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 打造山西青年智库理论研究新高地

2024-06-27曲宏飞

中国共青团 2024年10期
关键词:智库山西省山西

曲宏飞

山西青年智库于2019年12月13日成立,由共青团山西省委主办、山西省团校承办,是山西省唯一以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型智库,2021年7月入选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2023年11月入选省委宣传部山西新型智库(第一批)。

优化机制促管理量质齐升强理论

自成立以来,山西青年智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为服务目标,以关注青少年、研究青少年、引领青少年为服务宗旨,以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资政为主攻方向,以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向打造全国青少年理论研究新高地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加强组织管理,不断优化完善三级分层管理机制。共青团山西省委牵头成立山西青年智库管理委员会,负责整体决策部署;共青团山西省委团校为综合服务机构,负责协调开展日常事务;下设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智库专家执行委员会,负责组织涵盖党政企业、团系统、大学、中小学研究员队伍开展研究工作。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成果量质齐升。与山西省教育厅联合发布“青少年工作”课题,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青少年发展”课题,2023年申报数量增至764个,是首次发布数量的5.5 倍,是2022年度的2.43倍;牵头编制了《山西省青少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组织完成了规划的中期调研评估;申报立项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山西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课题11项,创历史新高;出版3部专业书籍:《山西青年运动史》《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探微》《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其中《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团校庆祝建团100周年献礼工程之一,入选了中央团校常青阅览室书目;编印《当代青少年研究》杂志30期,《青少年动态》130期。

立足实际找特色资源整合走新路

山西青年智库以制度建设夯实建库基础,以人才建设保障立库根本,以合作共建提升兴库质量,走出了一条立足山西实际、突出团青特色、注重资源整合的办库新路。

制度建库,构建一体化研究机制。建库伊始,就牢牢紧抓制度建库、依法建库、规范建库,聚焦科研成果转化,强化运行管理,构建了相对系统完备的管理机制。一是构建基本制度框架。制定了基本制度、科研咨政制度、智库专刊制度等三类20余项制度,在全省300多家智库中位居前列,形成了“一库”“一刊”“一动态”“一课题”的理论研究阵地。二是推进教研培咨一体化。以教务和研究互促为着力点,组建三个教研小组,制定教研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调查研究、资政建议等活动,逐步构建教研咨培一体化运行体系。三是积极构建研究成果的生产、发布与应用转化机制。分别与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建立协作机制,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发布和转化,团系统参与研究的规模逐年扩大。

人才立库,培养高水平研究队伍。坚持以人才为核心,注重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积极构建创新型研究团队,着力打造智库发展的核心优势。一是切实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作用。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对智库整体发展、重大决策和重大课题开展提出前瞻性、战略性的建议;智库专家执行委员会委员发挥着“智囊”的作用,对智库课题、调研等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专业性、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二是建立服务山西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团队。将团校师资等内部力量和智库研究员、青年讲师团、团校师资库等外部力量相结合,以项目化为主要形式,组建不同主题的项目组,形成相对固定,兼具流动性、灵活性的科研团队。现有省外合作专家31人,其中“双一流”高校专家9人,省内合作专家105人,覆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三是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研究队伍管理机制。从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结项等方面出发,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监督体系,强化项目监督管理;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考核、激励,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动态调整,完善科研队伍管理。

合作兴库,推进开放型智库建设。建库起,就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签订了战略备忘录,积极与国内知名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通过举行大型研讨会、联合调研、课题申报发布等形式,切实提升智库研究的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一是举办主题研讨,形成山西团内理论交流品牌。围绕研究主题,定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深入研讨,注重特色,形成系列,扩大影响,逐步形成山西团内学术交流品牌。聚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共举办大型专题研讨会3次,线上线下相结合,邀请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团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解,主题涵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山西省青少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主题不断聚焦、探讨不断深入。二是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山西团内调研特色。组建调研团队,聚焦研究主题,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青少年群体为主要调研对象,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形成主题鲜明、对象明确、机制完善、成果聚焦的山西团内调研特色。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开展了《山西省青少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中期评估、“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等调研,是团校首次承担的横向课题,高质量完成了调研评估报告。三是开展课题研究,产出山西团内系列成果。聚焦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和组织建设,持续深耕细挖,形成了研究系列,在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一方面联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团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在思想政治引领上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省内自设课题研究,形成了山西省青少年研究系列和山西省青少年工作研究系列,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至2023年,申报数量从139个增长到764个;立项数量从36个增长到290个。

提质增效求突破创新驱动促升级

经过四年的建设,山西青年智库发展正从“固本培元”向“提质增效”加速推进,未来重点要在打造核心优势和创新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青年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多出精品,打造智库核心优势。要抓住思想政治引领和组织体系改革两条主线,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政策研究为突破,形成聚焦主题主线的研究优势。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牢研究方向。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省校合作,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高质量智库成果和决策参考。二是夯实思想基础,形成山西特色。以深入研究山西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理论逻辑、创新形式和实践路径为主题,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聚焦提高理论本身解释力、帮助工作对象提高理解力、思想传播方法等现实问题,持续强化理论攻关,积极探索适合山西实际的思想政治引领模式和机制。三是立足研究项目,发挥资政作用。聚焦《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及新一轮规划起草、共青团改革、青少年发展等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开展高站位、有见解、可操作的应用研究,产出高质量山西团内综合研究成果和资政研究报告,将研究与山西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两个转型”、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政作用。

立足自身,深化制度机制创新。立足智库自身,从山西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实际出发,以“小机构、大平台”为改革方向,持续深化制度机制创新。一是深化智库管理模式改革。要充分发挥智库管委会的牵头抓总作用,促进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智库专家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集成创新,放大整体效应,构建起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新型智库体系。二是深化智库研究机制改革。要坚持青少年问题导向,推动研究方向由过去注重定性分析和短期跟踪,向注重数据分析和长期跟踪转变。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推动研究重点由过去重视对历史经验的事后总结,向重视对青少年工作前瞻性、预测性研究的转变。要坚持专业团队合作,推动研究力量由单兵作战、关门研究向团队作战、开门研究转变。三是深化智库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发挥智库研讨会作用的基础上,组织特聘专家解读重大政策。注重跨学科人才的选拔。目前智库大部分专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背景,今后要重视选拔聘任统计学、传播学、大数据、数理分析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更多对策研究型人才。

拓展合作,提升智库影响力。以山西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网络的构建为目标,从纵向和横向上拓展智库的合作,持续扩大影响力。一是建立智库工作互动机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络沟通,找准问题,在课题立项环节,对标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确保课题立项环节与决策需求接轨。在课题研究方式上,强化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研究,提高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形成影响大、接地气的研究成果。二是搭建青年智库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完善决策咨询研究平台体系,最终实现决策咨询从选题、研究资源整合、研究组织、成果报送、应用推进和质量评价的整个环节的全部功能,从而提供更加有效的咨政服务。三是拓展省校合作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智库拓展与国内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开展合作项目研究,积极参加国家高端智库平台对话。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吸纳更多知名专家、学者为青年智库服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高端智库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青年智库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猜你喜欢

智库山西省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微智库
微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