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困境与对策

2024-06-26钱程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14期
关键词:绩效困境事业单位

钱程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事业单位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事业单位人员的不断增长,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在分配制度上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内部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也逐步得到体现。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标准混乱、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等,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过程困难重重。本文对当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制度;困境

DOI:10.12433/zgkjtz.20241450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一种以工作业绩为基础的工资分配方式,旨在通过合理的薪酬激励,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其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任务,设定不同的绩效指标;定期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绩效工资;结合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员工的个人贡献,调整绩效工资。

该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平性,公开透明的绩效评估标准,可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二是激励性,绩效工资与个人业绩挂钩,可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绩效指标和薪酬水平,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需求。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重要作用

(一)体现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服务性特征,绩效工资制度能够直接反映事业单位员工在履行社会职能方面的成效。通过对员工绩效的科学评估,将工作成果与社会职能的完成情况挂钩,从而确保员工深刻理解并有效执行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责任。绩效工资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形式,在促进其内部分配改革、增强其活力、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可以使事业单位真正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体现出“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管理理念,建立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体现员工的工作责任、技能素质、实际贡献及努力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有利于调动各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企业一起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事业体系。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能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目标。由于事业单位不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是将社会效益作为评价其好坏的重要指标。推行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通过绩效考核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根据绩效结果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这种以绩效为导向的配置方式,有助于将优秀的员工安排在关键岗位,确保重要任务得到高效执行,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实行绩效工资后,国家将按照政策规定,在总体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新的机制,逐步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使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量与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切实做到“以岗定薪、同工同酬”。

(四)有利于推进制度创新,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其公益属性,增强其活力。当前,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存在效率不高、质量不优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用人机制不灵活、激励约束力不够。实行绩效工资后,以岗位为基础,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可以把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承担的工作职责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措施,强化对员工的激励约束,有助于打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从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困境

(一)绩效工资分配标准混乱

绩效工资作为一种内部分配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它也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增强其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和监督机制,绩效工资分配标准混乱,部分地区和部门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

(二)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困境之一在于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许多事业单位在设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过于注重量化指标,忽视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估。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员工的实际贡献和综合能力,导致绩效评定结果存在偏差。此外,部分指标设置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员工在执行过程中难以明确方向,影响了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此外,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往往缺乏与员工的充分沟通和反馈机制,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不深入,参与度不高,这进一步加剧了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不合理性,影响了绩效工资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

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将绩效工资与职称晋升挂钩,这实际上是一种以身份为基础的考核机制,而不是以业绩为基础的考核机制。在这种体制下,很多人认为,只有获得一定级别的职称才有资格获得绩效工资。与此同时,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或制定出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笼统,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很难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或者说,很难起到激励作用。一些单位为了避免负面影响,甚至把考核结果当作“内部机密”,不对外公开。这样就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员工认为,自己的工资不能反映真实业绩;二是单位领导认为,下属工作干得好不如关系硬,即使员工的业绩再好也很难得到奖励。

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构想

(一)精心打造全方位的绩效考核新机制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为了激励广大工作人员,从而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如何在实际管理中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是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重岗轻人”、“重评轻管”的思想观念,将岗位与绩效挂钩,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参与绩效考核工作。对于行政职能较少、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可以不设考核指标,但对于技术含量高、责任重大的关键岗位,则必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特点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其岗位职责和业务范围确定相应的考核权重。在考核方式上,也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除了传统的书面材料审核外,还可以通过公开述职、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使之真正体现出个人价值,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推动单位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将考核结果应用于工资分配过程中,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二是根据考核结果为员工提供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三是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使其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确保考核结果得到有效落实,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要注重考核制度的动态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有的考核制度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比如:部分单位采用的绩效考核办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甚至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失真,挫伤了一些优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调整绩效考核办法,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不断强化绩效考核的执行力与深度

在事业单位中,绩效工资的发放与绩效考核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可确保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又可以为下一步工资分配方案的拟定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必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考核组织机构建设,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绩效考核的执行力与深度。

首先,为了切实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组织架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明确领导职责,并将其落实到具体部门。同时,还需构建独立的绩效考核小组,以便人员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当前大多数单位都属于行政单位,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很可能会存在一些“人治”现象,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对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以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

其次,必须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一般来说,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设定、考核形式、考核程序、考核内容四个部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单位仅仅在考核内容上略加改进,其他方面却没有任何变化,导致考核不够全面、合理,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新篇章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机构,其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绩效评价是绩效工资制度的核心环节,其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薪酬待遇。绩效评价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避免主观偏见和不公现象。绩效评价应覆盖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等多个方面,全面衡量员工的工作表现。绩效评价结果应及时公开,接受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绩效评价体系应根据单位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调整和优化,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优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重要环节。绩效评价应注重全面性和客观性,包括工作业绩、能力水平、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同时,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全面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其次,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和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确保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绩效工资制度,加强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单位通过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奖励制度、福利待遇等方式激励员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现状来看,由于受传统思想支配,在制度限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影响了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效果,阻碍了工作的高效运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事业单位应提高自身的人员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投入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员队伍整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玉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困境与构想[J].中国市场,2022(3):91-92+150.

[2]邓金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基于S市的调研[J].中国人事科学,2021(3):1-8.

[3]张爱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困境与构想浅谈[J].经济管理文摘,2020(20):82-83.

[4]马蓉.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20(12):19-20.

[5]方芳.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难点与构想[J].人才资源开发,2019(16):8-10.

猜你喜欢

绩效困境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困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