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宋韵文化高地?提升杭州城市软实力

2024-06-25王瑾琳

文化产业 2024年14期
关键词:宋韵学派实力

王瑾琳

打造文化高地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效途径,现通过分析杭州市城市软实力的资源禀赋,探讨打造宋韵文化高地、提升杭州市城市软实力的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文化这一概念作为软实力的核心,在树立和谐友善的国际形象的同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文化基础。杭州市作为千年古城、宋韵名城,将打造宋韵文化高地、提升城市软实力列为政府重点工作。

强调软实力的底层逻辑

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需要“软硬结合”,“硬”指的是经济、军事等外在影响力较大的因素。软实力的概念与硬实力的概念相对,由政治实力、文化教育实力和外交实力等组成。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作为软实力的精神文化力量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杭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及工作部署,着力推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2021年8月31日,浙江省委召开高规格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各地市纷纷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宋韵文化符号,通过宋韵文化的凝练和表达更好地凝聚起杭州全体市民的历史感、文化感、自豪感、价值观,凝心聚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根据邓正红软实力指数工具评估,2023年杭州市软实力价值达7105.30亿元,位列中国内地城市软实力价值排序第10名,“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成果喜人。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杭州市城市软实力价值距离第一名上海的22290.25亿元仍有不小的差距。

“宋韵文化”的精神内核

杭州作为南宋首都,蕴含着深厚的宋韵文化。宋韵文化所体现的两宋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为辉煌的时期。兴于北宋、盛于南宋,绵延三百多年的宋代文化,把中华文明又一次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对延续千年的华夏文明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宋时期促进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促成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由于两宋时代王朝政权并立、交往频繁,辽、宋、夏、金、元(蒙)各民族进一步交流、融合、互动、影响,共同书写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史,合力创造了民族大融合下的宋韵文化。

两宋文化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系恢宏、学派纷呈的理学的产生,宋代理学家们以诠释儒家经典的范式为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提供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的合理论证,并以儒家圣人为理想人格,进而以实现圣人的精神境界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宋元学案》对两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派及其传承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有胡瑗的安定学派,孙复的泰山学派,范仲淹的高平学派,王安石的新学学派司马光的涑水学派,苏洵、苏轼、苏辙的蜀学学派,张载的关学学派,二程的洛学学派,邵雍的百源学派,周敦颐的濂学学派,朱熹的理学学派,陆九渊的心学学派,胡安国、胡寅、胡宏、张栻的湖湘学派,吕祖谦的金华学派,陈潇亮的永康学派,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的永嘉学派等。二是教育的发展,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等机构的发展,为南宋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三是史学的发展,为后世之人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四是文学艺术的发展,从作者人数和创作数量来看,宋诗并不在唐诗之下。

杭州独特的文化历史赋予杭州丰富的人文内涵。杭州文化在历史不同时期均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追求精致和谐,体现的是对人生、自然、生活、民生的人文情怀;追求大气开放,体现的是对历史、创新、融合的价值认同。这就是“宋韵文化”的精神内核。我们可以将宋韵文化解读为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创业风范,是杭州在新世纪对现实的选择和对未来的追求,是以更宽的胸怀与视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大的气魄和手笔、更强的决心和气度,来推进杭州的改革发展,推进杭州的现代化建设。

杭州市打造宋韵文化高地的现实依托

近年来,杭州市大力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重点解码57项宋韵文化基因,整合提升辖区60余家博物馆资源,颁布实施《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在推动宋韵文化研究、加强宋代遗址保护展示、打造宋韵文化品牌、讲好讲活“宋韵故事”等领域扎实推进、成果丰硕。

以建德市为例,近年来,建德市委、市政府将严州古城的发掘和保护列入全市重点工作项目。严州古城(今建德市梅城镇)曾是隋唐两宋时期睦州、严州的州治所在,有着1800年的建县史和近1300年的州府史。古时梅城具有三大特色:坐拥三江、三朝帝临、京畿之地。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于此,宋朝三位皇帝在登基前都曾遥临此处,更有“严州不守,临安必危”之说。严州历任太守中有许多大政治家、大诗人,范仲淹就曾因反对仁宗废黜郭皇后而被贬任睦州知州。范仲淹在任虽然只有半年,却干了不少利民的实事,修学校、办书院、建严州先生祠并写下了名篇《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还曾以“潇洒桐庐郡”为题,一口气写下十首诗,每篇均以“潇洒桐庐郡”开头。在睦州的半年时间,范仲淹创作了其一生中,六分之一的诗歌。《水浒传》中,第116回—第118回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梅城。《三国演义》《官场现形记》《金瓶梅》中都有对此地的描述,《聊斋志异》首个刻印版本——青柯亭本就是在严州刻印的。孟浩然《宿建德江》描述的就是梅城当年的景象,陆游本人曾在这里担任知州三年,他的《剑南诗稿》也是在这里刻印的。

自“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提出以来,建德市委、市政府将严州古城作为“宋韵名片”,大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全面实施千年古城复兴,充分挖掘古城文化,使沉睡的厚重历史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具体有以下措施。

