐步消失,之后吃手行为是一种自我安慰的需要,是一种婴幼儿用来缓解紧张和孤独等负面情绪的方式,家长不用担心,婴幼儿不是在“自残”,这也是一种获得安全感的方式,是一种身体反应机制。家长要明白大多数的吃手行为都是无意识的、自发的,是听障婴幼儿消退压力的方式。

家长通常会担心吃手的行为,一方面是因为不卫生,担心细菌感染引发疾病;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行为会影响到牙齿的发育,严重的会引起口部歪斜变形、手指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受到他人或其他小朋友的嘲笑,从而影响听障婴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其成长。

问题分析:如果听障婴幼儿经常性地吃手,听障康复教师会较容易观察到,下面探讨一些有可能引起听障婴幼儿吃手的原因。观察思考听障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家长是否过多地要求听障婴幼儿按照指令行为,家长与听障婴幼儿相处是否是愉悦的。家长在与听障婴幼儿互动时的态度如何,是暴躁的还是平和的?是微笑的还是严肃的?家长的态度与行为如果让听障婴幼儿感受到压力,也许会导致听障婴幼儿用吃手来缓解。观察听障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是否习惯双手配合玩玩具,当听障婴幼儿双手都忙于活动的时候一般不会吃手,如果给他提供的游戏或者玩具只要一只手就可以操作时有时也会增加吃手的概率。观察听障婴幼儿是否有丰富的活动可以做,如果给听障婴幼儿所安排的内容都是听障婴幼儿喜欢的内容,不会让听障婴幼儿感受到无聊,并能从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与愉悦,应该就不会去吃手了。

行为干预:听障康复教师与家长合作可以消退这种行为,但要期望听障婴幼儿短期彻底停止这种行为是较困难的,可以通过行为干预逐渐帮助听障婴幼儿减少吃手的次数来慢慢实现。

1. 做好家长的心理建设。案例中玲玲家长因为孩子听力有障碍长期焦虑,一直无法接受孩子听障的事实。玲玲在15个月时开始吃手,植入人工耳蜗后家长发现玲玲还是不会说话,没有做好人工耳蜗术后也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心理准备,和玲玲相处时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对玲玲大声喊叫,戴上耳蜗后,玲玲吃手和咬指甲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正确认识吃手行为问题的积极意义,坦然地接受听障婴幼儿的行为问题,可以使听障婴幼儿内心不安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康复教师要和家长一起寻找并消除造成听障婴幼儿内心不安和紧张的原因,要用听障婴幼儿理解的方式表达对他的爱。要丰富听障婴幼儿的生活,多陪伴听障婴幼儿,多和听障婴幼儿一起做听觉游戏,增加户外亲子游玩,给听障婴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充满爱的环境。要注意是否满足听障婴幼儿依恋的需要,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吮吸、喊叫、身体跟随等行为[5],家长和主要照护者要以积极的情绪与听障婴幼儿相处,尤其要注意表情不要过于严肃或者不耐烦,要投入到与听障婴幼儿的游戏互动中,让听障婴幼儿感受到爱与被关怀。

2.寻找替代物。目前社会认可度较高的NNS行为是使用安抚奶嘴。安抚奶嘴常被用于安抚哭闹的婴幼儿、帮助婴幼儿入睡、满足婴幼儿的吮吸需要、防止婴幼儿吮吸手指或异物等,同样也适用于听障婴幼儿。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母乳喂养,但长期母乳喂养(超过12个月)及夜间喂养存在致龋风险,故建议婴儿在入睡前使用安抚奶嘴以安抚婴儿情绪并降低致龋风险。适度使用安抚奶嘴有助于安抚听障婴幼儿情绪、预防婴儿猝死综合症(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SIDS)、减轻听障婴幼儿疼痛等,一些家长认为安抚奶嘴不健康、不卫生,会阻碍听障婴幼儿的发展,但只要选择安全生产的有品质保证的安抚奶嘴就不会有问题[6]。

3.实施矫正。准备一张记录表,记录听障婴幼儿吃手的次数与时间,找到常出现的时间点,与听障婴幼儿约定如果他不吃手就可以得到他想吃的美食或者想玩的玩具。在听觉训练中,可以让听障婴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游戏活动中包括多元刺激,多感官活动,每项活动的时间根据听障婴幼儿的兴趣点调整,如果听障婴幼儿觉得不感兴趣,要么改变内容,要么改变方式。当听障婴幼儿不再吃手时要经常进行强化,在一天中的任意时间,要让听障婴幼儿感受到你注意到了他的改变,并对他进行表扬与鼓励。继续做好观察记录,持续一段时间。在争取了家长的协助后,康复教师对玲玲实施矫正,经过3个月的训练,玲玲吃手的次数从原先的平均每天17次降为每天1-2次。

四、结语

听障婴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有一定的阶段特征,各自的发展速度与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可能不同,行为问题的消退也因孩子及家长配合度不同而有差异,要支持每一位听障婴幼儿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成长。听障康复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听障婴幼儿成长发育的整体性,同时也要尊重听障婴幼儿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每位听障婴幼儿都有不同的成长规律,听障康复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熟练掌握每一个阶段的规律,结合健全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听障婴幼儿特点,判断听障婴幼儿的行为是否正常,指导家长不必对听障婴幼儿出现的一些正常行为感到忧虑.同时和家长一起对听障婴幼儿出现的一些偏常行为做出评估并给予指导建议,共同制定方案,帮助听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陈娟)

参考文献

[1]杨志娟.听障婴幼儿问题行为类型差异的观察研究[J].早期教育,2021(24):53-56.

[2]莫源秋.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6-9.

[3]哈拉汉等著,肖非等译.特殊教育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9.

[4]张明红.0-3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4.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44.

[6]帕吾孜亚·阿布力孜等.安抚奶嘴研究进展及合理使用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2021(1):181-18..4

猜你喜欢

行为干预
智障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之我见
浅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中医认知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被保险人行为干预
超越教化 心灵耕耘
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对老年心血管病人开展定期健康体检及行为干预工作的效果
健脾开胃颗粒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观察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