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探索

2024-06-28陈达媛

成才之路 2024年16期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陈达媛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管理工作赋能增效,不仅能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减轻学生管理人员压力,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生活体验。高职院校应从学籍档案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宿舍生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方面出发,探索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提升信息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推动学生管理工作朝着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化发展;赋能增效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6-0013-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和学生管理领域已经成为趋势,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各级院校的重要工作,各级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管理工作赋能增效,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在校学习、生活体验。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为研究主题,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和现状,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学籍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保证归档材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二是在相关规章制度的指导下按时做好各类档案的接收、整理、归档和入库工作。三是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工作。四是开发简易有效的检索工具,方便相关工作人员查阅、借阅档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开展纸质学籍档案电子化工作,建设学籍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方便相关人员远程查阅、借阅档案。

2.学生行为管理

学生行为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学生道德行为进行管理,如通过评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部门之星等方式引导学生约束自身行为,提升道德素质等。二是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管理,如对出现不当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出现严重不当行为的学生给予记过、延迟毕业等处分。三是指导学生行为,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行为方式,促进学生成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在除宿舍、卫生间等隐私空间以外的场所安装了摄像头,方便相关工作人员管理学生。

3.宿舍生活管理

宿舍生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安全和整洁的宿舍环境,提升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安全性和幸福感。宿舍生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宿舍卫生管理,即要求学生保证宿舍环境整洁。二是宿舍生活管理,即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到宿舍,不得无故在外过夜等。三是宿舍用电管理,即要求学生不得违章用电,禁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四是宿舍设备管理,即学生应该爱护床、桌、空调等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宿舍区域引入智能化设备,如自动贩卖机、需要扫码启动的洗衣机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纠纷。

4.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课拓展至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德育质量。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状况展开管理的重要工作。高职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和网络成瘾问题等。高职院校一般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解决以上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定期组织学生完成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问卷,在高职学生还未出现躯体化症状之前介入,帮助高职学生解决问题,助力高职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6.就业指导教育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各职业院校调整教学理念,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重要办学目标。在此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指导与保证体系建设工作,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求职竞争力。一般来说,高职院校设有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及保障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学生带来更方便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工作范围得到拓展。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1.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引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建设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学生信息和行为记录在系统中并转化为数据,相关工作人员利用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展开管理,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例如,在传统的学生学习管理工作中,任课教师通过点名等方式统计学生考勤,不仅占用上课时间,且存在考勤作弊的风险,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室门口安装人脸识别装置,不仅能有效提升考勤效率,还有效避免了考勤作弊问题[1]。

2.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由于某些时候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和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之比存在失衡现象,所以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事无巨细,难免出现管理漏洞。以学生资助工作为例,部分高职院校利用学生自主申请、相关部门审核资料的方式确定资助学生,存在资助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引入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饭卡消费情况,据此定位需要资助的学生,提升学生资助工作质量[2]。

3.减轻学生管理人员压力

一方面,信息化学生管理系统可以代替部分人工工作,减少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安全性,减轻学生管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运用理念不够先进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信息技术运用理念不够先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职院校多部门都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但是没有将信息化发展放在战略性重要位置,导致部分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形式化的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不利于学生管理信息化格局的形成,还会导致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资源的浪费。

2.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信息技术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无线网络覆盖不充分,没有实现全校高强度全覆盖,部分教学楼、教职工宿舍网络信号较差,学生信息化管理设施使用不方便。二是部分高职院校使用过时的学生信息化管理设施,如教室安装只能捕捉图形无法捕捉声音的摄像头,当学生在教室发生冲突时,教师无法利用监控视频了解事件经过。

3.学生管理团队信息化素养低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学生管理团队信息化素养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比较低,操作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为学生管理工作赋能增效的作用。学生管理人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导者,如果学生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不足,则会导致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效率低、质量不佳等问题[3]。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1.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首先,高职院校应建立统一的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将学生档案信息录入数据库系统,严格实施各种动态化日常的档案管理,实现学生学籍档案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的转化,为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检索帮助和档案查看服务等。为了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学生学籍档案信息泄露,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为每个学生分配登录账号和密码,学生登录系统后只能看到与自己有关的学籍档案数据。其次,高职院校应实施学籍电子资料动态管理,即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使用各类基础数据、电子文本数据等资源,对档案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升学生学籍档案的完整性。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和整理学籍档案文件时,应明确各类信息的处理方式和文件格式,明确各类文件的完整储存和记录周期,及时对数据信息展开规范化整理和调换。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备份,防止原始数据丢失或被篡改,保证学生学籍档案的安全性。最后,高职院校应保证学籍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职院校应安排专职人员或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学籍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相关运行维护工作,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为学生、教职工等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高职院校还应安装正版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保证学生学籍档案信息不被泄露[4]。

