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在公园景观中的多维表达
2024-06-27王夏清余菲菲
王夏清 余菲菲
摘 要:融合公共艺术的公园景观,不再仅仅是绿地和自然元素的堆积,而是与城市地域文化、居民生活紧密结合的多维度场所。文章以宜昌滨江公园公共艺术为切入点梳理相关文献,通过实地考察明确研究方向,探讨宜昌滨江公园景观的多维艺术表达。通过对公园景观艺术的“扫视”,能够看到在市民生活层面及美学层面,宜昌公共艺术坚持尊重多重主体、维护生态文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各方生态平衡的策略,呈现出引人入胜的生活氛围和感人效果。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园景观;宜昌;滨江公园;长江大保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为加快推进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公共艺术为公园景观的建设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根基。宜昌滨江公园是一个充满公共艺术和公园景观的场所。在这里,公共艺术与公园景观相辅相成,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趣味和吸引力的城市公园样态。因此以宜昌滨江公园为例的调研、分析极具典型性。这些内容的探讨,不仅满足了基本的公共功能需求,而且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内涵的宜昌滨江景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
一、公共艺术概述
(一)公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公共艺术的名称源于英文的“Public Art”,强调公众的参与[2]。从英文含义可以直观地看到Public是指“公有的”“共同的”,Art是指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源于美国,典型的标志是1935年的公共事业振兴署,它的建立是为了解决经济大萧条导致的大规模失业问题。20世纪30年代发起的“公共艺术品计划”和“联邦艺术计划”是当代公共艺术的开始,计划帮助很多艺术家度过困境,留下丰富的色彩。50年代,美国最高院发表的宣言“在国家建设层面要注重美学,实质与精神兼顾。”成为美国公共艺术建设的指导思想[3]。1959年,美国费城立法通过了“百分比艺术法案”,以建筑经费的1%投资公共艺术[3];1965年,旧金山以2%的标准将公共艺术投资拔到了新的高度。60年代波普艺术的出现和繁荣,推动了公共艺术的进步。70年代以后,研究学者将德国艺术家博伊斯所提“扩张的艺术”概念纳入公共艺术范畴,成为当代公共艺术一个新的里程碑[3]。80年代,公共艺术的概念传入中国。随着社会发展,公共艺术的内涵逐渐被人们挖掘,更是作为一种新兴学科进入大众视野,被人们认知。
(二)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设计
笔者通过书籍、文献查阅,发现许多学者都对公共艺术概念做出了界定,将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质的概念,认为公共艺术是指在非封闭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另一种是抽象的概念,认为公共艺术是非具体的、精神层面的公共属性,强调“人民”“美学”价值。综上,笔者认为公共艺术的概念可以界定如下:
公共艺术是指以人为本,在公共空间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的的艺术活动。广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封闭空间之外的,可以与公众形成互动关系的艺术创造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壁画等。而公共艺术设计是在公共开放空间中进行的实用性设计,通过研究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创意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和制作工艺进行表达的方法。公共艺术设计是以人为核心,以公共空间为载体,运用材料、造型等设计手法,面向大众的艺术设计。
二、公共艺术在景观空间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在景观空间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公共艺术融于景观,往往会使空间有更高的艺术魅力,突出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
(一)增加景观空间的“像素点”
首先要分析景观空间中的要素,一是要根据景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环境特征展开“头脑风暴”;二是要测算所处面积,估算需要容纳的人流量,将公共艺术融入其中,设置符合人们需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三是设计景观空间整体需要呈现的艺术风貌。
在景观空间中,公共艺术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性的艺术创造实践活动。比如景观空间中可以反映地域文化、增强交互性的雕塑,参考周围形态所表达的地面铺设,在座椅中加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设施等。公共艺术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体现。通过在景观空间的感受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满足心理需求,体现居民的诉求和价值取向、城市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二)提高景观空间的“容积率”
