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样化情境,带给高中生别样的地理学习体验
2024-06-30张建平
张建平
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丰富了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内容,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学科教学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还让学生在真实参与情境中获得了感官上的刺激,真切地感受到地理的魅力。
一、教材分析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是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二章节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流水地貌、风成地貌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重点交代和介绍的是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以及相关景观的特点。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则是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区域环境入手,集中分析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地理知识内容,但依旧有个别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比较陌生,尤其是涉及概念、原理、地势、地形等内容时,依然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点。基于此,教师应从学生出发,适时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帮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和记忆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并把握这三种地貌的主要特征。
2.能够运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描述和说明不同地貌的分布规律,并能以此为出发点找出自然地貌与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3.能够看懂地图,从地图上辨别地貌的类型。
4.能够熟练地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
四、评价目标
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探究本节课知识内容时,教师特别设计了多个评价目标:(1)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2)学生参与多元化情境的情况。(3)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4)基于学习评价的自我反思与改进。在具体评价时,将学生参与情境的实际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另外,加快评价量表的制作。在此,特别将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情况以及评价导向作为评价量表制作的标准,通过为不同学生制订最适合的评价量表,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图片。
教师: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壮美的山川,地表形态也多姿多彩,有的地区怪石嶙峋,有的地区波涛汹涌,有的地区高山逶迤。那么,请同学们思考:(1)上述地貌形态各有什么特点?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2)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貌形态有这么大的差异性?
学生:怪石嶙峋,发育喀斯特地貌;波涛汹涌,发育海岸地貌;高山逶迤,发育冰川地貌。
教师:非常好。大家从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当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教师:很好,但是需要注意,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尽管都和“水”有关,但是它们却各有各的特点。你们想不想了解它们的特点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
(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课堂上来,还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显然,这样的方式容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一问一答的方式,也让整个地理课堂显得有活力。)
(二)创设交互情境,活跃课堂
教师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和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片,谁能说一说喀斯特地貌有几种类型呢?
学生: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
教师:很好,那有谁知道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分别有哪些形态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文本,从文本中找出有关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的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A:喀斯特溶蚀地貌主要有溶沟、石芽、峰林、孤峰、溶斗和地下溶洞等。
学生B:喀斯特沉积地貌则有不同种类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试着利用课件直观地将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一一展示和说明。
教师:如果现在给你几张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图片,你能准确说出它们具体属于什么形态吗?
学生:可以。
教师:很好,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快乐猜一猜”的趣味小游戏吧!
在此次游戏中,教师先将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的图片打印出来,再将其打乱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然后,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其中,一名学生上讲台试着从不透明的盒子中任意抽选一张图片,在不说出具体的喀斯特地貌形态的基础上,将图片上展示的地貌形态向另一名学生进行描述和说明,而另一名学生则需要在仔细聆听该生描述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试着准确判断出图片上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回答错误的小组则淘汰出局,其他小组继续游戏,直至决出最后的优胜者。
(设计意图:此次交互情境的创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互能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变得敢“说”,还让学生在积极的表达中深化了对知识的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对喀斯特地貌形态的学习和掌握。)
(三)创设合作情境,深化所学
教师:喀斯特地貌可以分为地面和地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在小组内合作分析其典型形态及其成因。
学生A:地面喀斯特地貌其形态可以分为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等,其成因主要是溶蚀。
学生B:地下喀斯特地貌形态可以分为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其成因主要是沉积。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喀斯特地貌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那么,请继续在小组内将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态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五分钟内合作制作表格,如表1所示。
教师:看到同学们对喀斯特地貌知识学习得这么好,老师很是欣慰。请大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对“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知识的学习,然后在分析三种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将最终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A组:我们认为有冰川地貌的地区多有冰源,这里气候是比较寒冷的且空气较为稀薄,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我国西藏、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都有冰川地貌。
教师:刚才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冰川地貌,那这种地貌具体是怎样形成的呢?A组的学生可以就这个问题继续在小组内展开新的讨论。
学生B组:我们小组在学习本节课知识之前也事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广西、云南和贵州部分地区都有喀斯特地貌特征,这些地区的地表都林立着各种形状怪异的石柱、石峰等,很显然,这些石柱、石峰是明显的喀斯特地貌。
教师:喀斯特地貌具体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借助之前学习和掌握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请B组的学生继续就这个问题展开新的讨论。
学生C组:我们小组集中调查了海岸地貌,经过调查和研究,一致认为:海岸地貌是长期在海水的侵蚀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貌,而生长在这里的植物不仅耐盐碱,还耐水湿。另外,海岸地貌一般分布在沿海地区。我国浙江、广东和福建的一些地区有着明显的海岸地貌特征。
教师:海岸地貌具体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细致分析一下。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创设合作情境,以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与讨论,在调动学生学习与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创设探究情境,提升能力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的优势,直观地向学生播放《人文地理》视频。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欣赏三种地貌的独特景观,并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学生A:有冰川地貌的地区,其气候比较寒冷,生物的多样性较为单一。
学生B:有海岸地貌的地区,植物类型单一。
学生C:有喀斯特地貌的地区,其土地较为贫瘠,不适合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教师:经过刚才的讨论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本节课讲述的三种地貌类型有了初步的学习和了解,那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地壳的运动会产生不同的地貌类型呢?
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提出的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开探究,并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在课堂上分享,由大家一同来分析、探究答案的正确性。
教师:同学们,经过探究,我们发现多种不同的板块组成了地壳,但是因为板块的边界构造、转化和扩张上存在差异,导致地壳在运动时产生不同的地貌类型。
教师:在我们国内具体哪些地方属于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呢?请找出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学生A:广西桂林阳朔一带属于喀斯特地貌。
学生B:秦皇岛、山东半岛等都有明显的海岸地貌特征。
学生C:西藏的珠穆朗玛峰、云南的梅里雪山等都具有明显的冰川地貌特征。
(设计意图:借助探究式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反思
此次“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学设计,其具体实施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与说明:其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类型,明确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在我国的具体分布。其二,锻炼和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尤其是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完成对一些地理题目的解答,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积累了解题经验。其三,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更多学生在反思中有所收获和提升。但是,经过系统化的反思,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在整个地理课上,学生之间欠缺交流,导致整个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分组存在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情境的实施”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因此,针对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创设更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以此来助力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第二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