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分析
2024-06-25闫情情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品之一,小 说以 19 世纪的法国社会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 政治状况与社会风貌。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处于 社会底层的农村青年,怀揣着对权力和地位的 渴望,踏上了波澜壮阔的政治舞台。于连是一 个充满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角色,他的形象展现 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通过对于连形象的分析,探讨他在小说 中的角色定位、性格特点以及对现代的启示意 义。
一、人物介绍
《红与黑》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叫于 连的年轻人展开,他出身贫寒,却充满野心, 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勤奋,跻身法国贵族社 会。于连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追求爱情、迎合 权势、抛弃道德等,不断“奋斗”和爬升,成 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物。然而,他的野心和欲 望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小说以深刻的社 会洞察力、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道德与权力的 讨论而闻名。通过对主人公于连的塑造,司汤 达揭示了 19 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固化、人性 的复杂以及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红与黑》被认为是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小 说,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于连的角色定位
于连是王权政治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代表,他的遭遇反映了这一时 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在那个时代,拿破 仑的统治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封建贵族和 神职人员重新夺回权力。这导致了社会阶层的 固化,底层人民很难向上流动。
作为一个农村青年,于连身份的起点并不 高,虽然他没有贵族血统,也没有显赫的社会 地位和财富,但他拥有强烈的雄心和出人头地 的渴望。这种渴望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阶层流 动的趋势,一些有雄心壮志的人希望通过各种 手段跻身上流社会。尽管于连来自农村,但他 接受了一定的教育,这为他的社会阶层提升提 供了一定的支撑和可能性。
于连在小说中面对种种人生选择,这些选 择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让他必须在追 求个人利益与维护道德原则之间做出抉择。比 如他选择成为家庭教师,进入瑞那家,利用这 个机会结识和接近权贵;又比如他放弃与瑞那 夫人之间的真挚感情,选择迎娶拉穆尔小姐。 这些选择是为了满足他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追 求,也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这些人生选择塑 造了于连独特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复杂的内 心世界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于连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他在社 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他与拉穆尔小姐 之间爱情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他对社会阶层爬 升的渴望以及为此不惜一切的决心。与神父等 人物之间的互动则凸显了他在社会中的交际手 腕和对权势的追逐。这些关系不仅影响着于连 的人生选择,也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与他人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及他在这个社会中所扮演的 不同角色。
三、于连的性格特点
于连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家庭环境的影 响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性格之中,他的内心深处 总是有自卑感。然而,他也受到启蒙思想的熏 陶,对拿破仑的崇拜让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 于连时而自负,时而自卑,时而反抗,时而妥 协,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冲突在他身上表现得淋 漓尽致。过度敏感的性格不仅影响了他对待爱 情和宗教的态度,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 笔。
( 一 )勃勃野心与对名利的渴望
于连内心深处始终燃烧着对权力和地位 的渴望,从他进入瑞那家担任家庭教师开始, 就展现了他对社会阶层提升的强烈愿望。他不 满足于平凡的生活,于是努力追求更高的社会 地位和财富。“他每天都在父亲的锯木厂里, 捧着神父借他的《圣经》反复背诵,彻夜向神 父讨教神学,正是这份赤诚感动了神父。谁 能想到这样一个苍白的面孔下竟会暗藏着如此 坚毅的决心,哪怕是出生入死,也要混出个名 堂。”“我原以为自己的决定会得到谢朗神父 的肯定,没想到竟然被他看穿了我的内心,看 到了我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今后,我一定会凭 借一己之力站稳脚跟。”这种野心勃勃的特质 塑造了他坚定的性格,驱使他不断向前,不断 努力奋斗。
(二)利己主义的爱情观念
