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趋稳 转型加快
2024-06-30张启姚高山陈建宏
张启 姚高山 陈建宏
机构法人,农信机构为2129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607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村信用社499家。此外,还有1636家村镇银行。2023年,面对经济周期下行、大行下沉竞争、息差收窄及不良率抬升等较为严峻的形势,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坚持支农支小,做好“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
2023年农商银行整体发展态势
2023年,农商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有所下滑,经营业绩呈现区域分化特征。
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贷款业务增速滞后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农村金融机构①总资产约为54.61万亿元,低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为13.1%;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股份制银行,低于国有大行和城商行。截至2023年末,上市农商银行共有13家,其中9家为A股上市银行,1家为(重庆农商银行)A+H上市银行,3家为港股上市银行(广州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及九台农商银行)。从上市农商银行的情况来看,资产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总资产增速低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平均水平。2023年,上市农商银行总资产为72036亿元,较2022年(66466亿元)增长8.38%,低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平均水平0.82个百分点。主要是A股和H股上市农商银行业绩分化所致。其中,A股上市农商银行总资产为49109亿元,同比增长9.41%,高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平均增幅0.21个百分点;H股上市农商银行总资产为22927亿元,同比增长6.23%,低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平均增幅2.97个百分点。
头部效应明显。上市农商银行中,资产规模破万亿元的有3家,分别是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及广州农商银行,总资产为41473亿元,占上市农商银行总资产规模(72036亿元)的58%,2023年总资产增速分别为6.60%、8.65%和6.53%,平均增速为7.26%。(见表1)
贷款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及贷款增速低于上市银行均值。2023年,A股上市农商银行贷款业务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为52.19%,低于上市银行55.80%的均值, 高于城商行,但低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具体来看,有7家超过均值,3家低于均值,其中3家低于均值的为上海农商银行、重庆农商和青农银行。从贷款增速来看,2023年A股上市农商银行贷款总额约为26649亿元,同比增加8.51%,低于A股上市银行贷款增速均值(11.14%)2.63个百分点(见表2)。
企业贷款占比上升, 个人贷款占比下降。从贷款结构来看,上市农商银行企业贷款占比均值为53.63%,低于上市银行均值1.55个百分点,仅高于股份制银行(49.30%),但农商银行企业贷款在贷款业务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见表1),仅有3家同比下降, 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瑞丰银行,增加7.01个百分点。2023年上市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均值为36.87%, 低于上市银行均值2.33个百分点,13家上市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均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为瑞丰银行, 为5.89个百分点,降幅最小的是广州农商银行,降低0.04个百分点。常熟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最高,达到59.38%,该行个人贷款结构中以经营性贷款为主,占该行个人贷款的比重达68%(见表3)。
负债增速有所分化,个人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较高
2023年,农村金融机构总负债为50.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为13.2%,总负债规模位居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之后,总负债增长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低于国有大行和城商行。从上市农商银行的情况来看,负债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总负债增速低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平均水平。2023年,上市农商银行总负债为66190亿元,同比增长8.36%,低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总负债增速均值0.84 个百分点,同样是A股与H股上市农商银行业绩分化所致。上市农商行负债增速呈现明显分化趋势,其中瑞丰农商银行负债增速最高,达到24.63%,九台农商银行增速最低,为1.02%(见表4)。
存款在计息负债中的占比高于上市银行均值,但增速较慢。从占比来看,2023年,上市农商银行(A 股)的存款在计息负债中的比重为77.87%,高于上市银行均值(74.75%)约3.12个百分点,仅次于国有银行(79.49%)。从增速来看,2023年,上市农商银行存款增速均值为8.03%,低于上市银行存款增速均值(10.66%)约2.63个百分点(见表5)。
个人存款占比提升,公司存款占比下降。2 0 2 3 年,上市农商银行个人存款占比均值为64.60%,高于上市银行均值(49.38%),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中最高(见表6)。从个人存款占比情况(见表4)来看,瑞丰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和九台农商同比增幅最大, 分别为3.87%、6.41%和5.87%。上市农商银行公司存款占比均值为29.70%,低于上市银行均值(46.97%) 17.27个百分点,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最低,其中有3 家农商行降幅超过5个百分点。
定期存款占比提升,活期存款占比下降。2 0 2 3 年,上市农商银行定期存款占比均值为65.66%,高于上市银行均值(57.15%)8.51个百分点,在银行金融业机构中占比最高,其中,定期存款占比增幅超过5%的有6家。上市农商银行活期存款占存款的比重为28.65%,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最低,其中,活期存款降幅超过5%的有4家(见表4、表6)。这种存款结构特征既体现了农商银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同时也反映了农商银行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吸收低成本资金的能力较弱。
营业收入整体下滑,净息差持续收窄
2023年,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净利润为2388.29亿元,同比增长1 2 . 8 8%,仅次于城商行(12 . 9 0%), 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净息差为1.9%,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而国有大行净息差减少0.28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净息差减少0.23个百分点,城商行净息差减少0.1个百分点。
从上市农商银行的情况来看,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营业收入减少,业绩呈现两极分化。2 0 2 3年, 上市农商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3.37%,有6家农商银行营业收入下滑,其中广州农商银行营收下滑幅度最大。与此同时,少数农商行业绩表现亮眼,常熟农商银行营收增幅达到12.05%,增幅最大(见表7)。原因是大行业务下沉背景下,农商行面临净息差及净利差收窄、个人贷款增长不足、企业贷款虽有增长但议价能力较弱、储蓄存款定期化、经营成本刚性支出、核销压降不良及补充计提拨备压力较大等不利因素,导致营业收入能力持续承压。
