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稻”底:基于三场耦合的小学劳动项目深度实践
2024-06-28吴燕芳
吴燕芳
[摘要]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单一的劳动实践,应该延伸到知识建构、审美教育、科学探究等方面。本文以“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项目为例,在“追根‘稻底”中,探究以劳动项目为载体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链接“实景劳动场”、聚力“实效联动场”、深化“实践体验场”,通过三场耦合,让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更好地融通,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追根“稻”底;三场耦合;劳动项目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落实劳动项目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以项目学习为抓手,从场域协同、人员协同、过程细化等维度出发,整合学科力量,拓宽实践空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下面,以二年级“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劳动项目为例,通过深挖“追根‘稻底”,让学生找到劳动的坐标,即发现劳动、完整生活、丰厚生命、幸福成长。基于“三场耦合”,即实景场、联动场和体验场,体验父辈为改变落后面貌而奋斗的艰难历程,体验现代生产劳动、创意竞争的历程,从而在五育融合的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深耕“实景场”:从书本视角到开放设计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生活处处有劳动。我们以浙教版二年级上册《劳动》中“烹饪劳动乐趣多——我是做饭小能手”这一课为例,结合金秋时节,将烹饪劳动向前拓展,从书本视角出发,立足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选点深耕,链接适切的生活“实景场”,挖掘劳育价值,进行开放设计,形成有趣、有料的劳动教育项目。
(一)场景实战化——项目溯源
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而基于主题的真实场景,可以让我们的劳动项目在知行互嵌中获得深度发展。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有着非常鲜明的季节特征和可供挖掘的教育元素,让劳动教育有了生动的打开方式,更关键的是,学生对于这些生活素材很感兴趣。通过调查,二年学生面对稻谷丰收这一实景场,有一系列疑问:水稻是不是我们吃的米饭?水稻是怎样变成米饭的?水稻小时候长什么样?收割水稻的工具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我们发现了一条隐藏的线索“米是怎么来的”,于是,确定了“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的项目主题。
(二)目标层次化——内外兼修
基于扎根理论,新时代的劳动基于目标呈现环形放射式的层次结构,以“劳动实践”为核心,由内向外辐射分成四个维度: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本项目的劳动目标构建如图1所示: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立足认知、情感、意志的整体结构,认清整个劳动教育是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完整过程,以稻谷的采收、晾晒、脱壳、保存等实践为关键环节,在实践中渗透劳动观念,培养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逐步形成和发展劳动精神,让学生内外兼修。
(三)问题序列化——树状生长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的出现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能给予学生探究思考的机会。我们引领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核心问题的探究与学习上,让他们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建立起与自身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知识与实践的整合,支持他们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和劳动的发生。
稻谷是怎么变成大米的?我们找到学生兴趣和劳动主题的契合点,梳理并设计了以序列问题驱动的活动任务框架(见图2):
以学生探究任务为基础,推动劳动项目的深度开展。通过一系列实践、体验任务,帮助学生了解“稻谷”变为“大米”再变成“米饭”的过程。例如,家长带领学生到田间观察收割机收稻,感受与传统割稻的区别;通过亲子割稻打谷、晒稻谷、筛稻谷、碾米、做米饭等劳动实践体验活动,进一步感受“米”的来之不易,进而培养他们爱惜粮食的意识,潜移默化地达成项目目标。
基于问题导向进行的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经验的内化、思维的发展。以“问题探究”为出发点,逐步形成有生命力的动态生态系统,由主干发散出去,形成一棵枝繁叶茂的“项目树”,让学生主动萌发参与劳动的兴趣,触发学生对劳动观念、劳动方法等进行思考,是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的有效手段。
二、聚力“联动场”:从散点教育到综合育人
在开展“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劳动项目过程中,以“稻谷旅行”为研究主线,引导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聚力融合,从散点教育到综合育人,建立“联动场”,让学生在获取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的同时,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学科贯通——同盟共育
