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探索
2024-06-26叶晶晶倪亚贤董雯王迪
叶晶晶 倪亚贤 董雯 王迪
摘 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是新时代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梳理了初中物理教材的物理学史素材及其背后的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并以“光的直线传播”为例设计教学过程,为初中物理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理学史;初中物理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对中小学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使“课程思政”理念从高校延伸至中小学[ 2 ]。这一国家战略部署意味着新时代各个学段的教师都要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结合各学科特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笔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物理量的单位总是混淆甚至忘记。这与薄弱的物理学史教育是脱不了干系的。倘若学生了解背后的深邃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科学家百折不饶的探索历程,又怎会陷入混乱记忆的怪圈中呢?这警示当代物理教师应重视物理学史教育,而物理学史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育人素材库,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充分挖掘物理学史背后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从而逐步实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宏伟教学使命。
1 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1)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都急剧发展的时期,但也正因为急剧发展所以心理与思想相对脆弱,不稳定,他们渴望通过认识周围的事物来获得稳定的、长久的心理特征。可见在这一阶段,教师“因地制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是何等的关键。也正是因为学生这一阶段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物理学科才更应该向深度挖掘,向宽度挖掘。物理教师应该利用好初中物理教材,处理好学科知识和智育、德育的关系,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固定终生的发展“支架”。这既是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育人”之责。此外,初中生还带有敏感叛逆的成长特点,教师的思政引导切忌生硬灌输,应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与价值共振。
(2)促进学科间融合,推动物理课堂的高效变革。
初中物理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促进学科融合,推动教学高效变革。“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是“思想政治”和“物理学科”的简单融入,除物理知识点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还需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资源涉及到的物理的历史,物理的人文,物理的思想,物理的思维等。这是包含了历史、文学、思想政治、数学、哲学等的多学科融合,这样的学科融合既符合“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精神要求,又符合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本身需要,更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变革的潮流。
(3)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教育具有时代属性,教育培养的人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因为初中教育的升学压力大,学生课业负担重,且学生心智尚不成熟,教师往往在教育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归纳、解题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价值、道德情感方面的引领和培育,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扭曲、畸形,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要想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重视思政的培养。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落脚点,挖掘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做好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才能真正的“立德树人”。
2 初中教材物理学史及其背后的思政元素
笔者在梳理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苏科版为例),结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初中物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将初中物理学史中涉及到的思政元素分为思想政治与性格品质两个层面。思想政治层面主要分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品质层面主要分为各种科学探究的科学精神等(如图1所示)。
物理学以深邃厚重的历史底蕴为初中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笔者整理初中物理教材(苏科版)中设计的主要物理学家及其背后的物理学史,并试着分析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具体整理如表1(按教材编排顺序)。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如曾侯乙编钟,天坛回音壁等)和中国现今的前沿科技(如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载入航天工程等),这些都对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 思政元素融入初中物理学史教学的教学设计——“光的直线传播”部分教学环节
3.1 新课导入之中国元素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由匈牙利舞蹈团Attraction在央视春晚上的精彩表演《符号中国》。
(教师播放视频资源。)
师:在刚才展现的视频中,舞蹈演员巧用影子实现对各种造型的展示,你们看到了哪些造型呀?
生:万里长城、北京天坛、国宝熊猫、神舟飞船、铜奔马等等。
师:这些活灵活现的中国元素无一不体现了我国的大国风采。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多媒体播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中国著名建筑景点,中国古典元素和中国国宝的呈现,使得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浓厚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2 新课讲授之日食、月食与“夏商周断代工程”
师:科技工作者利用古籍中“天再旦”“天再昏”等天象的记载,并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资料,得出了夏、商、周三朝的准确时间。“天再旦”,也就是在清晨出现的日全食推断出西周的第七位君王(周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从这个例子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生:感悟到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解决一些问题的重要价值。
生:感悟到了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以及光学知识的魅力。
设计意图:这一研究成果展示了物理学和社会科学创造性的融合应用,体现了多学科融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物理知识对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思考框架。此外,通过畅所欲言的课堂交流方式,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3 新课讲授之小孔成像与古籍介绍
师:树荫下这些圆形的光斑,是一种重要的光学现象,也被称为“小孔成像”。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发现,其中包括墨子、沈括等人。这些古代科学家对“小孔成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4页上关于“生活物理社会——小孔成像”的内容。
生:阅读课本,了解成像原理。
师:好,看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想必很有感悟,哪位同学来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生:对于小孔成像,早在战国时期墨家名著《墨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房门上有一个小孔,可以将屋外的景象呈现在后面的墙壁上。此外。我国古代很多很多学者,比如沈括、赵友钦等都曾对此进入深入的研究,其中赵友钦还进一步利用实验得出成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且他这种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比西方早达数百年,太牛了!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物理学史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节内容属于初二偏前面内容,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提前给学生讲授丰富的中国物理学史有利于破除学生对“中国物理学史匮乏”的误区。
3.4 作业布置
了解古代科学家在光学领域做出的贡献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落实“双减”政策,作业布置增质提效不重量,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渠道。通过对古代科学家的了解,学生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树立努力学习,报效党和国家的远大志向。
4 结语
初中物理教材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物理学史思政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并适时地应用到教学中,依托物理学科的育人优势,把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形成,使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构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当然,物理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与操守在潜移默化中也会感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范永梅.基于协同理论的物理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策略刍议[J].物理教师,2022,43(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