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研、高效赋能
2024-06-25高文文
高文文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和新课标改革的深化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平台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认识。“双减”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家关心下一代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区都进行了对“双减”政策的研究和新课标的学习,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实践“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开展的提质增效的策略分析:
一、精准教研,助力课堂教学
1.梳理本册知识的“核心问题”
在每一单元授课前,利用碎片化教研时间,一起商讨并结合教参,论证本单元每一课时的“核心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关键问题”的明确与规划
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很重要,每一个启发性的问题都会让学生积极思考,更好地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制订好“核心问题”后,课上围绕“核心问题”下的关键问题利用教研时间规划并记录,在本节课上完后再反馈、完善,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的达成。
3.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每一节优质课的课堂都离不开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在教研时,我重视课堂中的练习,每节课的基础与拓展练习安排得当,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尤其是制订好“落在纸上”的练习,能够更加直观地反馈课堂效果,让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追加练习。
4.小组合作,优化课堂效率
在小组集体的学习和机制的评价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心智与知识学习的全面发展。所以利用好小组合作的上课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力”。每周二的教研时间,组内教师也会根据班内小组合作开展的情况,细致地讨论小组合作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优秀的经验和遇到的“瓶颈”问题,一起分析应对解决的方法,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服务课堂、服务学生。
二、有效提升,保证基础质量
1.开展计算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计算
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相对枯燥,但又比较简单,学生如果掌握好计算方法和算理,可以有一定的自信和成就感,也可有效地锻炼计算思维。尤其是“潜能生”,如果能够保持计算全对,就可以保证及格率。所以,在年级中开展多样的“口算比赛”和“计算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在每一次计算比赛结束后,可以给学生颁发奖状、奖品,或在班级评价系统中加分,鼓励学生积极地练习计算。
2.反馈学生计算情况,指导学生有效练习
每学期的计算学习都有一般计算步骤和法则,教师也都会给学生讲解计算算理和方法。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是计算的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是计算的重点,也是核心内容。在平时的计算学习和检测中,教师都应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原因,帮助学生梳理改进的方法,注意计算练习中的细节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尽最大努力保证计算高质量完成。
3.重视“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解题思路”不仅体现在解决问题中,在填空题、选择题和平时的练习题中都会体现。如果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思维力和理解力,学习数学会相对更有兴趣,也更轻松。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我利用“问题导学式”课堂学习模式,借助画图、列表、实物展示、推理、复述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课后学习和延时服务中,根据学生容易出错的或理解不清的问题,进行一对一或同伴互助、小组互助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期末复习中,尤其是三次诊断性练习后,针对学生出错的问题,先全班讲解,再分层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以及不同类问题的类比推理和问题延伸,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高效赋能,五步提质策略
“研”:加大对教材、新课标、教学目标的研读,积极参与新课标的解读与培训,进一步厘清教学目标和实施路径,在本组内开展思维导图说课标活动,分模块绘制思维导图,依照导图范例说课标,做到对学科目标体系、单元目标、本课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
“强”:每节课都要强化课堂对标意识:对标新课标、教学目标。完成以下要求:课堂设计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单元目标明确,每课有落地;教学目标清晰,有聚焦的核心问题;环节目标突出,有扎实的落实措施。
“聚”:聚焦“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核心问题和问题串追问指导自身深度学习的研究,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可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导学单、问题串、小组汇报、当堂质量检测等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巩固和落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清”:重视“三清”质量意识,做到:(1)随堂检测与辅导——“堂堂清”。备课中有设计、课堂中有落实、落实后有反馈;将落实情况记录在备课本上,作为反思和二备的依据。(2)每周清点与练习跟进——“周周清”。本教研组成员对标出周检测清单,集备时共同把关,可以抓重点项进行,并依此作为学生辅导之依据。(3)单元闯关与强化练习——“单元清”。每月25日前后进行一次单元质量调研,可以和兄弟学校联合教研,找准提质的痛点,加大研究力度。每次单元清后,组内教研时做好学情会商,分析提质办法。同时也是对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进行落实和分析。
“辅”:加强分层辅导,培优补差,让各层面学生都得到发展。(1)关注各层面学生的发展,为各层面的学生进行量身定制学习规划、提质发展规划。组内教师做好辅导规划、辅导目标和辅导记录,提高辅导的有效性。定好需要辅导的学生的名单,辅导计划和辅导分工,精准到人和日期,列表记录。(2)利用好课后服务时段,进班辅导;利用好早读午练时间、碎片时间,进行辅导。(3)开好学情会商,指导组内教师进行“个体跟踪”,与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家长进行分层沟通,做好家校沟通的同时,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协商提质具体办法。
在“双减”政策的推行和实施背景下,我深知还需要用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最佳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还需通过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减负、提质、增效,更好地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