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有很多的“跨界”属性,这就需要学科融合,协同共育,开阔学生的劳动视野。我们以割稻、晒谷、做饭等劳动技能为核心内容,涵括了科学、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见图3)。
每一个任务一般都涉及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在具体劳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各学科教师并不拘泥于自己的学科,而是在主题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分工协作,带领学生展开劳动探究。
(二)家校沟通——同频共振
1.上好家长成长课,增强教育理念
家庭在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时不在”且“潜移默化”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劳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劳动,对他们劳动的成果要予以肯定,要让他们在劳动中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要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以年级德育组长、各班班主任、有相关经验的家长为主讲人,进行“让孩子在劳动中成长”“劳动中的亲子关系”“大米是如何加工的”等系列主题相关内容的家长会议、沙龙、微课堂,通过活动倡议、分享探讨、课堂延伸,不断增强家长的劳动理念,不仅仅让学生劳动,学会必要的劳动技能,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感。
2.建立家长智库团,丰富教育资源
每位家长都有长处,我们依据家长各自的特长,聘请擅长农业劳作的爷爷奶奶来担任志愿者,形成农耕部落;聘请各类工匠担任导师,设立手工业坊;聘请生意人来指导跳蚤市场,组成财商部落……成立家长智库,既整合了资源,又拓展了资源,丰富了教育资源,同时激发了家长参与对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借助课外体验表,完善协作模式
劳动实践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外在实践与内在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学生劳动价值观不断建构、深化的过程。我们形成了学校“种子课”→家庭“主干课”→家校“果实课”的实践模式。其中,学校“种子课”完成理论知识学习,打开问题创生的源泉;家庭“主干课”,践行劳动的过程;家校“果实课”,基于成果分享,展示劳动收获。以任务四“白米饭我会做”为例,按照这样的模式开展实践操作(见图4)。
通过“知—煮—享”的米饭三步骤,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劳动过程,获得了直接的劳动经验,对知识经验进行生活化的转化和应用。把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掌握劳动本领、培养劳动习惯、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正是劳动教育的实践追求。
(三)场馆联通——同筑时空
劳动教育需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一旦能打开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全方位劳动教育时空,联通各种实践场馆,就会成为生动的劳动教育资源。我们要不断提升教育设施和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相关劳动实践基地或场所,本土企业、消防队、农场等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特别是融合地域特色的场馆,它将劳动与文化相融合,打通教育世界与劳动世界,为劳动教育赋能,能实现劳动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在“稻谷采收”和“稻谷变大米”两个任务中,我们将海盐农耕博物馆作为推动学生劳动实践的一个载体。学生们走进农耕博物馆,认识各种农具,全面、系统地感受割稻、晒谷、转运稻谷等劳动过程与步骤,同时利用博物馆中的陈列实物和图像资料,不断还原农户生活、耕作等一系列农业文化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农耕精神的魅力,通过参观、学习和体验,更深入地理解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发展历程,形成了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三、深化“体验场”:从技能训练到知行合一
劳动教育不能浮于表层体验,需要借助项目学习,把握知行合一的原则。“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动力,要达到知行合一。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笔绘手账—具身体验—成果内化”三环一链“体验场”,深化劳动教育的知行合一,让劳动教育从可视上升到可感,使学生真正懂得幸福生活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
(一)恰“稻”好处——让劳动可视
学生在查阅资料等的基础上,以笔绘手账的形式,画出劳动任务、所需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流程等,由此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劳动技能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既激发了劳动的兴趣,形成对劳动任务的探究动力和对劳动成果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让劳动教育可视化。
1.画劳动步骤,知晓方法
让学生画出“劳动步骤”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劳动方法,形成劳动“初概念”。以任务一“稻谷采收我体验”为例,在本项目中,师生通过交流、讨论等梳理出基本的采收稻谷程序,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劳动步骤简单地画出来,能让后续的劳动实践更有秩序和方向。
2.画劳动工具,做好准备