一是构建文化定点载体。立足严州文化,保持古城街巷肌理,规划建设严州诗词文化馆、陆游与严州展陈馆、浙大西迁建德办学点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场馆15处,修缮老建筑70余幢,复建辑睦坊、状元坊等历史牌坊16座,新建魁星阁、六合堂等代表性建筑17个,建成正大街、南大街等历史文化特色街区6条,其中,正大街获评浙江省特色商贸步行街。

二是主打宋韵严州展示。深入挖掘严州宋韵,形成完善的严州历史文化脉络,多维度展示严州古城人文特色,将严州宋韵融于现代活动中。近年来,杭州市成立了严州文化研究会9个,抢救整理《梅城的传说》《严州文化全书》等严州相关史料近40册,陆续推出知府巡街、艺说严州等常态化文化活动20余种,推出“三八节女神跑”“严州喜剧脱口秀”等宋韵特色活动10余场。

三是构建遗产传承体系。积极抢救整理严州方言等历史文化遗存,申报“鲤鱼灯”“严州竹马”等非遗项目,推进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文化传承节点打造。截至2023年8月,成功申报省级非遗3个、市级非遗4个、县级非遗20个,创建非遗主题广场1处,培育杭州市非遗特色酒店1个。

近年来,梅城镇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浙江省诗词之乡、浙江省首批诗词文化旅游目的地、浙江省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千年古城复兴建设试点,严州古城景区创建成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浙江省首批未来景区改革试点、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试点,“2022宋韵杭式生活体验基地”。

杭州城市软实力提升的路径

因地制宜

制定符合杭州特色与需求的文化制度与规划。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是最为重要的目的。同时,也是增强城市硬实力的有效推动因素。软实力的提升对于城市的政治、经济、发展潜力等有着极为明显的导向作用,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推动城市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承担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性与职能性,因地制宜,以城市特色与发展需求为核心制定科学的文化制度与长远规划,辅以完善的政策方针,依法实施与执行,从而为软实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可以说,地方政府自身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化自觉性与使命性,对城市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有着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只有具备自觉性与使命性,才能保证制定的文化制度及规划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此,政府部门一定要明确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文化发展作为城市发展重点规划目标,立足实际,保证文化制度规划建设的长远性、系统性、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文化新时代发展需求。杭州市政府实施的“十四五”城市发展规划将文化建设与发展纳为重点发展项目,将软实力提升的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以软实力的提升为城市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杭州市政府一方面,可以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打造文化名片的成功做法,保证各项制度规划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杭州市政府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激发大众的文化建设热情与创造力,潜移默化提高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为杭州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传承宋韵文化,整合文化资源

不论是杭州的乌龟洞遗址,还是萧山跨湖桥遗址,又或是余杭的良渚文化,都是杭州深厚丰富的地方文化的体现。杭州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如雷峰塔、灵隐寺、六和塔、德寿宫等,都是宋韵文化的代表。

宋韵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信仰,更是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宋韵文化的建筑风格多采用木结构,注重细节和装饰,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同时,宋韵文化的艺术风格也深受人们喜爱,如书法、绘画、音乐等,都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高雅品位和艺术追求。

宋韵文化是历史赐予杭州人民的宝贵财富。南宋崇尚文治、重用文臣、提倡教育,形成了宽松的社会思想环境,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城市和商业文明的极大发展、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的空前繁荣,百姓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普遍富足,使杭州一跃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形成了远超同期社会发展水平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理念、科技应用和治理方式。

历史的沉淀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宋韵文化资源。杭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杭州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内在价值。既是为了发挥资源的内在价值,也是为了进一步实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而为杭州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杭州政府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提高杭州的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让更多的社会民众自发的参与杭州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尤其是在传统文化遗失、文化传承人青黄不接的背景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更为重大。

为杭州文化注入新时代的内在发展动力,提升杭州的

城市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要发展就必须具备完善的文化机制,从而保证城市的文化活力与动力。而文化机制的构建要有科学的文化政策,引导城市文化向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注入内在驱动力与创新力。在构建文化机制的过程中,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立足于文化发展规律,提高城市文化管理机制的效率与水平。城市文化主体要呈现多元化态势,保证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此外,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政府要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并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城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建设。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开发与保护,拓展文化宣传途径,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媒介的传播优势,提高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搭建完善的城市文化信息平台,积极地利用数字化技术,形成功能完善且丰富的城市文化数据库。

利用高校资源,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高校作为最大的人才聚集地,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承担智库的作用。可以说,对城市的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将城市的建设作为应当履行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之一,积极与政府密切配合,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增强城市软实力提供人才与知识支持。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硬”实力来讲的概念,也可称为精神实力。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对国家实力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软实力资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更加注重运用软实力为国家利益服务。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国力的发展、对硬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都具有战略意义。

杭州打造文化高地有着先天优势,且近年来软实力价值提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我们仍应看到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差距,通过政府引导、深入挖掘、创新发展、全民参与等路径推动打造宋韵文化高地,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发展创新与文化浙江建设研究中心”自设课题,打造宋韵文化高地提升杭州市城市软实力研究(编号:22JDZS03)。

(作者单位:中共建德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宋韵学派实力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宋韵如水 浸润千年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寻诗入画
寻诗入画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