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美育理念下幼儿园手工活动的组织策略

2024-07-01孟周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手工美育绘本

孟周

导读:自然美育是一种以自然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通过引导幼儿欣赏祖国大好河山而开展的美育活动。自然美育理念正是基于这类活动应运而生的美学教育观念。基于此,幼儿园手工活动将更具专业性、审美性、情感性和科学性,结合绘本这种艺术素材能将课程的实效性提升至更高的层次。本文对相关组织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自然美育理念探讨

(一)自然美育理念定义

自然美育理念是一种新兴的美育概念,指的是基于自然欣赏和艺术素材互动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美育指导,包括但不限于欣赏自然景物、与自然互动、和景物进行内在交流(肢体触摸、听觉和视觉感知、心灵想象与启迪)、与艺术材料互动(创意写生、手工实践、艺术创作)等。

(二)自然美育理念目标

自然美育理念是一种科学的、全方位的幼儿美育理念。它有着明确的、清晰的目标,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人格结构目标,知识结构目标、身体结构目标和审美结构目标。

在人格结构方面,欣赏自然、感受自然、创造和自然的“结晶”(艺术产品、手工艺品、剪贴画、绘本、泥塑、雕塑等)等活动可以帮助幼儿陶冶情操,磨练心性,追求人格的和谐统一、完满真实。在基于自然体系开展美工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启动“泛灵心理”(将没有生命的物体看作有生命的一种儿童心理动态),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将自然艺术和人格精神紧密相连,提升艺术审美志趣和人格魅力,陶渊明赏菊、周敦颐爱莲、郑板桥咏竹都是人格结构目标的榜样。

在知识结构方面,在自然和仿自然艺术作品的熏陶下,幼儿可以直观感受大自然不同形式、不同结构、不同风格的美感和艺术作品的巧夺天工,拓宽审美视野,丰富知识经验,培养人文素养,掌握美术、地理、历史、文学等知识。文化积累和知识结构趋于完善之后,幼儿的审美能力自然能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他们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自然能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更精湛的美术技巧,如具有各种机关的洞洞书、真实临摹匡庐瀑布奇观的水墨画、展现峨眉风采的中国风绘本、凸显青城山巍峨地貌的沙画等。

在身体结构方面,大自然和艺术作品的美能给予幼儿愉悦的身心体验。他们在互动交流、艺术创作、自然感悟的过程中可以修身养性,得到形体锻炼和精神启迪,潜移默化地提升肢体灵活度和心理丰富度,优化形体和气质。

在审美结构方面,自然和艺术是美的浓缩。幼儿对美的概念来源于最真切的自然素材和艺术素材,在亲身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他们会对各种景物、艺术素材的造型、颜色、声响、节奏、动态等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从本质上提升审美内涵和艺术洞察力。

二、自然美育理念指导活动宗旨分析和形式探讨

(一)宗旨分析

在自然美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美育活动宗旨便是实现人格结构目标、知识结构目标、身体结构目标和审美结构目标,让幼儿在艺术能力方面没有明显短板,在智育、德育、美育三个启蒙教育基本方面实现同步提升。

(二)形式探讨

基于幼儿心理特征和成长发展规律,在幼儿园中,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便是游戏。为了最大程度契合自然美育宗旨,手工活动成为最适宜的教育形式。手工活动,指的是和动手实践相关的一切美术活动,包括自然互动、自然写生、艺术绘画、涂鸦创作、生活用品制作、废物利用、绘本制作。这种教育形式的材料一般来源于大自然,如不织布、纸张、衣物、沙子、鲜花、草木、标本等,能唤醒幼儿对自然的原始感情,激发幼儿艺术灵感和创作欲望,促使幼儿以一种本真、纯粹的方式回应对自然的情愫。其中,绘本教学是一种极其有力的辅助方式。碍于地理环境和教学资源的限制,有时自然资源不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绘本可以将一切自然元素以临摹化、艺术化、趣味化、浓缩化的形式加以呈现,并赋予幼儿诸多艺术灵感,并且和自然美育目标高度契合。所以,教师可以在自然和绘本的辅助下开展手工活动,这是践行自然美育理念最可行、有效、科学的形式。