画劳动工具能够让学生明白劳动需要相应的工具,形成对劳动工具的基本认知,为真正参与劳动做好物质准备。本项目中,学生通过向长辈们了解、观察乡下家里的“宝贝”、走进农耕展览馆参观、现场观察等形式,了解稻谷采收的主要工具;通过画一画镰刀、打谷桶、打稻机、晒谷耙、收割机等劳动工具的过程,明白各类工具的用途,加深对劳动的认知。
3.画劳动疑问,探究学习
鼓励学生将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过程中的疑问画出来。基于疑问,追根“稻”底,这是学生的内驱性学习力量,更有持久力。
(二)水“稻”渠成——让劳动可感
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以直接经验为主,其劳动能力形成应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认识事物为学习路径。学生只有直接参与劳动的过程,才能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从而真正愿意劳动、学会劳动。根据劳动项目计划书,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反复实践、创意探索等方式习得相应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在家长和教师的陪伴下,在具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和艰辛。下面,以任务一“稻谷采收我体验”为例来说明。
1.手把手教,模仿中习技能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能的最佳方式。本项目中,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割稻子,从模仿开始做;在稻谷场上晒稻谷,学家长认真地铺开稻谷,在花大力气控制挡耙中,又习得了一项新技能。通过亲子劳动,既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独立操作,历练中增意志
在模仿中初步掌握了方法,接下来就是在反复独立操作中巩固技能。在弯腰、用力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操作的方法,也更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体验到劳动的美好与快乐,从而形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品质和坚持不懈的意志。
3.大胆探索,实践中勇创新
学生参与劳动的目的性往往不强,如果一味地强调让他们按照标准要求做,容易使他们对劳动产生反感心理。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方式,引导其自主探索,激发劳动欲望,并鼓励创新。在稻谷采收中学生有了一连串的疑问:如何割稻谷最省力?怎样铺开,可以让更多的稻谷沐浴到阳光?可不可以发明一种新型工具,结合镰刀和收割机的优点,高效又便于携带?这样,学生心中就埋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
(三)津津乐“稻”——让劳动可“衍”
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和能力。因此,在项目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自身完整的劳动经历,交流劳动成果,感受劳动的价值,用说、写、唱等方式,在展示中让劳动知识、技能、观念、品质等得以繁衍,扎根于心中。
在“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项目中,学生见证了金黄的稻穗是如何变成粒粒白润的大米之后,心中已悄然埋下了珍爱粮食的美好种子,也更加坚定了爱惜粮食、拒绝浪费的信念。以“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为主题,我们开展了综合性展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收获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告诉更多人。
一是说劳动。通过说一说,学生分享了自己一个多月劳动实践的感悟,不仅涨了知识,还学会了很多本领。
二是写劳动。写下在劳动参观、实践、体验中,自己对稻子的认识,自己割稻子、煮白米饭的经历,通过文字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
三是唱劳动。通过唱一唱、跳一跳《乖乖吃饭歌》《悯农》《听我说,节约不浪费》《劳动最光荣》等,告诉大家吃饭也要有好习惯,不剩饭菜,不挑食,好好吃饭,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辜负每一份辛劳。
四是演劳动。通过快板表演《田家四季歌》,描述一年四季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田家人辛勤劳作的场面。以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农夫和三个儿子》,表达对农民伯伯辛勤耕耘的感恩。通过表演《小母鸡种稻子》,学生在为勤劳的小母鸡点赞的同时,也深深地明白了,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总之,依托劳动项目,在“追根‘稻底”中,通过选点深耕的“实景场”链接路径、聚力融合的“联动场”建立路径、知行合一的“体验场”深化路径,三场耦合,让劳动实践往实处、深处发展,也凸显了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所获得的情感与体验,使学生的劳动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劳动素养得到不断地提高,最终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燕,童雅琴,张舒媛.基于“五育融合”的“实景化”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Z1).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18.
[3]张悦颖.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4+1”[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8(25).
[4]杨宁.实施项目化学习的两条“秘诀”[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