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相信出发,教书育人

2024-06-30冯大学

师道·教研 2024年6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学会

冯大学

在国家提倡双减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有一种论调:素质教育与注重分数是对立的,注重素质教育,便不要提分数,提了分数就不要谈素质教育。甚至会有一种观点,得高分一定是通过刷题苦读才能换来;搞素质教育,成绩就肯定搞不好。这些年,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却走出了这个迷思:素质教育与考高分是相辅相成的,真正好的素质教育会锻炼出真正的能力,对大考小考拿到高分是助力而不是阻力。为此,我坚信,学生的时间效率特别重要,有了时间就有了一切,因此教学上必须注重“效率第一”。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始终把几十年教改所得的“效率第一”作为管理及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坚定不移地推行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我提出“培养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希望学生学会选择。

我们知道,人生一辈子,“选择能力”无疑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选择就读学校、选择班级、选择学科,选择大学报考的地域、学校、学科,选择就业地域,选择就业单位,甚至选择结婚对象等,不同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不同的人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是人生的大命题。基于对选择认知的深度思考,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一命题就成了一个关键因素。如今我们看到大量接受了完整教育的人,茫然于自己的选择,职业规划不是听了家长的,就是听了老师的,或者是听了顾问的,极少有人是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的。往后余生,所有职业生涯的不顺利都可以归咎于当初做选择的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只要把责任推给他人,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想法。

懂得选择,勇于承担,这并不是一下子就学会的,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点滴注入。与“自主管理”配套,实施“无人监考”,高三减少考试,增加自习时间,增加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正常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我们既需要教师精讲精练,还要求教师允许学生选择性做题,我们称为“学生的二次选择”,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是存在的,即便两个数学学科得分一样的学生,都可能差距很大,比如一个代数类错,一个几何类错,因此,提高效率的最佳方法就是二次选择。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不浪费更多时间,也让学生知道作业的目的是帮助提高,而不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这一切当然都需要“相信学生”,没有相信为基础,一切改革都不可能。

现在许多学校和家长,不太敢相信学生,预设学生是不懂得选择的,而且认为学生承担不起错误的后果,因而在顶层设计上就极力规避“选择”这个需要高度思考的选项,直接给出选择的结果,并以“都是为你好”为理由而理直气壮地推行。从相信出发,教书育人,是一个思想实验,也是一个真实的试炼场。这一系列改革,当然是需要教师理解并支持。我始终认为,得教师者得学校,也经常在校长培训班上给参训校长讲解我的观点。

近年,“双减”文件发布,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效率问题,我发现许多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教师,课前需要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上课还美其名曰“发现新结论”“猜想解法”等,更为重要的是,课后作业还要几十分钟。这样,一节课课前课后所花时间太多,严重与国家“双减”相违背。教改最重要的目的是“减负增效”, “短时高效”是我一直研究的主要方向。不需要课前预习,减少了学生时间负担,更适合“双减”,学生有时间,就有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可能。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相信,就会想尽办法安排学生时间,生怕学生浪费时间,从而学生没有自我提升的余地。

教学与管理,是我职业生涯的两面,两者融合促进,互相印证。不预习下的发现式教学法的实际与探索,是我教学理念的初探;从相信出发,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我管理理念的思考。不让学生的头脑成为知识的跑马场,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那才是深度学习。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学会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学会分享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学会分享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