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发挥高等教育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作用
2024-06-30李晔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两翼理论”确定了科学普及在新时代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也对面向未来的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科普须在国家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担当更加重要的使命:彰显价值引领作用,提高公众终身学习能力,不断丰富人民精神家园,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高素质创新大军发挥支撑作用;更好促进人的现代化,服务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更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增进文明互鉴,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范围内的科普正在经历人工智能时代的范式变革。梳理世界科技传播大会(PCST)自1989年成立以来各届会议的主题,不难发现这一趋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让大家认识到,科普除了面临时空与技术变革外,还要回答“在面对人类危机的极大不确定性中,科学家的角色与影响是什么”。即将召开的2025年PCST大会主题围绕这个进行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战争等时代背景下,直面转型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惯性以及争论与共识的张力等挑战,探讨科学、科普、科学家如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积极力量。因此,当今的科普,无论是目标、环境还是手段,都处于未来范式的重塑期。在推动中国特色科普事业范式重塑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
中国特色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厚植沃土。未来的科普发展方向应为涵盖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大科普,应将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科学普及、科学实践融入全民终身学习,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等不同主体协同推进,其中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主力军。
高校在科普工作中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现有的教学资源经过加工,可以满足大众对各类知识的需求。同时,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阵地,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包括科技人才、科研实践、科研设备等。依托这些资源开发的科普内容可以更加贴近科技前沿,有助于挖掘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创新,展现攀登科技高峰的曲折过程。
高校教师更懂得贴近公众。一方面,高校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系统的学科知识积累,对专业问题较为敏感,能从生活现象中归纳和挖掘科学问题,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还能使用准确的语言向公众传达科学信息。另一方面,他们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活用多种教学手段,使科学知识更加生动、易懂,更能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此外,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科普内容的针对性。
高校能有效助力产业界传播成果。产业界直接面向市场,注重科学技术的实践和应用,能够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科普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生活场景。而且,产业界处于一线生产环境中,通常拥有雄厚的资金、多样的设施等,可以开展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科普活动,有助于吸引更大规模人群关注。但是产业界人士通常没有教学方面的培训,在授课上往往存在经验和方法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听者可能无法理解讲述者想表达的意思,或者讲述者对概念的介绍不够准确等。这时,高校参与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可以帮助业界人士系统梳理资料,制定科普主题和方案,并审查其科学性。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参与科普的过程中,助力搭建起产业界人士与听众沟通的桥梁,促进业界资源有效传达给听众。
高校是培养高质量科普人才的重要基地。社会要强化科普供给,就需要一支专业的科普队伍,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普基础理论研究和范式实践。“十四五”时期,国家大力推动设立科普专业,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科学教育专业是培养科普人才的良好载体。
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高校应注重其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建构,即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及其相互融合。学科知识是科普的躯体,培养人才时应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加强科技知识积累的同时注重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培养。教学法知识是科普的灵魂,培养人才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法理论的传授,更要构建真实情境、创造实践机会,通过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科普演讲比赛、科普志愿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技术知识是科普的服装,培养人才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新型科普媒介和科普形式的实现手段作为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科普的高质量呈现打好基础。同时,面向未来重点关注的科技发展议题,高校在科普人才培养中还要突出强调科普的价值引领,强调科普创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强科普的智慧化传播,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驱动科普创新发展,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拓展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大学等平台的科普功能,增强科普国际交流合作等。
面向时代发展需要,高校理应在人工智能(AI)、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推动个性化、高质量科普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AI促使个性化科普时代的到来,而AIGC则跨越式地迈向大交叉科普时代。AI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使其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均具有极为卓越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依据受众对象(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工作、学历、生活、文化等各种背景数据,AI能够快速分析出受众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和需求,从而为其量身定制科普所需要的数字媒介、知识内容、讲授方式以及场所地点,甚至依据对象的习惯偏好规避其不善于接受的讲授方式、内容状态等。AIGC以其卓越的大规模知识压缩、内容生成、用户交互、检索增强等特征,快速推动跨学科交叉的科技知识大连接。大规模知识压缩能力使得任何科普受众将不再局限某一个特定科技领域,极大程度促使跨学科、跨领域、多主题的科普成为可能。内容生成能力将传统科普工作者从海量优质内容的制作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知识内容的有效供给。用户交互能力让科普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形式,许多用户已经将AIGC作为强大的问答系统使用,使得科普灵活多样、有趣活泼。检索增强能力有助于解决传统科普难以准确回答的复杂非确定性问题,AIGC通过计算挖掘出新问题的答案,完成从旧知识挖掘到新知识涌现的科普新模态。这些新技术的迭代发展离不开高校长期的科研与实践,高校更有先机结合技术去开发科普资源,为未来输送科普教育人才。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高校在科技人文交流、科普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规模,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结合时代需要,把握技术发展态势,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对科普与创新工作的贡献度,为全民科学素质培养、终身学习模式提供有效支撑。
本文作者李晔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期担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