2.学生行为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应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对学生行为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学生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当行为,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改正,保证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安全性。以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为例,部分高职院校利用“刷脸”代替“刷卡”,更高效地采集学生的日常行为数据,提升学生日常行为数据的准确性。首先,高职院校在教室、宿舍、图书馆、操场等主要功能区设置人脸识别采集设施,方便学生刷脸。其次,高职院校建设学生行为管理系统,将学生的刷脸行为转化为行为数据,帮助学生管理人员快速、准确把握学生情况,如学生行为管理系统收集学生刷脸数据,自动形成考勤表,将未刷脸考勤的学生名字标红,允许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考勤表。最后,高职院校应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和可视化分析系统,使学生行为管理系统与一卡通或校园其他管理系统对接,利用学生行为管理系统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开展学生奖惩工作[5]。

3.宿舍生活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推动宿舍生活管理信息化发展,应该以保证学生安全和便利学生生活为主要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建设了宿舍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宿舍展开管理,有效提升宿舍管理质量和效率。首先,高职院校在建设宿舍管理系统时,应重视移动端开发工作,将宿舍管理系统延伸到学生的智能手机上,为学生带来更加便捷的宿舍生活服务,提升学生在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感。高职院校除了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实现宿舍管理,还可以为学生推送有关宿舍生活的文章、视频,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生活技能。其次,高职院校在建设宿舍管理系统时,应根据学生管理现状和学生生活需求确定管理内容和系统功能,如发放电子问卷,收集学生在宿舍居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处理问卷答案,提升系统功能的全面性。最后,高职院校应重视前端设计工作,为学生提供清晰、醒目的前端页面,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功能。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问题,应该在宿舍管理系统中设置机器客服和人工客服功能,为学生解答部分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首先,高职院校应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类型的多样性。高职院校可利用AR、VR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沉浸感强、真实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还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视频或图文。其次,高职院校应利用信息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到个人,即根据学生思想动态、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品质等“个性化表现”,建立“思政动态跟踪数据库”,在高校学生毕业之前,围绕具体的人形成“个性管理模式”,以实现对学生生活、学习、社交、心理等方面的良性引导,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手段的针对性,形成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最后,高职院校应利用信息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到“多主体”层面,即实现学生家长、地方政府、社会公益机构、合作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配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并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5.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首先,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活动,为学生发放电子问卷,要求学生根据真实情况填写问卷,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问卷结果,找出存在心理健康隐患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引导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分配心理健康导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高职院校应建设线上心理咨询系统,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心理疏导服务。最后,高职院校应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管理系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心理管理系统应包括心理测试、心理预警、心理档案管理、心理咨询等多个模块,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高职院校还应利用心理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心理档案展开监督,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采取专业手段介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

6.就业指导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应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明确就业信息化平台的工作目标。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不够实际,不能满足毕业生的真实需求。部分学生虽然接受了就业指导教育,但是不知道应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招聘信息,部分学生因为就业能力不强而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要求大学生指导机构调整工作内容,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一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服务和校园招聘通知服务等,杜绝虚假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由学生身份过渡至职员身份。另一方面,利用就业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如定期推送求职技巧、及时更新最新就业政策等,还可鼓励已毕业学生分享自己的求职经验和企业的招聘要求,帮助学生提升求职能力。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籍档案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宿舍生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推动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提升学生管理效率、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减轻学生管理人员压力的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信息技术运用理念不够先进、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和学生管理团队信息化素养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信息化管理宣传工作,营造信息化建设氛围,学生管理人员应当提升信息化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秋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6):124-126.

[2]付园.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2(43):152-154.

[3]马豆豆.智慧协同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6): 208-210.

[4]李东红.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23,25(03):104-107.

[5]彭辉.基于人脸识别的学生宿舍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22.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Dayuan

(Minjiang Normal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Empowering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student management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tudent management, but als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n stud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bringing students a better learning and life experience.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 record management, student behavior management, dormitory life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etc.,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towards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mpowermentand efficiencyenhanceme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发展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新时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