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院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理与路

2024-06-25李娟娟

文化产业 2024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院校科技

李娟娟

图书馆既是民航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又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现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分析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阐述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开展路径。

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需要,我国构建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不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制度框架、服务方向、重点任务也日渐清晰明确。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能。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将社会性服务纳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并明确指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进程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本校教职工和在校师生为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尚不完善;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配置、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此,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公共文化服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先行先试。例如,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综合信息服务能力较强的民航院校图书馆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可有效推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进程。

民航院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其中,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例如,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已延伸为利用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技术手段、实体空间及虚拟空间得以创新创造、助力全民阅读及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馆藏电子资源免费获取、对外开放本机构知识库、为企业提供商业信息支持等。还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在逐步推进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服务范围以及城乡共享等基本服务。如深圳的图书馆之城、东莞的集群图书馆。然而,部分高校图书馆面向产业、行业及全社会的服务模式尚未成熟,无法提供有内涵的公共文化服务。而民航院校与民用航空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民航院校图书馆以公共文化设施的身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既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又可以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民航院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符合高校图书馆融入国家战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民航院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与实践均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以介绍国外经典理论为主,实践上未能形成独具特色和具体可行的信息服务模式,面向行业和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亦不多见。民航院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根据民航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民航行业的管理和安全运行提供便利,主要负责向民航主管部门、民航企业、民航机场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从而有效提高行业创新能力,保障民航稳定运行。经调研,现有的信息发布渠道分散,主要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及其部分直属单位、民航资源网、飞常准大数据等资讯数据平台提供民航领域公共信息服务,而向行业和社会提供独具特色且实践效果良好的服务模式仍有待完善。民航院校以“立足民航、服务社会”为宗旨,如能对标民航行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信息需求,将极大拓宽其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关于推进民航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民航科教工作的开放发展力度还不够,要深入推进民航科教资源开放共享,为民航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以行业院校中国民航大学为例,经过多年持续投入和建设,该校图书馆已发展成为集“学习支持中心、科研支持中心、决策支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为一体的多馆舍协同发展的智慧图书馆,现已具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智力资源和空间资源优势,在行业内外享有盛誉。其馆内有三个馆舍,分别是科技馆(明德馆)、社科馆(老馆)和宁河馆,建筑总面积7.38万平方米,实行集“藏、借、阅、网”为一体的全方位开放管理模式,每周开馆时间总计105小时,网络服务24小时不间断。拥有馆藏中文纸质图书二百多万册,电子图书三百多万册,网络数据库上百个。其与国内外著名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共建了中国商飞、波音、空客、赛峰资料室,其中收藏有民航专业教材、航务资料、机务维修手册等,并开通了国产商用飞机在线、波音在线、空客在线网站,可直接访问相关技术资料。同时,该图书馆还引进了民航领域知名数据库资源、世界航空运输新闻以及航空公司运营统计数据等;收录了航空电子电气、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安全科技、航空发动机、适航审定、航空运输管理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此外,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藏有国际民航组织(ICAO)、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美国航空无线电委员会(RTCA)、欧洲民用航空设备组织(EUROCAE)、ARINC(美国航空无线电通信公司)、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4A)等机构的标准规范、规章以及各类型老龄飞机资料等民航特色资源,展示了全机高速测力风洞模型、雷达罩试验件、飞机模型等实物展品,推出了“航大文库”“民航精品著作”等民航特藏建设成果。

民航院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路径

整合创新资源,提供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创新是第一动力。民用航空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也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融合。当前,中国民航聚焦行业重大需求、发展瓶颈和科技前沿,正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构建高水平民航科技创新体系。而科技信息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型资源,通过搭建一站式资源与服务平台,可以集成民航科技信息的检索、各类信息资源及数据获取、科研数据服务、科技咨询、民航科普、科技成果展示等。一方面,民航领域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既涵盖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飞机结构、气象科学等基础理论,又涉及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技术、机务维修、适航审定、安全安保等专业技术,因此科技创新需要行业内外创新资源的支撑。另一方面,在科技界支持开放科学、建设开放创新生态的大环境下,学术信息资源不仅包括公开发行的印刷型文献、非公开发行的特种文献及灰色文献、开放获取资源、开放源代码,还包括各类科研仪器产生的原始记录,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分析计算结果等。因此,整合民航行业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民航科技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是必由之路。

跟踪发展前沿,开展科技战略情报研究

战略情报是宏观决策必须依赖的信息,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科技战略情报研究的工作重点是从全局的角度,在广泛收集科技战略动向和科技领域发展态势等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收集遴选、归纳概括、判断推理、分析预测等深度研究,提出有依据、有分析、有评价、有预测的研究结论。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科技情报人才优势,开展科技政策研究、产业创新研究、科技统计分析等科技战略研究及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具体来讲,一是围绕民航产业,从战略规划、发展态势、前沿技术、行业竞争格局等方面入手,定期跟踪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演变趋势,为政府管理部门、航空制造企业和航空运输企业提供行业研究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战略情报服务。二是从计量学角度,深度分析来自科学共同体的多源数据,多角度挖掘揭示民航研究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研发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分析研判国内外专利成果,提供专利竞争力分析、定题专利检索、专利申请指导服务。由于最新的技术进展常常会以专利的形式进行详尽、完整的公开披露,因此通过分析专利成果,可以帮助民航企事业单位迅速把握市场需求,及时掌握最新技术进展。四是对民航领域产生的飞行数据、航班数据、航空运输网络数据、天气数据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对飞行安全、航班延误、航空运输网络优化、乘客需求等作出研判,为提高民航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撑。

弘扬民航文化,推动行业文化发展

弘扬民航文化,建设民航文化推广中心,需通过开展当代民航精神宣教、举办民航发展史展览、共建民航企业文化展区等形式进行文化推广与文化服务。首先,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即“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图书馆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文化沙龙、学习竞赛、征文比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宣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等,将弘扬当代民航精神厚植于民航行业的文化底蕴。其次,举办民航发展史展览。我国民航事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持续快速发展,这是几代民航人接续努力的结果。回顾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史,有助于增强民航行业文化自信,激发民航人的历史使命感。除此之外,可与国内企业合作共建民航企业文化展区。中国民航大学与国际航空企业合作共建资料室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波音、空客、赛峰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都在图书馆设立了特色资料室,提供技术资料、飞机模型、内部杂志等资源。通过与国内航空制造企业、航空运输企业、机场等合作共建中国民航企业文化展区,有利于展示我国航空制造技术进展和航空企业文化,扩大宣教影响,增强民航从业人员的行业认同感。

困境与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该规定一方面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学界和业界对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责、范围、开放程度以及社会化服务方式的讨论。目前,高校图书馆正逐渐从以为师生服务为主转向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虽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面临诸多困境。民航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行业,全面建成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民航院校图书馆与民用航空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依托其特色信息资源、智力资源和空间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可开展社会化服务,进而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如今,国内行业院校图书馆在深挖行业需求,面向行业提供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系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面向一流学科发展战略的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2SK128)。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馆院校科技
图书馆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飞跃图书馆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去图书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