以公共艺术强化景观空间的利用率就是要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土地、道路、绿化、建筑以及其他物质和空间,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利用的景观空间的问题。景观规划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各方面,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艺术、地理、民俗、建筑等。以公共艺术为媒介,有助于充分利用景观空间资源,调整景观分布结构;有助于调整景观空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重新塑造一个平衡的生态环境,实现景观空间的生活、生态的两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重点并不仅仅在于景观空间的规划管理,而在于寻求各个地区景观空间独有的规律和特色。
(三)深化活的景观“教育学”
苏姆霍林斯基提出教育要全面和谐发展,形成活的自然的教育学[4]。公共艺术首先是“公共的、共有的”,可以为景观设计带来更好的互动和体验。在这种过程中将景观艺术“活”化,潜移默化中对居民、游客深化了教育意义。将公共艺术运用到景观艺术表达,呈现在生活情景中,使其灵动,让居民在空间中更好感受、体味。用充满趣味性、地域文化特色形式的雕塑、装置等景观小品激发其内在动力,增强居民的参与感、认知感。将公共艺术融入户外的景观“教育学”建设中,不仅可以深化其发展,还可以探索一种以人的需求为主,既有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又有地域文化的传承,还有城市发展的规划的新模式。
三、宜昌滨江公园景观公共艺术现状调研
(一)区位概况
宜昌市滨江公园位于宜昌市中心地带,东临沿江大道[5],西邻长江,是典型的滨水带状公园。公园北起镇江阁,一直沿着长江线向南建设。滨江公园的中段接着万达的商业区,处于宜昌市繁华地带,紧挨着夷陵长江大桥,交通便利。滨江公园紧邻三峡洪水点界面之上,用地植被丰富、视野开阔,是自然向市区过渡的绿色风景带,也是宜昌响应“长江大保护”政策的不可忽视的景观主题。宜昌滨江公园是一个多功能沿江公园,包含休闲区域、文化区域、观景区域、健身区域等功能分区,有羽毛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公共健身场所,还提供借还设施等功能。它以人为本,建立了一条连贯的滨江步道。此外,滨江公园的场地还可提供散步、慢跑、骑行、下棋、跳舞等类型活动的场所,以及公共卫生间和自行车停放点。各个功能分区相互作用,搭配不同的景观小品给居民及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能够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
(二)景观节点
宜昌滨江景观开阔的空间和强烈的线型引导,使其成为城市门面担当和独一无二的线性风景线。建筑随地形巧妙结合,吸引人们去休闲玩乐、观赏江景,让居民共享绿色空间,形成动态的风景线,从而展现了沿江城市的独特魅力。滨江建筑微景观要素与公共空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关系。
从至喜长江大桥到江豚公园是非常简洁明了的线状景观带,主要受区域划分的影响,宽度较窄。它有护河堤岸、人行步道、行道树以及长条状的草坪带。其中滨江绿道到至喜长江大桥这一段更加简单,仅有护河堤岸、人行步道、行道树。江豚广场是一个小的节点,广场中间有一个不锈钢的江豚雕塑,雕塑底端运用弧线的造型,既体现了江水的翻腾,也增添了趣味性。从江豚广场到镇江阁区间,带状景观加宽,少了护岸围栏,增设了条状草坪、人行步道变宽,人行步道与行道树中间增加了分隔绿带,绿带上设有灯具。从镇江阁到夷陵长江大桥,增设了多种娱乐设施,有儿童游乐区、成年休闲区、各种可以运动的球场、瀑布、可以产生互动产生交互的极光秀、可以眺望远处的灯塔和变化莫测的磨基山的木质栏道,花坛的围石、绿化带的围条上增设了木质座椅,有明式座椅的韵律美,上面还有宜昌的标志。还有休闲娱乐的“橘子元宇宙”、夷陵长江大桥底下的观影区与南榭盆景园等。夷陵长江大桥往万达区域这一段节点有和平公园、水轮机雕塑、宜昌大撤退雕塑、旧码头江豚装置等。
四、公共艺术在宜昌滨江公园景观中的多维表达
近年来,“公共艺术”一词的出现通常是与“美丽”“可持续”挂钩的,包括很多相关的展览,例如《寻踪诸野之美—“美丽乡村”公共艺术项目》《山水意园—中国公共艺术展》等,旨在向大众展示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发展与美学息息相关。公共艺术对于丰富景观空间、改善景观结构、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将滨江公园仅视为一个公园景观空间,还是将其作为一件艺术品来看,它都必定经过了人为的规划和设计。宜昌滨江公园的景观艺术通过多种载体在公园空间中呈现,形式多样[6]。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和文献查阅发现,宜昌滨江公园景观艺术有以下多维的表达形式。
(一)塑造景观小品融入自然维度
宜昌滨江公园通过公共艺术的手法,将自然维度融入公园景观中,为游客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公园。宜昌滨江公园拆掉了围墙,迁改了箱杆,拓展了空间,将沿街十多处边角空地打造成了交互空间系列场景,如橘子洲元宇宙、桥下电影院等,实现了景与空间的自然交融。在作品展现方面,公园在码头旧遗址上,加装了“微笑天使”江豚雕塑。这个公共艺术作品既融入了码头文化,又体现了生态保护的理念,为公园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传达了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橘子洲元宇宙半开放式建筑既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区域,居民及游客可以在这里聚会、打牌、休息等,又以橘子外形呼应宜昌的柑橘文化,带来了大自然的一丝清爽,沁人心脾。这种建筑形式既能体现公共性,又体现了参与性。南榭盆景园采用生态设计原理,大量运用植物造景,参考了中国园林的设计,全园呈现出自然流畅、植物山石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景象,是三峡地区最大的盆景园。
(二)凝聚科技进步展示社会风貌
