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简《印经》理论中的辩证思想分析

2024-06-26郭鑫

参花(下) 2024年6期
关键词:刀法流派篆刻

朱简《印经》在篆刻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对明代篆刻流派名称的定义,及对刀法、笔意相结合理论的提出,对篆刻技法方面的字法、章法也作出了详尽分析。刀法贡献不仅体现在朱简的技法创新,即未沿用文彭、何震刀法,而是在切刀基础上创造碎刀法,并且完善了刀法理论,与书法笔意结合,作出品级分类。不同于其他印论家的印章品级说,朱简将品级具体到刀法分类上作出阐释。文献对辩证思想的来源解释,主要源于辩证法,由此可知,“辩证”主要包含正反两面,二者存在均是事实。且印学史记载的朱简是敢于批判质疑现存理论之人,能够表现其独特的辩证思想。本文将从辩证思想角度出发,对朱简《印经》中的观点作出分析,认识其不同于其他印论家的客观思想理念。

一、明代篆刻流派定义体现朱简求实的辩证思想

朱简理论为明代篆刻流派的形成做了铺垫,大量文献对明代篆刻流派形成原因和条件作出解释,因此,本节主要对朱简篆刻流派说所体现的求实辩证思想进行分析。

朱简《印经》中明确对“流派”作出说明,“由兹名流竞起,各植藩围,玄黄交战,而雌黄甲乙,未可遽为定论”。引文以“流”字引出三桥派、雪渔派和泗水派,“名流竞起,各植藩篱”表明篆刻流派形成和文人名声技法相关,且流派产生与文人主动参与有关。提出代表流派后,朱简补充流派外存在自立派别之人,且以“称伯称雄”评价另立派别之人,可见其更重视文人篆刻技法的贡献,流派主要是形式,不代表篆刻技法最高者,此为朱简对篆刻流派定义的客观看法。

每一篆刻流派以所处相同地域和相近印风技法成立,有代表篆刻家和印章特色。对于篆刻流派代表人宗法地位,朱简的评价客观求实,并未全盘称赞。

德、靖之间,吴郡文博士寿承氏崛起,树帜坫坛,而许高阳、王玉唯诸君相与先后周旋,遂尔名倾天下。何长卿北面师之,日就月将,而枝梧构撰,亦自名噪一时。嗣苏尔宣出,力欲抗衡,而声誉少损,乃僻在海隅,聊且夜郎称大。或谓寿承创意,长卿造文,尔宣文法两弛,然皆鼻盾手也。

由上可知,朱简认同文彭在明代篆刻史上的地位和奠定作用。“何长卿北面师之”“名噪一时”体现朱简肯定何震在北派篆刻中的宗法地位与贡献。对苏宣技法评价客观,认为其名声和技法弱于文、何二人,虽朱简将苏宣作为泗水派代表,说明其篆刻技艺独特性才能立派,但不如文、何之处朱简皆如实阐述,表现出朱简敢于评判篆刻家技法地位的求实辩证思想。对文、何篆刻作用评价,借姚夷叔对文彭抗争、吴亦步全盘取法何震篆刻之事,来说明文、何虽为明代篆刻流派宗师,但要持客观学习态度,不可亦步亦趋,再次证明朱简求实辩证思想。

除对流派篆刻家的求实辩证评价,朱简对早于自己的印论,也敢于质疑,如实提出不足之处,“……衍文敷辞,谈空入微,而渊源未疏,犹之胡僧说法,自可悦人观听。所著有《印说》,而都人士乐诵之”。客观指明周应愿《印说》为众人称颂借鉴的情况,但直接说明其行文用词华丽空洞,源流不明确的劣势,体现其求实辩证思想。周应愿《印说》作为明代第一部代表印论,是其后文人竞相参考取法的理论,如其中的学养观、情兴观、品评说等均为沈野、甘旸、杨士修借鉴沿用,对其行文比喻法也加以沿用,如杨世修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比喻印论定义,徐上达使用比喻法将篆刻技法元素形象化。以徐上达印论为例,“善医者不以方,而天下之医者不可以无方。盖以方苟良,则医罔不善。今印法其良方矣,得印法,其得欧冶矣”。徐上达借医生处方是否使用一事来说明印法,是对周应愿论印方法的继承并加入了自身理解。而朱简对印论宗法地位作出正反两面评价,体现了客观求实的辩证思想。

二、规范取法体现朱简求古且变的辩证思想

朱简印论中对篆刻技法元素的取法强调追本溯源,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取法,将印论紧密结合书法发展过程。本节将针对篆刻技法,对朱简摹古印、字法、章法及刀法取法方面所体现的辩证思想进行分析。

