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4-06-25胡香菊
胡香菊
随着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作为独特的民族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任务。现分析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提出记录建档、活态传承、建立保护区和博物馆等策略,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并提出融入现代元素、拓展传播渠道、发展文化产业等路径,以促进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当前,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传承断层的挑战。需要大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使之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的活力之源。布依族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节日文化既体现了布依族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也代表了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创新潜力。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不仅有利于推动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是体现文化自信、彰显文化魅力的重要举措。
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价值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布依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其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布依族的“三月三”是其传统节日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布依族人民浓郁、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这一节日中,布依族人民通过集体舞草龙、登山祭拜等一系列传统活动,不仅展现了布依族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充分体现了布依族人民的历史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布依族传统节日活动既是其历史文化的凝结与升华,也是布依族人民情感的增进与巩固。通过这些节庆活动,布依族人民在欢乐中增进友谊,在歌舞中展现民族风采,在仪式中寄托民族情感,使布依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不断增强。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它不仅展示了布依族灿烂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为世界文明的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记录和建档
首先,需要深入挖掘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渊源。例如,挖掘“三月三”舞龙、祭山等仪式的由来,探索这些仪式所蕴含的布依族人民的精神追求以及历代布依族人民在节日期间的精神面貌等。在记录和建档过程中,要注意收集不同年代的文字记载、画像资料、实物标本等第一手资料,在细致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炼,使记录呈现清晰的脉络和系统化的框架。其次,要注重记录参与仪式的具体人员,如组织者、主持者、表演者以及观众等,挖掘他们所扮演的不同文化功能。这些素材不仅能够还原传统节日期间的盛况,也能够真实反映布依族人民的身心状态。
在记录方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文字描写,也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高清摄像、无人机航拍、3D扫描、虚拟现实技术等,以更加立体、动态的方式呈现布依族传统节日的场景,特别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音乐、舞蹈、面具装束等。同时,要在保证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信息的公开程度,在尊重当地习俗的基础上兼顾文化传承的需要。
在建档方面,则要构建科学系统的档案库。既要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的并存,也要具备多级检索、主题分类等功能,便于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查阅和利用。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需要建立定期更新机制,及时补充新内容,使档案库能反映最新、最全的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
活态传承
学校可以在课程中增加关于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布依族人民在传统节日期间的装扮、舞蹈、歌曲等,让学生感受热烈而欢快的节日气氛。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如传统舞蹈比赛,让学生表演自己编排的布依族舞蹈节目;或者举办手工艺品制作比赛,让学生制作具有布依族特色的饰品、挂件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关机构可以组建一支志愿者团队,让志愿者负责会场布置、道具制作、节目彩排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对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的体会,也会更加珍视传统文化。要鼓励老一辈文化传承人,向年轻人传授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举办面向年轻人的工作坊或大师班,请老一辈文化传承人教授舞蹈、工艺、民俗等技艺,采取“师徒传承”的方式,让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得以完整地传承下去。这对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大有裨益。
建立保护区和博物馆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在布依族主要聚居区建立专门的文化保护区和博物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这些保护区和博物馆可以集中展示布依族与节日相关的精美饰品、色彩缤纷的服饰、欢快动听的民歌民谣等。丰富多彩的展品,恰如一幅文化长卷,使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布依族独特的民族风情。保护区和博物馆的展览还可以辅以大量生动的图片、文字介绍,从历史、艺术、民俗等角度全方位解读布依族传统节日的由来、演变、特征,让参观者深入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者。
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学者开展系列调查与学术研讨,探究布依族传统节日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举办各类与布依族传统节日相关的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融入现代元素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有必要在尊重当地习俗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文明的精华元素,加以融合创新,使其焕发勃勃生机。例如,可以在布依族传统的音乐、舞蹈中注入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或设计富有时尚感而不失民族特色的舞蹈服饰。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提高布依族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例如,设置虚拟现实体验区,让参与者能身临其境地“观赏”布依族节日庆典的盛大游行、热闹的仪式场景等。融入现代元素、应用新兴技术可以赋予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新的活力。
拓展传播渠道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建设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网站,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注册相关的账号,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账号等。发布与布依族传统节日相关的解读性文章,上传视频和图片解说,并开设在线问答、社区交流等互动环节,实现多渠道、立体式的文化传播。同时,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对布依族的盛大游行庆典、表演等进行全程直播,让不在现场的观众也能观看布依族人民身着绚丽服饰翩翩起舞,倾听他们洪亮的歌声,增进观众对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发展文化产业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服务。充分挖掘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打造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可以在布依族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盛大的主题庆典活动,组织热烈奔放的歌舞表演,并设置互动环节,让观众感受跳舞的乐趣。此外,可以开发与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旅游线路,设计研发与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纪念品,如伴手礼、国潮手办、手工艺品、具有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精美饰品及服饰等,以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兴盛。
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点
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
为了让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深植于社区居民的心中,必须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参与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这是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的关键举措。
在布依族传统节日来临前的准备阶段,就要发动社区居民组建志愿者队伍。可以安排部分社区居民挥舞旗帜,沿街高唱祝歌,为传统节日进行宣传和预热;也可以组织部分社区居民向观众宣讲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典故;还可以发动部分社区居民制作彩灯彩旗,为社区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在布依族传统节日期间,要广泛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表演活动,自发组织锣鼓队、舞龙队、健美操队等。同时,举办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节日讲座、手工艺教学等,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
建立合作机制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需要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建立起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多方联动合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这一工作的蓬勃开展。
其一,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场地支持。例如,文化研究院通过开展严谨的调查,深入挖掘布依族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政府部门鼓励企业支出一定比例的公益金,用于支持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布依族聚居区修建主题公园,建设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基地等。其二,民间组织也要自觉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例如,积极举办展览、讲座、庆祝活动等,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接触和了解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其三,企业也需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例如,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开展项目合作,在参与相关工作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着布依族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建立保护区和博物馆,加大对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融入现代元素、拓展传播渠道、发展文化产业等方式,使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只有这样,这些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增强民族自信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纳雍县龙场镇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