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的设计焕新
2024-06-26闫君
闫君
随着公众更加注重休闲生活,以“美”为链接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深入日常生活,各地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空间成为假期“新宠”,是时下一种新的社交选择,参观热潮涌动。如刚刚开馆的广东美术馆“2024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开馆艺术季”,为公众提供长达三个月的综合观览平台,吸引了众多目光,也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北京市的三座全新的文化设施——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以其独特的现代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些公共空间成为了大众放慢脚步、沉浸文化、享受宁静的理想去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共空间一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场所,更是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以及历史传承、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沃土,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情感传达、多样沟通与互动往来的社会现象。而“公共空间”的营造,在新时代呈现出设计上的突破与焕新。
公共空间的营造传统
以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例,这件杰出的艺术作品不仅呈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更精彩地展现出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也展示了公共空间作为情感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的丰富性。“漫步”在《清明上河图》的街头,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民众的生活状况如在眼前,车、轿、大小船只,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等建筑,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的街市,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勾勒出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公共空间”内容,为历代古画所罕见。
中国古代的丰富公共空间形式,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设计在不同地域特色和社会功能上的实践应用。以南北方公共空间的差异性为例,南方的公共空间由于多低洼盆地丘陵,且水系发达,故多为木建筑,且往往围绕着水系展开,江南水乡的街巷、桥梁、茶楼、码头等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场所,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排水通风,布局灵活而富有诗意。而北方的公共空间由于地处平原,且气候较干冷,故多为砖石建筑,并以宏伟的宫殿、庙宇和宽阔的街道为特点,注重规模宏大、轴线对称,展现出更为规整和雄伟的特征,反映了体系完整的社会结构。这种差异性恰恰反映出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与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此外,中西公共空间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西方公共空间如古希腊的集会场所、罗马的广场,往往是社交和政治中心,强调开放性、对称性和几何秩序。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公共空间更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层次感,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审美的追求,因而如书院、茶馆等场所,不仅是知识交流的场所,也是文化艺术发生的重要场地。这体现出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设计理念的影响。当然,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与设计观念的进步,中西方公共空间的功能和概念发生交融,现代公共意识在时代的助力下蓬勃发展。
公共空间的现代转型
公共空间是供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共享场所,其基本元素包括了开放空间、建筑物、道路、植被、水体等,而其设计考虑到了不同功能的需求,如休闲、娱乐、交通、商务等。中国传统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西方有着不同的美学理念和社会功能,但在追求对人的尊重和空间的社会价值上有所共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公共空间的概念也在不断拓展,尤其体现在多功能一体化以及定义的转变。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形态,更加注重人的体验和空间的社会功能与互动性,强调空间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公共空间已经被新型的、复合型的公共空间所代替,成为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咖啡厅以及各类新晋网红打卡地等,公共空间与非公共空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美的设计融入公众的文化体验、社会互动、在地性等方面。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融入也为公共空间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如数字化艺术装置和互动式展览等,为公共空间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美术和设计的作用愈发凸显,它们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更能够增强公众的文化体验和归属感。因此,将美术融入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的关键途径。可以说,现代公共空间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地域性文化和特色的展示窗口,甚至成为“美”的发生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文化特征以及审美趣味,承载了民众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
公共空间的设计焕新
公共空间的焕新是一个融合历史文脉与现代设计的过程。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应用,是公共空间与艺术设计发展的产物,也是地域文化与公共空间设计结合发展的成果,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回应和对现代生活模式变化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不仅需要满足景观上的要求,更需要切合当代审美的需要和精神生活,特别是在融合创新与传统的设计理念下,赋予了公共空间和大众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因此,现代公共空间设计不仅关注功能和效率,更加注重空间的文化意义、可持续性以及公众参与度等方面。设计师们如何在借鉴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技术,创造出既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成为当下公共空间设计焕新的趋势,绿色、开放、共享、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愈加广泛。此外,各地积极开发特色和主题性的美术馆、博物馆等,无论城市雕塑、街道墙绘,还是表演艺术等公共艺术都让公共空间与公共美育结合得更加紧密,为大众提供更多文化体验。如安徽省美术馆的设计,在形式语言上体现了粉墙黛瓦的建筑传统,而在功能上则具有现代公共空间的特征,其入口大厅一侧盘旋而上的旋转楼梯,其设计旨在追求一种现代雕塑美学中的拙朴和沉实感,同时连接起观众和展厅的空间关系,人们在盘旋的阶梯之间,实现感情的沟通与互动,成为人们行走、驻足和打卡的地点。同时,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反映出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如位于杭州的公望美术馆,建在黄公望的故居富春江畔,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以《富春山居图》为背景和主题设计,通过提炼富阳乡土建筑语言,展示富春江山水文化和地域文化内涵,成为建筑版的“富春山居图”。
从《清明上河图》到现代城市的设计实践,公共空间的演变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在各个区域范围内,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新意别出,各类“网红打卡地”成为现代公共空间的重要内容,提升大众的参与度,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消费形式创新、空间体验创新、用户体验创新等创新点,让公共空间不仅成为带动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载体,也建立了人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和互动关系。中国公共空间的设计正走在一条多元而综合的道路上,既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又迎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面貌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而如何让人们驻足感受,是公共空间面临繁多的类别进行的自我演化,也是“美术”赋予的现代社会的新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