净息差和净利差持续收窄,非息收入小幅增加。2023年,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均值为1.69%,上市农商银行净息差为1.8%,仅次于股份制银行(1.85%),高于国有大行(1.63%)和城商行(1.74%)。具体来看, 农商银行的生息资产收益率均值为3.83%,仅高于国有大行,显示其资产收益率不高;付息负债成本低于股份制和城商行(见表8)。2023年上市农商银行的净利差均呈下降趋势,从绝对值来看,常熟农商银行的净利差最高,达到2.7%。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农商银行中, 上海农商银行的净利差和净息差降幅最少。与此同时, 上市农商银行非息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呈小幅增加趋势,其中有3家的占比同比增加超过7个百分点,反映出各家农商银行通过综合化服务来应对息差收窄的挑战(见表7)。
净利润增长乏力,区域特征明显。2 0 2 3年,上市农商银行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78.31亿元,同比增加4.37%,低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增幅8.51个百分点,主要是3家农商银行净利润呈负增长所致。从区域表现来看,长三角区域的农商银行表现较优,其中,常熟农商、江阴农商及苏州农商的归母净利润增幅位居前三。从ROA来看,有6家农商行同比下滑,2家农商行维持不变,仅有5家实现微弱增长。从ROE来看,有7家同比下滑,有6家实现正增长。总体来看业绩承压,利润增长乏力(见表9)。
资产质量承压明显,风险抵补能力下降
2023年,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623亿元,同比增加1077亿元,不良率为3.34%,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高于国有大行、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 不良率是全国商业银行均值的2.1倍。2023年,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34.37%,同比减少8.86个百分点,而国有大行拨备覆盖率增加3.44%,股份制银行增加4.89%,城商行增加3.32%。这表明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承压明显。2023年,全国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22%,同比降低0.16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下降(见表10)。
从上市农商银行的情况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不良率整体同比下降,长三角区域农商银行资产质量较优。2023年上市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511亿元,占全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比重为5.93%,同比增幅为4.57%。从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的农商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好,其中常熟银行不良率最低(0.75%),资产过万亿元的农商行中,上海农商银行不良率最低,青岛农商银行不良率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见表11)。
拨备覆盖率整体较高,但呈下滑趋势。2023年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值为241.38%,上市农商银行均值为369%,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最高。但同比来看,有6 家农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同比下滑,约占上市农商银行总数的1/2。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农商银行中,上海农商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为404.98%。
资本充足率整体下降,资本补充压力较大。2023 年,上市农商银行中有8家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了下降, 仅有5家上升,后续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2023年农商银行改革及发展亮点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3年,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推进力度, 在体制机制、产品创新、特色支行、专业团队等方面着力,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上海农商银行提出科技金融“四梁八柱”②发展理念,成立总行级科技金融事业部,设立科技金融特色二级支行及科技金融专业团队,推出“鑫科快贷”线上化特色信贷产品、“鑫连贷”、远期共赢利息业务等创新产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截至2023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9 2 5 . 1 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 1 3 . 0 4亿元,增幅为29.92%;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为3275户,较上年末增加815户,增幅为33.13%。瑞丰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科贷通”“银投联贷”等产品,基本覆盖科创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同时,该行发布“星伙计划”,加大对科创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力度,截至2023年末累计向区域内827家新兴产业与科创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合计120.71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5.01亿元。常熟农商银行推出常银“科创指数模型”,并在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出无抵押“科创指数贷”。苏州农商银行组建专精团队服务“专精特新”科创企业,致力于实现创新产业集群突围,设立科技金融产业园支行。
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支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2023年,农商银行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品创新,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金融支持,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贡献农商力量。重庆农商银行建立“1+3+22+N”的绿色金融体系架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例如清洁及可再生能源收益贷、绿色电力贷、固体废物贷、绿色信用卡等,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标杆银行建设,助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入选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为619.8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32.7亿元、增幅为27.2%。申报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超12亿元,带动碳减排超135万吨。北京农商银行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落地北京辖区内银行机构首个以碳减排技术为题材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项目,积极探索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投融资支持。截至2023年末, 该行累计支持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17个,授信余额为113.71亿元;绿色贷款余额为686.15亿元,同比增长7.27%。