《印经》开篇对字法取法方面明确提出按书法字体发展过程进行,小篆、大篆、八分书、摹印篆到缪篆,均按照字体演变时间进行。且对于各书体代表字帖作出辩证评价,以史籀代表《石鼓文》为宗法,可知其求古溯源观,对个别字帖中的讹误也如实指出,并明确表示不可取法。对于古印取法,依据杨长倩论述说明取法秦汉古印的价值,“秦玺汉章,不徒见其文,如见其人。或成有疾徐,兴有浓淡,虽破坏刓刑缺,必洞见其血脉而后已”。由此可知,秦汉古印是可学习印章精神的源头,虽时间久远,却可提供迟速浓淡变化等精华,再次表明朱简的求古思想。同时,通过地位较高的书法家与书论家对古法的推崇,如王羲之、张怀瓘等人强调书法取法求古拙、筋骨结合的效果,来论证印章取法古意的重要性。求古更多体现朱简辩证思想的正面评价,取法秦汉古印之思符合元代吾丘衍、赵孟頫“印宗秦汉”复古思想,且赵孟頫追求印章古拙和书法古拙观契合,其《印史》序中记录追求古印质拙美,“采其尤古雅者,凡摹得三百四十枚,且修其考证之文,集为《印史》,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见之”。以汉魏前印章作为取法对象,强调其古雅之态,此古法由朱简沿用,对宗法秦汉古印作出肯定,证明其求古溯源辩证思想。且以书法理论阐述印论思想,是文人参与篆刻的重要作用。

求古还表现在摹古印上,朱简依据岳珂、陈眉公、黄寓生和李长蘅对摹古印主张,得出自身观点。朱简肯定四人强调字法规范及入古出新思想,对只还原古印形似主张作出批评,认为摹古失败在于效仿古印,重视还原古印精神,表明其古中求变的辩证思想。明代篆刻流派中苏宣将取法古印和书法追溯钟王等同,且指出古中求变之重要,“如诗非不法魏晋也,而非复魏晋;书非不法钟、王也,而非复钟、王,始于摹拟,终于变化。变者逾变,化者逾化,而所谓摹拟者逾工巧焉”。从其论述不仅可知摹古印之重要,和学诗学书追古同重,且求变才是巧妙所在。根据人物生平介绍,苏宣早于朱简,因此,苏宣求古且变之思定会影响朱简,也为朱简的刀法品级创新观做了铺垫。

在印论求古与遵守点画规范上,以元代印论先导人吾丘衍和明代印论开创者周应愿印论作为佐证,说明点画细节影响整体章法布局,对二人观点肯定,并提出自己对章法的想法。吾丘衍和周应愿在章法理论上,以部分决定整体,字法点画处理调节整体。且周应愿以人为主体,对治印环境、情兴作出要求,是其独特理论。朱简创新篆刻章法理论,从否定角度作出辩证评价,提出技法“五病”说。

学无渊源,偏旁凑合,篆病也;不知运笔,依样描补,笔病也;转折峭露,轻重失宜,刀病也;专工乏趣,放浪脱形,章病也;心手相乖,因便苟完,意病也。故不通文义不可刻;不深篆学不可刻;笔不信心不可刻;刀不信笔不可刻。有不可刻而漫刻之,则无有不戾者也。

朱简提出“五病”说,多方面对篆刻技法作出总结,涉及字法、笔法、刀法、章法及更高阶段的意趣。从基本技法要求上升至以人为主的意趣,是众多印论家所倡,朱简主要从印文内容、篆字、刀笔结合等技法方面对意趣作出要求,与其他印论家从学养、性情角度求意趣存在差异。杨士修继承周应愿“情兴”说,在《印母》中专门解释寄兴说对篆刻创作的影响,“兴之为物也无形,其勃发也莫御,兴不高则百务俱不能快意。印之发兴高者,时或宾朋浓话,倏尔成章,半夜梦回,跃起落笔,忽然偶然而不知其然,即规矩未遑”。从杨士修解释中可知兴趣对意趣发挥的影响,从人的主观寄兴角度追求意趣。而朱简以完善技法来达到意趣,是其印论创新之处。且以刀法结合笔意来定义品级说,对不同刀法要求作出评价,是其印论突出之处。印品一词最早见于周应愿《印说》之中,以“逸品”和“神品”为印章的高品位标准,主要依据诗书画品级定义而来,且其定义以比喻为主,解释不够明确。

