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6-28王琴
王琴
热点聚焦
2024年4月2日上午,黑龙江鸡西市城子河区晨兴中学举行了“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作为新时代希望工程主推的核心项目,着重从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航天科技、集成电路半导体、虚拟现实、新材料、生命科学等7个领域建设和推进,通过援建、示范、授牌等方式,为培养更多具备科学意识、科研能力、前沿科技视野的优秀青少年人才搭建平台。
纵深剖析
1.科技创新教育促进青少年素养提升。在中学建设“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这一举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表明了中国正致力于将科技创新教育下沉到基础教育阶段,而不仅局限于高等教育或研究机构。实验室聚焦的7个领域涵盖了从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到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科技,这种多元化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亲手实践、试验和开发项目,可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该项目的落地、落实反映了中国教育趋势正在积极适应科技创新的发展,通过在学校中建设科技创新实验室,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也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必要的科技人才。
任务驱动
素材积累1: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是上海市最早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持续加大机器人、创意编程普及课程和社团课程的课时设置和受众面,在四年级和七年级开设机器人普及课程,在五年级和六年级开设创意编程普及课程,定期开展机器人科技体验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学们沉浸其中,开拓眼界,创意无限。近3年,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活动中,荣获国际奖项12项,国家奖项98项,市区级奖项1087项。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浦东发布”2023年9月16日)
解读:
“双减”下的校园,少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多了丰富的科创探索。学校应坚持面向未来的眼光,激发学生科学创造的初心,守护学生观察实践的慧心,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未来人才。
素材积累2:勇攀科学高峰,培育科技英才
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机器化学家实验室,机器人“小来”正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各个操作台前。这款全球首个集阅读文献、设计实验、自主优化、覆盖化学品开发全流程于一体的机器人被形象地称为“机器化学家”,由中科大化学物理系教授江俊团队开发。从2014年集结团队、提出概念,到最终项目落地,江俊团队十年磨一剑。这样的坚守,正是中科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科学发展方向,立足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多措并举,奋力写好“强国建设、教育担当”的生动缩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2日)
解读: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排头兵”和科技创新“国家队”,必须抢占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战略制高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不断释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潜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
多方观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人才
◎徐 芳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需要构建起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关键路径:即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全球顶尖创新人才的吸引与集聚、人才链与“三链”的深度融合,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人才动能,提供人才支撑,发挥人才红利。
加强基础教育,通过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和热情。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为创新人才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撑。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增设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关的专业,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实行专业课程数智化转型,注重培养富有实践创新能力和意识、专业技能精湛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加强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团队精神,坚持开放包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加强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跨专业技能和跨领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跨界创新思维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2月24日)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燕连福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各显所长、各尽其能,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互补,体现“加法效应”,就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一是突出教育先导性优势。要发挥教育培养急需人才的先导性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教育引导支撑。二是突出科技主导性优势。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导性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前沿技术支撑。三是突出人才创造性优势。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创造性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活力支撑。
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能。要坚持辩证统一、科学布局,下好教育“先手棋”、科技“自强棋”、人才“创新棋”。一是注入教育“引领”的动能。推动高质量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以教育之强赋能科技之强;二是注入科技“创新”的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教育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创新,推动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果;三是注入人才“发展”的动能。以人的全面发展倒逼教育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