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024-06-28葛苏会司根随肖朵
葛苏会 司根随 肖朵
收稿日期:2023-12-10
作者简介:葛苏会(1978—),女,陕西乾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摘 要: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不仅能减少林木生长过程中的损失,还能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然而,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病虫害种类增多、病原抗药性增强、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都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策略,包括增强防治意识、完善监测预警系统、采用综合防治手段等。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林业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3–00-03
作为林业生态环境中的一大隐患,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不容小觑。森林病虫害不仅会直接威胁林木的健康生长,导致林木死亡、生长受阻,还间接破坏了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同时,病虫害的肆虐还会加剧土壤侵蚀、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生态问题,从而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1-2]。因此,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不仅是保护珍贵森林资源、减少经济损失的必然要求,还是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关键举措[3-4]。通过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奠定坚实基础[5]。
1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从生态平衡维护的角度看,病虫害的暴发往往会破坏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能够减少这种破坏,帮助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到健康、稳定的状态,从而维护生物多样性[6]。
第二,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为人类提供了木材、纸张、药材等多种产品。然而,病虫害的侵袭会导致大量林木死亡或生长受阻,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这种损失,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绿色财富。
第三,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够为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而病虫害的暴发会破坏这种生态系统,使其无法为人类提供这些服务。因此,通过病虫害防治,可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7]。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1 防治工作难度加大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全球交流的增多,病虫害种类不仅日益繁多,还时常有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种类出现。这些病虫害,如松材线虫病等,对森林资源构成了巨大威胁,使得防治任务愈发艰巨。
同时,长期以来,化学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病虫害逐渐产生了抗药性,使得传统防治手段的效果大打折扣。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转变防治策略,寻求更加环保、高效的替代方法。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大背景也为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随着气温的上升,一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活动时期和繁殖速度都发生了变化,这使得预测和防治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如暴雨、干旱等,也可能为病虫害的暴发和扩散提供有利条件[8]。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创新防治技术,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森林病虫害的挑战。
2.2 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逐渐扩大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危险性病虫害对森林和生态系统的损害越来越严重。这些外来有害生物,如松材线虫病、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凭借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一旦侵入新环境,便可能迅速蔓延,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构成严重威胁。
同时,本地病虫害也不容忽视。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它们已逐渐发展出更强的抗药性和环境适应性。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病虫害可能迅速暴发,扩散范围越来越广,对森林资源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9]。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警惕,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水平和效率,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成灾病虫害的种类增加及其危害日益严重
近年来,我国成灾病虫害种类的不断增加,森林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这些微小的生物,虽看似不起眼,却对庞大的森林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它们不仅会直接侵袭林木,造成林木死亡、生长受阻,还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破坏生态平衡,加深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病虫害的暴发,如同森林中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破坏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它们破坏食物链,导致一些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严重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
从经济角度来看,病虫害对林业产业造成的冲击也不容小觑。病虫害的蔓延会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木材质量下降,进而造成林业产值减少、林农收入下降,影响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角度来看,病虫害的肆虐更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造成了严重破坏。它们降低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削弱其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病虫害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不仅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需要,更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选择[10]。
3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实施的策略
3.1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意识
在广袤的大地上,森林如同自然的肺脏,为人类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然而,这片翠绿的世界并非永远安宁,林业病虫害如同隐形的敌人,时刻威胁着森林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意识,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一,公众是森林资源的直接受益者,更是防治工作的有力支持者。提升公众的防治意识是构建病虫害防治坚固防线的基石。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携手合作,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引导等多种方式,普及病虫害防治的知识,让公众了解病虫害的危害,掌握简单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第二,林业工作者是防治工作的先锋队。然而,防治工作并非易事,它需要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和坚定的信念。当前,部分林业工作者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无疑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林业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通过定期的培训、实战演练等方式,让林业工作者熟练掌握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林业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11]。
第三,相关部门还应注重科技创新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工作人员可以更准确地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研发新型的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3.2 积极防治危险性病虫害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危险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这些病虫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传播性,一旦暴发,将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并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确保森林资源的健康与安全[12]。
第一,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是防治危险性病虫害的基础。相关部门应通过设立监测站点、配备专业监测设备、培训监测人员等手段,构建覆盖全面的监测网络,从而实时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包括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生物防治是防治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安全、持久等优点,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例如,通过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昆虫,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病害,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第三,化学防治是防治危险性病虫害的必要手段之一。当病虫害暴发严重,生物防治无法迅速控制时,化学防治能够发挥快速、高效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必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误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使用农药时,工作人员应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品种,并按照科学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确保防治效果和环境安全[13]。
第四,综合防治策略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态环境特点,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防治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手段的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对危险性病虫害进行积极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注重综合防治策略的应用,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与安全,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4]。
3.3 多角度预防成灾性森林病虫害
在应对森林病虫害的挑战中,多角度的预防策略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涉及直接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更包括提升森林自身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第一,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是预防成灾性病虫害的基础。这要求工作人员在造林、抚育、采伐等各个环节都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控。在造林时,应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适地适树适种,合理搭配树种,营造混交林,以提高林分的整体抗性[15]。在抚育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幼林地中耕除草、成林地修枝、间伐等作业,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在采伐时,要合理规划采伐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采伐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工作人员还应注重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这可以通过良种选育、壮苗培育、科学施肥等措施来实现。良种选育能够筛选出抗病性强的品种,从根本上提高林木的抗性。壮苗培育则能够保证林木在生长初期就具备较好的生长势和抗性,减少病虫害的侵袭。科学施肥则能够改善土壤条件,为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第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预防成灾性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一个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的入侵和扩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应注重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避免单一树种的大面积种植,以减少病虫害暴发的风险。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系统中的问题,确保其健康稳定发展。此外,增强自然抵抗力也是预防成灾性病虫害的重要途径。这要求工作人员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有益生物和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例如,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利用微生物制剂等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16-17]。
多角度预防成灾性的森林病虫害需要从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2个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自然抵抗力等措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18]。
4 结束语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更是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病虫害的威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工作人员也要意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保护森林、防治病虫害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小娟,杜文涛.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12):84-86.
[2] 赵荣.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J].河北农机,2023(24):147-149.
[3] 郭光明.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22):243-245.
[4] 张旭.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4):110-112.
[5] 马文杰.病虫害防治技术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适用性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10):148-150.
[6] 赵昌彬,张雨鉴.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和策略[J].森林防火,2023,41(3):104-107.
[7] 王建宇.贵州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18):231-233.
[8] 孙宏艳.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新农业,2023(20):44-45.
[9] 蔺忙碌.环境因素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9):242-244.
[10] 熊伟.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及策略[J].当代农机,2023(8):79,81.
[11] 李晓艳.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9):49-51.
[12] 何伟.森林病虫害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研究[J].防护林科技,2024(2):71-73.
[13] 王雪.探讨森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和相关措施[J].河北农业,2023(9):52-53.
[14] 刘可.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9):61-63.
[15] 黄石.祖厉河林场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J].乡村科技,2023,14(15):126-128.
[16] 杨春燕.林业工程规划中病虫害防治工作探讨[J].河北农机,2023(15):73-75.
[17] 彭大庆.建立森林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编织”病虫害防治信息网[J].中国林业产业,2023(7):54-55.
[18] 何智荣.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会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3,17(1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