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公仆境界
2024-06-27齐世明
齐世明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苏轼携友去城东坡地。归遇大雨,一个个被淋成了落汤鸡,友人皆感狼狈,唯独东坡视若无雨,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迎风冒雨,吟诗放歌,气定神闲。不一会儿,雨霁天青,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挥而就。
好一幅传神的“苏子雨中行吟图”。处变不惊的苏轼,笑对苍茫,岂怕什么萧瑟处、风料峭?最是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他豁达开朗的坦荡胸怀与人生态度。而此时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
东坡为官,虽屡遭贬谪,但始终秉持素心,即使在逆境中,也坚持济世救民,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实事。显著者如为西湖挡海潮、清湖淤,留下了千年苏堤;为治理黄河决口,救徐州,亲率百姓筑堤抢险;即便是在晚年被贬天涯海角之海南岛儋州,仍然重视文化教育,兴办学府、讲学明道,开一代文脉,极大促进了海南文化发展,赢得“东坡不幸海南幸”之赞誉。由此足见,在被贬的困顿与萧瑟之中,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境界却并未消减。
这种境界,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中亦可窥见端倪。
“何妨吟啸且徐行”,此第一层境界也。著一“行”字,言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不必过于在意那些“穿林打叶”的外在声音,于风雨的肆虐之中坚守德行、履职尽责,泰然前行。
“料峭春风吹酒醒”,此第二层境界也。著一“醒”字,道便是千杯欢聚酒,也要及时清醒;更有时时保持清醒之意,无论是荣辱得失,还是风云变幻,都是浮云。为官一方,欲为公仆心,须以百姓为重,将民心举过头顶。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第三层境界也。著一“无”字,可谓点睛之笔,意味隽永。在民生福祉面前,个人进退可谓“无”,一时得失也可谓“无”,缀满名利的鲜花与前呼后拥的排场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虚无。而“归去”的一个“归”字更为洒脱,不在意官场的困匮多变,走出争斗的风雨、利益的藩篱,走向乡野、走向民间,拥抱万紫千红的自然,拥抱烟火气与真性情。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一度下狱,三度贬官。他有千百个理由愤懑抱怨,甚至痛不欲生,但东坡没有。他于人间清醒中行之泰然,从愁云惨雾中跳脱出来,依然活得有节有趣、有滋有味。想苏东坡此生此情,更晓:人贵在持守之顽强,初心之坚韧。
令后世会心一笑而尊崇的“东坡老”,给了我们多少宝贵的启示!
责任编辑 / 钟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