将公共艺术作品运用到宜昌滨江公园的景观建设践行了“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7]的核心价值观,尊重了多元性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正如公共艺术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宜昌滨江公园的建设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宜昌滨江公园内的景观小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体现公共性和可参与性。例如,在公园中的一些公共艺术装置上,游客可以触摸、攀爬、拍照等,这些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游客对公园的喜爱,也促进了社交活动的开展。江豚广场在护堤旁边放置的望远镜也与现代科技相关联,在旁边设置二维码,居民可以扫码观看江豚的身影。科技的植入在有效避免破坏性行为的发生同时,向市民和游人更好地宣传长江生态保护理念。夷陵长江大桥桥底设置了小型电影院,在桥底投射电影,周围护栏提供了座椅,供市民和游客欣赏影片、放松身心。球场等设置了体育用品“易租球”、饮品自助售卖机,为市民提供便利。2022年,宜昌市城区首条智慧步道在滨江公园路段落成开放,从滨江公园胜利三路延伸至西陵一路。智慧步道旁的智慧人脸识别打卡杆是科技发展的一大亮点,它通过高科技算法展现市民的运动状态,彰显现代风貌。立柱还具有SOS一键报警按钮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不仅展示了现代科技面貌还体现了人文关怀。
(三)承载地域形象凸显文化底蕴
当下文化形态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媒介属于文化传播的助推器,公共艺术以其自身的丰富性拓宽、弥合、平衡地域文化与生活文化的关系[8]。宜昌滨江公园中以宜昌的历史和文化为主题建设的屈原白玉塑像、“三峡力量”水轮机、宜昌大撤退雕塑等作品,通过不同的造型传达出宜昌的特色文化。中段可以休息的廊架上面在布满了《离骚》的名句的同时做了灯光设计,增添了趣味性,为整个滨江公园线状景观带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产生了一定区域的文化碰撞。例如,在夷陵长江大桥的周边有圆润的“曲”型的铺装地面,立于桥底的景观宣传栏,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宜昌滨江公园管理规定的有关条例。整条线状景观带根据适宜地点点缀了这些景观宣传栏,形成了一定的秩序和韵律美。此外,在公园中有一些公共艺术作品是由宜昌市民参与创作的,如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示了宜昌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促进了社区文化和地域认同的发展。
(四)追求美学价值与景观小品共鸣
所谓公共艺术设计的美学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的综合表达[9]。宜昌滨江公园中有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为公园增添了艺术气息和美学价值。例如水轮机就是利用葛洲坝电厂的5片水力发电机叶轮,通过艺术性创意以其流畅的几何形态展示了水轮发电的安全、稳定和效率,体现了三峡水电的力量美感。宜昌滨江公园给人带来的一个鲜明的地域形象就是屈骚之美,这是宜昌独有的精神高地。镇江阁不远处就是栩栩如生的屈原白玉雕像,他面容镇静肃穆,手持《离骚》,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是宜昌的地标文化之一。江豚也是宜昌滨江公园的一大特色,旧码头遗址上的江豚雕塑就向市民及游客展示了“微笑天使”可爱。宜昌沿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2023年都拍到了在江里嬉戏玩耍的江豚,这与“长江大保护”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江豚广场的雕塑采用了不锈钢的材质,圆滑的体态将江豚的特色展示得非常鲜明,表现了江豚的可爱。雕塑底座的弧线与翻腾的江水相呼应,周围的座椅选择性地在边沿增加了江豚的形态,借助浮雕艺术转化成新的景观节点。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视觉语言,与公园景观形成了有趣的呼应和对话,为公园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趣味。历史人文与现代景观要素的火花,造就了滨江公园的公共艺术的现状[10]。
五、结语
罗丹曾经说过:“没有一件艺术品,单靠线条或色彩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11]滨江公园景观不仅要有外在的形式美,更应立足于功能,反映当地人文,体现时代风尚,将历史的发展融于环境景观当中。宜昌滨江公园景观艺术的丰富呈现是党和人民的智慧结晶。当下,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导下,公园景观艺术更要立足于人民,尊重和保护主体需求,才能呈现出丰富多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建.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3(9):106.
[2]余菲菲.公共艺术设计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31-32.
[3]王洪义.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历史[J].公共艺术,2009(1):45.
[4]孙永霞.苏霍姆林斯基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2):134-137.
[5]张书瑜,张琳玥.滨水带状公园的景观设计手法探究——以宜昌市滨江公园为例[J].居舍,2019(9):108-109.
[6]余菲菲,郭明瑞.论民族旅游村寨景观艺术的多维表达——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3):61-66,73.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8]马中红.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J].青年探索,2016(1):74-83.
[9]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0]陈昱萌,李晓薇,韩锋.上海滨江景观设计表达手段对工业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J].中国城市林业,2022(2):118-124.
[11]罗丹.罗丹艺术论[M].沈宝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
作者简介:
王夏清,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余菲菲,硕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旅游景观规划以及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