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服务民生,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东莞农商银行紧扣东莞民营企业的外向型、科技型、中小微型突出特点,推出了一批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例如“优企贷”及“科保贷” 等。2023年,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636.57亿元, 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04.74亿元,较年初净增75.01亿元,增速为22.75%。青岛农商银行深入推进“政银携手益小微”系列活动,提高个体工商户等小微主体的融资可得性。2023年,该行在全行253个网点开通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小微贷款余额为1204.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4.97亿元。紫金农商银行借助南京市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具备“南京金服+征信” 双平台促融、公共信用数据资源丰富、客户资源广泛的优势,创新“信易贷”系列金融产品,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及发展。
坚持“支农支小”,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张家港农商银行开发了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
资源)智慧监管平台,对全市乡镇的覆盖率达100%, 包括乡村振兴试点乡镇下辖村在内的全市174个行政村(街道)、299个村级账户开立农村集体管理系统。瑞丰农商银行推出了“共富经营贷”“共富安居贷”“共富助医贷”“共富助学贷”等4种专项信贷产品,为区域内1200多户家庭发放贷款2.97亿元,户均金额为24 万元。
聚焦养老金融服务,助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上海农商银行打造“安享心生活”养老金融服务品牌,推出“伴老账户”,以安享财富规划为载体,打造以多元资产组合配置为核心的综合化、差异化、陪伴式特色金融服务,同时推出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等主题网点。2023年,该行代发养老金客户较上年末增加4.2万户,养老金代发量较上年增长11.76%,代发养老金客户零售AUM较上年末增长11.74%。北京农商银行搭建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渠道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切实满足中老年人群的金融和生活需求。截至2023年末,该行累计发放养老助残卡578.08万张, 基本实现常住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发卡全覆盖,养老助残商户达1.07万户,创新推出养老助残卡线上支付产品,持续完善线上及智能渠道无障碍服务,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大力推进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能级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为省级政府部门提供数智财政、数智乡村、数智资源、数智执行、数智教培、数智征迁、数智薪资、数智征缴、数智账管等N类定制化、系统性数智服务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化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常熟农商银行以“大平台、小应用”建设模式,打破条线间的数据壁垒,运用数字技术精准营销。同时,上线常赢供应链业务、e驾金产品,自研智慧食堂系统。张家港农商银行丰富数字货币系统基础服务功能、扩大数字货币运营机构朋友圈及民生高频场景应用覆盖面。截至2023年末,发放数字货币贷款95.04亿元,财政划付20.07亿元,累计完成56个批次42.75亿元。瑞丰农商银行积极开展特色应用上云工程,已完成全行30余个应用上云,实现与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系统的互联互通。此外,该行构建“AI电话+短信+企业微信+网点+智柜+场景+人工”全渠道运营模式,实现产品、客群和渠道之间的无缝连接。
农信社改革加速推进,村镇银行结构化重组
2023年,多家省级农商行和地市级农商行实施重组。在省级层面,辽宁农商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揭牌成立,其中河南农商和山西农商采取了“自上而下逐级参股控股”的模式。在地市级层面,中小农信机构合并重组加速。阿克苏地区5家农商银行和3家农村信用联社以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了阿克苏塔里木农商银行,成为南疆第一大银行、新疆第五大法人银行。四川德阳农商银行和雅安农商银行吸收合并数家地市农商银行进一步壮大实力。此外,村镇银行积极推进结构性重组。一些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后,将其改建为分支机构。例如,鞍山银行收购辽宁千山金泉村镇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富滇银行收购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设立7家分支机构。一些村镇银行获主发起行增持股份。例如,陕西定边农商银行增持宁夏盐池汇发村镇银行股份,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增持岱山稠州村镇银行股份。
展望
2024年,对农商银行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机遇方面,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对金融服务依然有巨大需求,中国有将近70万个行政村,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供给仍然欠缺,农信机构通过改革化险和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挑战方面,一是大行业务持续下沉,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趋势;二是对传统贷款业务过于依赖,综合化服务能力较弱,营收和利润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三是资产质量有待提升,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为此,农商银行应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进一步做好“五篇大文章”,立足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发挥本地化社区化优势。
聚焦战略定位,进一步打造差异化优势。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商银行,要立足区域经济和自身实际,平衡好“生存、发展和风险”关系,因地制宜确定发展定位和战略策略,坚持“做散做精”“支农支小”,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围绕“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提升发展质效。立足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聚焦“双碳”目标, 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积极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把准普惠金融服务痛点难点,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城乡老年客群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服务;聚焦效能和安全,加快数字化转型, 不断提升对业务发展、客户服务、风险管控和精细化管理的支撑能力。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补齐非息收入短板;聚焦重点产业导向,加大精准客群营销推动力度, 提升准入环节客户质量。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资产质量管控。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 不断完善适应于普惠小微和涉农贷款的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和风险化解处置机制,始终将保证信贷资产质量作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投资管理,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期限,规范审慎发展金融市场业务; 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流动性应急机制,多渠道丰富资金来源。
按照现代公司治理要求,进一步推进农信机构改革化险。通过“一省一策”“一市一策”推进农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确定改革化险方式,明确“上参下”或“下参上”股权控股方式。在已组建的农商银行或农商联合的基础上,要加强公司治理,加强董事会和专业委员会建设,提高人员专业性、优化人员结构、完善制度流程、健全机制体制。
责任编辑:杨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