法由我出,不由法出,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者,逸品也。体备诸法,错综变化,莫可端倪,如生龙活虎捉摸不定者,神品也。非法不行,奇正迭运,斐然成文,如万花春谷灿烂夺目者,妙品也。去短集长,力追古法,自足专家,如范金琢玉各成良器者,能品也。

周应愿定义“四品”均围绕“法”字阐述,运用比喻法指出最高境界是发挥人的主动性来展现“法”,但对“法”之具体内涵未明确说明。

综上,朱简在篆刻技法取法上,主要推崇求古溯源观,多角度阐述取法理论,且非主观论述,主要依靠前人在书法和篆刻上的观点论证自身求古思想,并提出了新思想和刀法理论,以古为宗法,且提出新观点表明其辩证思考,对刀法等级评价即为求变的辩证思想。

三、鉴别印谱版本体现朱简求真的辩证思想

明代篆刻技法提升发展和集古印谱的出现密切相关,集古印谱的出现利于文人在印论指导下得到实物取法,追溯取法秦汉古印。文彭时期集古印谱还未发行,周亮工《印人传》中也做了记录,“所为印流传甚多,今皆为人秘玩,不复多见,亦由无谱也。印至国博,尚不敢以谱传,何今日谱之纷纷也,亦自愧矣”。文彭时期印章只处于收藏玩赏阶段,还未开始将古印集成印谱。到何震时期集古印谱盛行,扩展其取法古印范围,促进其猛利印风而自立徽派。苏宣同样注重博览汉魏古印,追古范围更广,苏宣《印略》自述记录其学印过程,“乃取六书之学博之,而寿承先生则从谀之,辄试以金石,便欣然自喜。既而游云间则有顾氏,檇李则有项氏,出秦汉以下八代印章纵观之,而知世不相沿,人自为政”。苏宣极为重视广泛学习古印,提到顾从德和项元汴可知其学古主要借鉴二人印谱及古印收藏,间接说明以印谱来追古的重要性。

而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古印谱《印薮》中收藏众多古印,且为广泛传阅,最终选用木刻版记录古印,大量翻刻易出现讹变。许多印论家在借鉴此印谱时也作出客观批评。早于朱简的沈野印论中对《印薮》作出评价,从其刀法失真角度说明,“今坊中所卖《印薮》,皆出木板,章法、字法虽在,而刀法则杳然矣。必得真古印玩阅,方知古人刀法之妙”。沈野指明《印薮》木制版本刀法缺失,古印之真影响刀法取法,为最早对《印薮》古印谱作出批评之人。朱简从版本和工匠制作角度对《印薮》作出批评,“木刻《印薮》,务博为胜,殊无简择之功,诏人以匠斫为师,盲夫袭之,初刻价重洛阳,赝本盛灾梨枣”。朱简正面肯定《印薮》广集优秀古印,反面评价了工匠盲目刻制,赝品泛滥之风,体现其求真辩证思想。针对古印谱失真之风,朱简亲自收藏大量古印,并细致临摹集成《印品》,收录古印供以取法,结合所提刀法笔意论,可知朱简古印谱定会补充沈野所说刀法之失。且朱简收集并摹刻还原古印,表现其追古思想。

综上所述,文人在篆刻取法上主要依靠古印谱和印论,且其大量收藏古印并临摹与“印宗秦汉”的复古思想密切相关。明代复古思潮带动印论和篆刻技法追古溯源。而朱简取法时也注重取法对象的真实性,反俗重真。因此,对《印薮》版本真实性提出批评,并发挥主动性收集古印摹刻,集成刀法完备的古印谱,是朱简在明代篆刻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不仅有古印谱供文人学古参考,且其求真的辩证思想也是文人取法态度不可缺少之思。

四、结语

朱简印论中所体现的求实、求古、求变及求真的辩证思想即为现当代印学学习者必需的思想指导。朱简印论和技法成为借鉴对象主要在于其求变创新的辩证思想,追古且求变,才能形成自身特色。创新是艺术各领域皆须具备的,无创新就只能临摹古人,所出作品只是古人翻版,不足以成立。因而印章取法学习要追本溯源,“印宗秦汉”仍符合现代摹印取法原则。同时也要求变,在追求古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要素,方可在印学领域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丁祯彦,臧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叶一苇.中国篆刻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3]薛元明.朱简篆刻及其美学思想刍议[J].中国书法,2005(08):84-86.

[4]孙慰祖.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流派繁衍[J].中国书法,2017(03):92-108.

(作者简介:郭鑫,女,硕士研究生,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书法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刀法流派篆刻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篆刻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瑩波篆刻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