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2024-06-29孟晓东
孟晓东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许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重要象征,如何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
…………………“95后”浙江女孩科普甲骨文走红…………………
“哪个字是甲骨文里的最萌表情包?”“‘中国两个字最初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来自浙江桐庐的“95后”女孩李莹凭借科普甲骨文获得了大量关注。
汉语言文字学本已属于文科中的冷门方向,甲骨文更是“冷门中的冷门”。李莹是她那届研究生中唯一选择学习甲骨文的学生,不止一位老师跟她说过,甲骨文研究已堪称“绝学”,但这个“最冷门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将甲骨文与商朝故事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短视频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甲骨文热”。李莹说自己是因为兴趣选择了这个冷门的研究方向,“不过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把兴趣做成工作”。对她来说,研究甲骨文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制作科普甲骨文视频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能将其作为一个桥梁,把自己热爱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她会反复琢磨视频文案,讲述的语气、语速等,让视频鲜活起来。在她看来,热爱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她建议还在求学的学子们不要太过考虑所谓的“冷门”“热门”,曾经热门的专业有可能会“冷”下去,甲骨文这么冷门的专业也有“热”起来的一天。
●素材解读
甲骨文研究被不少人看作“无用之学”,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让世界上更多人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中感受到中国力量,恰恰需要这样的“无用之学”。由此,我们才能理解通过短视频进行甲骨文知识普及的意义所在。埋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树林,李莹让更多人认识到“最冷门专业”的美妙,同时也激励更多人成为“为往圣继绝学”的后备力量,为学科发展、文化传承注入生命力。
…………四川女孩凌云用现代表达方式推广“峨眉武术”…………
一把剑,一把扇,秀出“峨眉派”女侠的风采,她不是冷酷无情的“灭绝师太”,而是现实版的“峨眉派”女侠——凌云。凌云,本名马赵凌云,2022年四川非遗年度人物之一,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她4岁开始接触武术,8岁时获得武术二级运动员证书,10岁开始接触“峨眉武术”。2020年2月,凌云凭借一条“提剑丢垃圾”的短视频,开始获得网友广泛关注,并尝试通过网络弘扬“峨眉武术”,弘扬中国的武术文化。在其武术团队的帮助下,她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录下了一段又一段视频,让大众认识到“峨眉派”不是小说中虚构的门派,而是真实存在的武学门派。在视频中,凌云还教大家一些基本的武术姿势和动作。凌云说她的目标就是将中华的传统武术发扬下去。由于优秀的武术水平,她还被授予“峨眉武术宣传大使”的荣誉称号。
●素材解读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弘扬“中国特色”,必以中华文化为底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四川女孩凌云传承并发扬了中华的传统武术,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凌云将把“峨眉武术”发扬光大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不忘初心。在追求流量曝光的快餐时代,凌云坚持着所热爱的武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前行,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让中国功夫文化出海,惊艳世界。
…………开封破旧立新,用文旅新项目塑形赋魂打赢翻身仗…………
基于用户数据,携程日前发布了2023年相关旅游数据榜单,开封位列“黑马目的地”第一名。而在过去,开封一度被戏称为“最没存在感的旅游城市”。这次,开封打赢翻身仗的关键在于,以宋都古城片区文旅转型为抓手,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文旅演艺项目。随着古装巡游、古风演出、互动演艺等文旅演艺新项目的落地,如今走进开封宋都古城片区,游客会接触到不一样的宋文化,获得全新的旅游体验——在开封府,每天清晨“包青天”准时迎宾,通过精彩的开门迎宾表演,带领游客见证威严肃穆的包公断案,品味千年不变的人间正气,感受“廉正刚毅、除暴安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府衙文化;在龙亭公园,全新编排的《太祖大典》《宫廷巡游》《江山舞乐》等大型实景演出让游客梦回北宋,沉浸式体验北宋开国盛世的繁华景象,近距离感受杨家将的将门风采,以第一视角尽享宫廷乐舞文化;在开封城墙景区,大型沉浸式行进演出《烽火汴梁》,让游客直接与历史对话,在沉浸虚拟环境中见证宋文化的变迁与传承。“宋文化IP+演艺+沉浸式”,开封正破旧立新,构建自己的“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文旅品牌。
●素材解读
古城因历史悠久而迷人,因与时俱进而存续。文化是城市的基因,涵育了古城特有的气质。让古城焕发新生,激活文化是关键。开封用文旅新项目塑形赋魂,让古城充满文化味,让游客获得满足感,值得借鉴。当然,每座古城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打开方式”。“穿汉服就要到洛阳”“感受宋韵必来开封”“来长安做一回唐人”……当一座座古城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IP,这种“独异性”“体验性”的文化元素将会唤醒国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
…………………三星堆考古,“90后”一线挑大梁…………………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之日,神秘的黄金面具、外形奇特的龟背形网格状器、造型繁复的青铜鸟足神像等不久前还在泥土中半隐半现的三星堆“重器”惊艳亮相,造型之奇异,令人叹为观止。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三星堆考古一线,“90后”已经挑起了大梁。据统计,在近200人参与的三星堆考古祭祀区发掘项目中,有150余人是“90后”,分布在各个岗位上。他们一边从考古前辈那里传承老技艺,一边熟练运用新科技,在考古一线成长成才,成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发扬者。
出土于4号“祭祀坑”的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展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它便是经“90后”考古队员许丹阳之手发掘出来的。作为负责4号坑现场发掘清理工作的“坑长”,许丹阳对这个约8平方米的考古坑有很深的情感,他几乎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泡在这个坑里一点儿一点儿地进行挖掘。“考古发掘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挖宝,而是在‘挖土。”许丹阳说,土层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是推断遗迹形成年代、过程等的重要依据,“每一寸土都要仔细筛查,不漏掉任何历史细节”。同为“90后”的文保工作者李思凡感受颇深的则是科技考古的魅力。比如运用3D打印技术,为大质量青铜文物穿上硅胶膜制作的“软猬甲”,让其在出土提取时免受损害;同位素追踪溯源技术,为文物来源研究打开更广阔的视野……“高科技大量运用,让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处处都能感受到科技和创新的力量。”李思凡说。
●素材解读
考古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枯燥的工作,“择一事,终一生”是很多老一辈考古人的真实写照。老一辈考古工作者凭借责任、坚守和热爱,数十年默默耕耘,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探索未知,才将一件件文物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我们揭开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挑起了考古工作的大梁,他们传承前辈“知行合一、重在田野、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奉献公众”的考古精神,在工作岗位上播撒着自己的热爱与执着,让人们对中国考古事业的光明未来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