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遗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4-06-26张璐宋培娟
张璐 宋培娟
文章以非遗为研究对象,围绕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展开研究。立足新时代、新情况,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非遗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上,以促进非遗的时代化发展为目的展开研究活动。本文将对非遗的内涵进行简述,分析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从机遇、挑战两个方面系统性梳理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详细介绍了新时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策略,以期从不同层面为我国非遗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非遗在新时代实现创新化、可持续化发展。
一、非遗传承与保护概述
非遗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代相传中,受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影响,经过不断地创新与创造,具有较强的群体文化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特定空间内独有的符号印记,不仅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还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非遗承载各个民族、群体的习俗、历史等,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其次,有助于增进民族情感,非遗是民族文化、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展示传统艺术、庆祝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手工艺等一系列非遗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加深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达到以非遗为纽带增进社会大众民族情感的效用。最后,有助于促进文化创新,非遗有着诸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现代社会建设、艺术设计等元素进行融合,能够在实现非遗的文化元素创造再利用的同时,也为现代文化的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
二、非遗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机遇
(一)社会环境良好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相关部门也在我国非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间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非遗发展决议,并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以此对非遗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法律法规上的保障。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下,教育的普及、传播交流的密切、创新发展的趋势都促使非遗的传承强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综上,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得以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顺利展开。
(二)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的提升
社会认知度的提升为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过往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大众“知之甚少”、参与者“寥寥无几”的窘迫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首先,在媒体传播、文化活动举办、社会宣传的作用下,社会大众对非遗的认知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随着非遗与社会大众生活、娱乐关系的逐渐密切,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开始主动参与到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当中;其次,将非遗引入校园,以文化活动、知识教育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在非遗的助力下学校育人工作开始步入内涵式发展的新态势,学生的文化素养逐渐提升,这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培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非遗在国际交流中的频繁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非遗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三)经济发展助力
当前社会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企业和艺术、文化等相关机构共同支持非遗的传承,企业通过建立专项发展基金以及投资、赞助的形式,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使过往非遗传承与保护面临的资金短缺、重视度低的窘况得到解决,各种非遗展览馆、非遗创意项目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据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文化旅游一直以热门旅游种类存在,无论是春节的民俗游、博物馆游,清明节的踏青祭祖、登山赏花游,还是以洛阳在五一期间推出的《唐宫乐宴》为代表的沉浸式国风表演游,都是经济发展推动非遗传承保护的结果。
三、非遗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传承人才资源短缺
非遗传承与保护面临传承人才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这一困境一直伴随并影响着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随着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传承人才短缺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面临体量庞大的非遗以及数量有限的专业、优秀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培育仍然作为一个难点、痛点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非遗传承人培养多以“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人才培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遗传承人培育工作的扩大、提速。缓慢的人才培育不仅限制了非遗传承人数量的提高,更抑制了非遗的创新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相对于慢工出细活的相关非遗工作而言,年轻一代更倾向于从事发展机会大的现代职业。这些情况的存在共同造成了非遗传承人才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埋下了失传、断层的风险。
(二)现代科技文化冲击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变革、文化多元的新时代,是与非遗诞生时的发展环境、社会背景完全不同的新时代,完全利用传统的发展方式可能会出现传承发展受阻、受冲击的问题。例如,时代的发展催生出了以网络游戏、网络自媒体、电影、单机游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娱乐方式,这些娱乐方式更具时代感,且相比非遗中的杂技、舞狮等传统娱乐方式,该种娱乐方式在组织实践上更具便捷性,这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媒体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其改变了社会大众的数字信息阅读习惯,同时也使网络数据信息传播量迅速激增,大量的数据信息也加大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难度。