于连在追求个人目标时,往往以自身利益 为先,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更遑论感情和道 德原则。比如在面对瑞那夫人深刻热情的爱意 时,于连虽对她的美貌动心,但是他并未直接回应,他与瑞那夫人在一起不仅是为了跻身上 流社会,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的爱 情始终虚伪且有所保留。他对拉穆尔小姐也是 如此,他对拉穆尔小姐的追求并非出自真挚的 情感,而是出于对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觊觎, 以及借此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野心。他的行为 和决策都充满了算计,他试图通过与拉穆尔小 姐的关系来获得自己所渴望的社会地位和荣耀。 他视爱情为一种工具,用来实现个人社会阶层 的上升和对财富的野心。于连并不是出于真正 的情感而去追求爱情,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战略, 一种能够提升自己地位的手段。这种利己主义 爱情观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他的计划和野心 最终被揭露,他与拉穆尔小姐的关系以失败告 终,他所追求的社会地位也未能实现。
(三)复杂的矛盾体
于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于连出身于 贫苦的家庭,渴望摆脱贫困,追求更高的社会 地位和荣耀,因此他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 断提升自己。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他内心深处 的自卑感,他常常觉得自己与出身名门的人相 比显得微不足道。比如在面对爱情时,他时常 觉得那些贵族女性并不是真的爱他,而是在玩 弄他的感情,但在面对贵族时,他又不肯真正 低头,他认为向贵族低头是一种损害自己尊严 的行为。他一面瞧不起贵族,一面又为了自己 的利益对贵族虚伪奉承,他明明对教会不屑一 顾,但是却能为了权势前往神学院,这都是他 虚伪的直接表现。虽然他以虚伪为信条,但同 时也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他的内心总是矛盾的, 每当他在功利的道路上前进时,内心又总是在 谴责自己的虚伪。从一定程度来说,正是这种 个性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于连的矛盾心理使 他成为一个充满复杂性和深度的人物。他的内 心世界既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又有对外界期 望的适应与迎合。这种矛盾让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也让人们对他的命运和选择产生更多的思考和 共鸣。
四、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
虽然《红与黑》一书描述的是 19 世纪的 法国社会,但于连的形象和境遇也为现代社会 提供了许多启示。于连,一个出身贫寒的青 年,却怀揣着远大的志向和对自我价值的追 求。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试图通过自己的 努力来摆脱社会对底层人的束缚,实现个人社 会阶层的跃升。这种渴望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成 功的心理,在现代社会同样广泛存在。无论是 来自贫困家庭的青年,还是面临职场竞争的职 业人士,都能从于连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于 连的故事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困 境和人性挑战,也引发了读者对社会期望与个 人欲望之间的冲突的思考。于连的内心世界充 满了矛盾,他既自尊又自卑,即真诚又虚伪。 在当今社会,人们同样面临着各种自我认知和 情感上的矛盾,需要在利己和利他之间找到平 衡点,这与于连的挣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于连的悲剧既反映了当时法国受社会制度 迫害的底层青年的悲剧,也揭示了自私自利、 目光短浅的小私有者个人的不幸。如今,我们 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尊重个性、鼓励并支持青年 发展的社会中,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能 看“于连”的影子。比如某些人在追求成功的 过程中,以不道德的手段获取财富;有的人主 动委身他人,甘愿为了财富牺牲自己的道德、 爱情甚至身体;有的人为了地位的提升,整日 奉承讨好他人,而不是把精力真正用在工作 上。因此,引导年轻人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十分重要,要避免于连的悲剧重演。
于连的故事给予我们启示,特别是对年轻 人,成功当然需要不断努力,但绝不能以牺牲 激情、梦想和尊严为代价。年轻人不仅要勇于 探索、大胆创造,还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只要能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同时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必能 成长为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的优秀人才,我们 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并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新 时期的青年必须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够为大众利益着想,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 伤害别人,更不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当代青 年应顾全大局,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各种困难, 不要被一时的矛盾所困扰。只有这样,才能热 爱工作,积极努力取得成绩,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结语
《红与黑》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内 涵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 就,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心灵探索进行了 颇具深意的表达。小说揭示了于连内心的矛盾, 他追求权力和地位的野心驱使着他,使他的道 德底线逐渐模糊,最终导致他的失败和悲剧结 局。通过于连的故事, 司汤达探讨了社会阶层、 政治野心、道德底线等主题,展现了 19 世纪法 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同时,小说也反映了人性 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个人在不同社会环境 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 作者简介 ] 闫情情,女,汉族,河南商丘人,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