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小场地训练高质量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2024-06-30陈启龙
陈启龙
2021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代教育要以“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但大部分中小学校都属于“麻雀”型学校,缺乏足球场地资源。场地不足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小场地开展校园足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利用小场地,合理进行基本体能训练
足球是一项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极高要求的高负荷运动项目,优秀的体力与耐力,保持机体灵活性,以良好状态成为完成比赛的必要条件。基本的体能训练对场地大小要求并不高,合理利用“小场地”即可完成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假设在一块60m×40m的小场地内,以场地中心为圆心,可以安排圆形的行进间内基础体能项目(如敏捷梯练习、跳小篮架练习、标志点间折返跑等),或者小场地的四角可以进行原地性的基础体能练习(如柔韧性练习、平衡性练习、力量性练习等)。同时也可以借助体操垫,进行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仰卧蹬车、仰卧屈膝等训练来发展核心力量,通过深蹲、跪卧撑、俯卧撑等训练来发展下肢力量。在“小场地”条件下,可以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量训练,选择适宜的器材,比如用体操垫完成肌肉、韧带、关节拉伸,用标志桶、绳梯、小跨栏等进行以脚步移动为侧重点的体能训练。有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率通常在180-200bpm之间,“小场地”训练中的足球运动员心率相对低一些,约为170bpm左右。相比常规训练,小场地训练对学生而言,运动负荷强度更高,可有效提升运动员进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能力。
二、强化足球技能训练,适应“小场地”环境
考虑到“小场地”的可用空间有限,为了有效避免技能练习过程中发生碰撞、干扰,建议以多人组合的形式有序地进行技能训练。在带球训练环节,围绕球性练习进行原地拨球、推拉球、踩球等训练;围绕运球和脚内侧踢球设计多个传球+跑动方案。每种方案各有特色与优缺点,具体要根据场地条件、训练人数开展。可适当将一些趣味性控球游戏融入其中,比如“运球找朋友”,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到足与球技能训练中。还可以进行几个增强式技能训练,比如弓步跳、横向跳箱、膝盖跳箱、滑冰跳跃、连续跳跃等,这些训练也不需要大场地,只要坚持训练几回就能感受到这些技能动作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另外,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借助标志桶这一器材进行原地假动作练习,或利用标志桶进行内跨外拨、外跨内拨等原地踩单车练习。
三、研发小场地足球校本课程,展现“小场地”魅力
很多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都存在场地小、教学设备有限的问题,给校园足球发展和相关体育课程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对此,可以尝试开展小场地课堂。这需要体育教师立足于学校真实情况,积极研发有特色的小场地足球校本课程。具体步骤为:明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评价方案。其中教学目标可细分为阶段性目标、技术战术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教学内容可细分为颠控球、运球与运球过人、踢球、接球、头顶球、抢断球、基本战术与规则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给学生展示和足球相关的技能,组织学生在小场地足球课堂中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各种运球技术建立基本的了解,比如踩球、拨球、勾球、左右跨拨球、传切球、射门等。
四、组织多元化足球赛事,最大化小场地教学效果
积极推进校园足球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加多元的感受足球运动项目的魅力,组织足球赛事活动是达成学习知识与技能、促进情意发展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积极跑动、顽强拼抢有利于磨炼学生不惧挫折、克服困难的意志。多元化赛事的组织能让学生树立相互协作的意识,还能更好的感受集体、团队的力量。在保持足球赛事多元性的前提下,一方面需要致力于在校内或校际开展足球赛事,以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投入足球运动的热情,并在此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小场地足球竞赛。与此同时,通过足球友谊赛拉近与周边学校之间的关系,为校园足球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另一方面,联合家长举办小场地校园亲子足球赛,通过运动来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一改家长们对足球运动传统的观念认识,基于足球运动项目认识上的重塑和学习信心的树立,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场地足球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