(三)商业化的过度开发
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商业化开发是其实现传承发展、扩大受众的必要环节。对商业化开发程度的掌控也是影响非遗传承与保护效果的关键一环,一旦出现商业化开发过度,不仅会降低非遗本身的特色、质感,还容易导致非遗的文化内涵、工艺技艺、发展形态逐渐异化。例如,为配合市场化发展需求,过度改变、简化非遗原有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或为契合当今社会大众审美特点,在不考虑适配度的情况下,擅自改变非遗产品原有色彩、构图、造型,这都背离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初衷。
四、新时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一)建立非遗人才资源培养体系,强化非遗传承保护动力
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持续化开展,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传承人发挥主导作用,这是非遗实现高质量化、时代化、持续化传承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针对上文提到的非遗传承人才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非遗传承人才培育体系
要在积极发挥学校人才培育主阵地效用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在非遗传承人才培育中的重要责任。并建立以学校为主导,以社会非遗传承保护组织为主体的非遗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在整合双方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研修班的形式,向社会广泛招收青年学员参与非遗传承的培训活动,并邀请相关非遗专业讲师和非遗组织文化传承人,共同担任研修班讲师,确保人才培育质量。
2.加快非遗教育正式化发展步伐
对传统课程进行深度开发,将授课内容与非遗相融合,并作为授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教学。还可以在合作办学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参与其所在地的非遗传承与保护项目,将之以特色教学项目的形式纳入学校授课中,加大非遗人才资源培育力度,加快非遗教育正式化发展步伐。
3.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积极以非遗的文化交流为主题,邀请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活动并给予理论支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围绕非遗开展跨界交流活动,既能加深群众对非遗的了解,也能为非遗的创新产出带来新的灵感。
(二)实施非遗数字传承保护,促进非遗表现形式创新
互联网、新媒体不仅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机遇来源,更是挑战所在,非遗的时代化传承与保护需要积极变更方式、方法,更新表现形式,将挑战变机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实行数字化保护
在技术部门以及历史、文化、档案部门的共同作用下,利用高清摄像机对非遗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并建立非遗数字档案,以便于非遗在网络平台、新媒体平台上的数字化、虚拟化展示。
2.创新表达方式
鼓励非遗顺应媒体时代发展潮流,将非遗的传统文化形态与数字时代表达方式进行融合,在网络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以此提高非遗的新奇度、曝光度。例如,拍摄传统服饰变装视频、传统文化旅游宣传片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在非遗主题旅游的基础上应用AI技术、VR技术、物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修建非遗项目沉浸体验式展览馆、游乐场等,并在此基础上开设线上展览平台供社会大众远程在线浏览,以此增强非遗的生动性,赋予非遗强大的文化表达能力。
(三)创建校企非遗协会,规范非遗传承保护行为
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尤其是商用价值的开发,离不开行业规范的监督引导效用,这是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规范化、持续化、质量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地规范非遗商业价值开发行为,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创建校企非遗传承协会,发挥协会对双方行为的监督引导效用。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需要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结合非遗商业开发流程、现实需求等特点,制定非遗项目开发管理规定。规定中要对非遗项目开发管理条例进行细化,强调校企双方需要在坚持文化保护优先原则,确保非遗原有的完整性、本真性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商业性的项目开发利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传承与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在不同时期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会面临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对以往非遗传承保护成果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对当今非遗传承保护情况、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及时更新与时代发展高度契合的非遗传承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丁陶梦渔,周依琳,吴佳宜,等.非遗产品市场化研究——以南京绒花为例[J].商展经济,2024(05):71-75.
[2]王燕彬.非遗保护视域下区域民俗体育发展传承研究——以浙江线狮运动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24,46(02):83-86.
[3]张煜,宗世英.非遗文化传承视域下苗族文化创意设计与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4,53(01):101-105.
[4]张夏青.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新时代美好生活[J].文化产业,2024(05):124-126.
[5]周勇.文化“双创”背景下客家非遗档案化保护传承研究——以广东梅州、河源地区为例[J].兰台内外,2024(04):40-42.
[6]陶卫丽,彭元媛.非遗手工艺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河南为例[J].上海轻工业,2024(01):77-79.
[7]王添艺.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有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N].中国文化报,2024-03-08(004).
[8]田彩云,杨青平,徐玉莹,等.试谈非遗文化传承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J].江苏陶瓷,2024,57(01):3+6.
[9]马铭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与创作——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方式与效果研究》[J].人民长江,2024,55(02):265-266.
[10]尹耀娟.以非遗之魅 显传承之力 以非遗文化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推进[J].上海教育,2024(Z1):151.
(作者简介:张璐,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光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非遗;宋培娟,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光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