三、自然美育理念下幼儿园手工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人格结构:和自然亲密互动

第一,收集自然材料。师可以鼓励幼儿收集自然材料,如树叶、花草、废旧纸箱、衣服等。收集的过程,也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过程。例如,在秋天,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社区中、家庭附近收集不同尺寸、颜色、质地、风格的树叶。教师可以事先引入绘本《100只蚂蚁,100片树叶》,带领幼儿认识尽可能多的树叶类型,如梧桐叶、枫叶、榆树叶、银杏叶、松树叶等,鼓励其在生活场域内发现和观察同种类型的树叶,比较绘本创作的树叶和大自然中真实存在的树叶之间的异同。在亲力亲为的收集和对比过程中,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将树叶当作伙伴,激发泛灵心理,陶冶道德素养,锻造美好人格。教师可以引导其讲述和不同的树叶之间的独特故事,让其在一段段心灵旅程中实现人格提升。

第二,创作拟人绘本。高的人格教育形态,便是拟人绘本创作。在践行了一段美育活动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将环境看作自己的某种伙伴,可以是挚友、老师,也可以是亲人、社区中认识的要好的人,甚至是任何一种亲密关系。在拟人基础上,幼儿的绘本创作将被赋予更多专属于自身的人格魅力。例如,幼儿在沙地活动后创作绘本《小沙同学你好吗》,展现出和柔软沙子的互动过程(制作碉堡、揉搓沙粒、制作沙子标本、为沙子赋予全新造型),将沙子赋予各种性格与质地(温柔、娴静、躁动、活泼、轻巧、沉重)体现了独具匠心的童真童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以一种虚构的方式间接地表达着对自然的真切情感。唯有这种隐性的、艺术化的形式才能激发幼儿内心深处对自然、对艺术、对自我、对美好的一切憧憬和向往,构建他们的生活人格和艺术人格。

(二)知识结构:与自然互相学习

第一,美育思考活动。美育思考活动,是手工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形式,一般将思考探讨和特定的美育课程巧妙结合,幼儿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也是思考艺术知识的过程。常见的有临摹活动,通过绘本《小蝌蚪找妈妈》进行自然景物(荷花、雨水、露珠、河流)和动物(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临摹,互动交流景物的构造特征、颜色质地、线条特点、构图方式等,对自然的绘制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归纳,积累自然常识,懂得艺术创作必须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切观察,不能一味胡乱捏造和想象。手工制作活动也是一种对思考能力要求较高的美育活动,通过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幼儿可以比照约瑟爷爷的废物利用方式,对生活中的纤维衣物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平衡做出思考,在一次次实践和交流中懂得怎样让一件生活用品既具有自然主义的美观性,又具备实用主义的生活性。经过长期刻苦训练,幼儿可以建立对自然景物和艺术表达技巧的辨别能力,与自然互相学习,构建艺术知识体系。

第二,艺术评点课程。动评价是手工活动中极易被忽略的环节。实质上,评价和创作是幼儿美育的两极,缺一不可。幼儿不仅是美育的接受者,更是践行者、创作者和评价者。通过健全的艺术评点课程,他们可以懂得客观、立体、全面地评点自然和艺术品,知晓自身创作的作品处于怎样的艺术位置,从而取长补短,摆正学习位置,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结合《奇妙花园》《艺术真好玩》《五彩缤纷的世界》《落叶跳舞》等经典美育绘本,让幼儿专门从色彩、构思、技巧、线条、情感、与自然的契合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比照。通过个人评价、师生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幼儿可以愈加明白自身在自然中、在整体艺术人群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审视自然和认识自我。

(三)身体结构:体验和拥抱自然

第一,开展身体实践。教师要让幼儿深刻认识到,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有自然实践都是人和自然互动的最好证明。手工活动的材料和客体除了自然、艺术素材,还可以是幼儿本身。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深入自然基地,如瀑布、花园、山野、沙地、种植园、社区公园、树林、动物园等,感受最真切的自然气息。此时,幼儿作为欣赏者出现,他们的身体和自然亲密融合,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知觉被打开,通过一呼一吸、欢呼雀跃、侧耳倾听、旋转飞驰、隔空拥抱等各种肢体语言进行着互动。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强化幼儿的身体记忆,让其在手工活动中调动相关情绪影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轴创作各类作品,展现人和自然在身体上的美好交流与互动。这种在无拘无束的自然美育启迪下,幼儿创作出《我和瀑布捉迷藏》《花园的眼睛》《山野的风和跳舞的我》《沙地稻草人》《我也来种花》《社区精灵》《树林里的寻宝游戏》《百兽之王》等艺术作品,有的是绘本,有的是拼贴画,有的是剪纸,有的是黏土画,有的是沙画,有的是素描。无论哪种形式,都体现了幼儿绝妙的身体形式,展现出更进一步的艺术认知。他们已经开始懂得运用身体体验和拥抱自然,锻炼形体。

