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史研究拓展整体史:基于青年运动视角
2024-06-27林升宝
林升宝
区域史研究作为一种与国家叙事或整体叙事相对的史学研究方法,其兴起在中国已有40年。从研究视角而言,区域史研究眼光向下,聚焦国内某一个区域,大到一个省域、小到一个县甚至一个村乃至一个生产队,结合地方史料,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细致探索。中国青年运动史的学术发展路径符合史学研究的一般情况:首先从史料出发,逐渐进入通史类著作的出现阶段;在通史类著作出现后,再有区域史和专题史方面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
据李玉琦研究员所述,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源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承担的工作要求。1957年,为更好地总结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经验,适应新形势下团的工作需要,团中央办公厅设立团史组,着手收集、整理、编辑中国青年运动史料。至1961年,团史组共编辑印发(团内)10本《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该套资料在改革开放后扩编为19卷本,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运动研究最权威的文献资料。在史料收集、整理和出版的基础上,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的通史性著作开始出现:《中国青年运动史》(1984年,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编)、《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1990年,郑洸等)、《中国共青团史稿》(2010年,李玉琦)、《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1919—2019)》(2022年,胡献忠)等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此后,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中,包括特定历史时期、具体地域、具体事件、具体人物、代表组织等方面的区域史研究成果取得了较大进展。
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发展,不断丰富、拓展着中国青年运动史的研究视角,创新了中国青年运动史的史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中国青年运动史的区域史研究是对通史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区域史研究者要置身大历史观,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从内向外、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地区到国家等方面的“以小见大”。
区域史研究要体现历史发展脉络,即用大历史视野,立足历史发展的宏大叙事和总趋势来审视中国青年运动,在叙述内容上表现出广泛性。以《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1919—2019)》(2022年,胡献忠)为例,图书正文共计14章,历史跨度自1919年的“五四运动”始至2019年终,以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观察视野,对青年与国家、青年与社会、青年与政治等重大关系进行研判,把握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特质和趋势,阐释中国青年运动的新价值,增强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
任何一个区域性青年运动的历史发展,都是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影响下发展和演进的。史学研究上,叙事不能脱离整体史视角孤立呈现。
因此,为实现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区域视角的“以小见大”,研究者选择研究切口时要微观化。当然,微观化并非“碎片化”。这就要求研究者在个案选择上要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近年来,笔者的研究视角开始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在上海的实践这一话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给青年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新旧思想的破与立、冲突与整合在青年群体中不断上演。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党和国家怎样有效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这需要党的青年工作既能体现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也能在时代变化背景下把准青年的“兴奋点”,准确回应青年的需求,按照青年的特点进行工作。
2023年,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青年服务队再研究》一文中回溯了全国首支青年服务队——上海自行车三厂青年服务队于1980年2月诞生的全过程。青年服务队出现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并非历史的偶然,是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下,众多因素交织、联合、作用的结果。梳理和总结青年服务队的历史脉络,我们发现这一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形式,既适应了改革开放后群众对物质文明的迫切需要,又反映了青年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追求,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成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雏形,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教育意义和经济意义。
“眼睛向下,万紫千红”。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党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引领凝聚青年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和上海”“最上海(首创)”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堵一堵不如引一引”和“批一批不如比一比”等的工作理念。
通过对区域史的研究,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整体性,也可以弥补整体史的不足。
把握中国青年运动史区域史研究的异质性
开展区域史研究的过程中,不能简单重复整体史的研究视角。历史因其内在逻辑的复杂多样,叙事必然也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中国青年运动史的研究需要有宏大的历史叙述来体现其民族性和国家性,更要捕捉历史的细节、揭示冲突,从而找到对既有认知突破的反例。这要求中国青年运动史的研究者更需要关注研究的异质性。这是开展相关研究力求达到的目的,也是区域史研究的史学价值所在。
以笔者长期从事的上海知青史研究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因是类似的——政治动因和经济动因;知识青年到农村后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也表现出类似性,这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也有一定的展现——包括饮食、住宿、劳动等问题。然而,相较而言,上海的知青运动也有其特殊性。面对这些问题,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柔性政策:慰问团、函授教育、经济援助、医疗援助等。这些做法是有别于其他省市的。当然,其目的是出于维护总方针的需要。然而,通过解读这些地方的政策,也会看到一些新发现。
以经济援助为例,课题组通过查阅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知青档案,发现了大量有关上海对跨省区接收上海知青地区开展经济支援的资料。其中,经济支援物资既包括拖拉机、机电设备等生产物资,也包括药品、胶鞋等生活物资,还有无息贷款等。后继研究中,课题组在查阅和整理江西、黑龙江、安徽等省以及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区的知青档案时,同样发现了大量类似档案。这些档案资料说明:新中国成立以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关系并非决然割裂的,即:某些特定历史时期、特殊历史条件下,城乡之间广泛存在着形式多样的经济联系。这种城乡经济往来,在有意无意中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于物资流通的严格规定和限制,关联起现代化城市与偏远封闭乡村之间的经济联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二元对立、彼此割裂的城乡关系。
同时,随着大量知青人口从城市迁往农村后,这种大规模的城乡文化交流也开始不自觉地发生。这里既有政治因素,但更多的是青年群体对于个人正常生活的向往。这一时期的农村文化,由于大量城市青年的到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现象的存在似乎也有别于既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特殊历史条件下,城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交流。
这也在本质上突破了“就知青论知青”的研究边界,与边疆史、医疗卫生史、城乡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具有深度关联。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的成长空间。
中国青年运动史是一场跨越百年、涉及千千万万青年的大规模政治和社会运动。青年的成长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息息相关,共振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关乎着历史、现在与未来。因此,应成为中国史学研究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中国青年运动史整体史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学科定位达成广泛共识的前提下,从区域史视角切入来回答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而突破研究“瓶颈”,显然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