第二,重视心理体验。理体验是美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幼儿交换手工作品,互相感受彼此和自然的交集,以一种联想的方式参与对方的心灵体验,增添了和自然交流的经验。例如,在以绘本《花婆婆》为依托的鲁冰花种植活动后,幼儿绘制出心目中花婆婆的形象,重新创作了这个故事,增加了山峦、水塔、海洋、夕阳等景物。在多方位交融互动中,幼儿仿佛看见了同伴和自然交流的过程,在令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旅程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激发,心灵得到了陶冶,实现了从心理出发滋养生理的美育效果。又如,在以绘本《光》为依托的面具制作活动后,幼儿绘制了心目中的小猪、恐龙、小鸟、狮子面具,为其赋予了不同的人格和情绪,如愤怒、开心、矛盾、坚强等。在美术鉴赏和交流中,他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在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反馈,由此丰富了心理体验,拓宽了艺术心理广度和深度。

(四)审美结构:对自然辩证认识

第一,艺术探讨沟通。手工活动不仅是个人的艺术秀,更是集体的艺术经验、对自然和艺术看法的集合。在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后,教师需要鼓励其互相展示作品,探讨和分享艺术经验,才能让他们取长补短,形成尽可能全面的艺术审美,辩证认识自然之美和艺术规律。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临摹活动中,幼儿的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有的幼儿致力于对作品进行最大程度还原,在线条和色彩的处理上比较生硬死板,但还原度和精准性都非常高。有的幼儿注重自我情感的表露,将绘本中的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形象和身份进行了调换,展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即“爱没有大小”。有的幼儿认为,作品对兔子的比例、自然景物的刻画有想象的成分,和真实的兔子、大自然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于是运用水墨的形式还原了心目中的客体形象,体现了对“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认知。可以看出,基于绘本创作,幼儿对自然和艺术创作(表现与虚构)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分歧,并且由于独特的年龄特点(自我中心主义)天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组织艺术探讨之后,他们发现原来同伴的观点和自己有着极大的不同,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他们无论对自己、对同伴还是对自然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对他们审美的综合提升非常有助益,真正优良的幼儿美育正是包罗万象、融合各家之所长的。

第二,手工专业训练。艺术创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创作能力越高的幼儿,普遍对艺术有着更高的热情,对自然有着更独特、更全面、更通透的认识。针对幼儿艺术能力培养,教师并不能闭门造车,一味让他们阅读相关绘本,积累理论知识,或给提供大量训练机会却任由其发挥,不加教导。艺术与自然一样,有着独特的规律。人从认识自然、认识艺术到创造艺术,有一个明显的学习过程,教师不能将这个过程进行省略。基于此,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艺术培训,邀请相关艺术从业人员到幼儿园内教导特定的艺术知识。例如,请陶艺教师开展陶艺培训,请绘本工作者教导创作知识,请素描教师指导艺术写生技巧,请色彩专家进行颜色专项训练,请中国画教师进行东方意蕴创作课程,请服装设计师传授服饰设计和生产知识等。在专业人士的启蒙下,幼儿不仅能激发对自然、对艺术的强烈认识和学习欲望,还能化理论为实践,丰富专业艺术知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懂得艺术创作机理和逻辑,用专业实践反过来滋养理论审美,达成理论和实践的审美双赢局面。

四、结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然美育理念是这一思想的绝佳体现。通过研究幼儿园手工活动的组织策略,幼儿可以最大限度启迪思想,拓宽视野,提升审美,发展能力,全方位实现人格结构目标、知识结构目标、身体结构目标和审美结构目标。

猜你喜欢

手工美育绘本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绘本
绘本
绘本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手工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