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尔伯特县: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传承与发展
2024-06-25王大鹏
王大鹏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标志性的民族节庆盛会,蕴含和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赛事项目的表现形式,展现了鲜明的草原文化特征。现以杜尔伯特县那达慕为例,探讨如何做好传统民俗活动的传承工作。这对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蒙古语中,“那达慕”意为“娱乐、游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文化标志性符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那达慕大会溯源
有关那达慕大会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说法。目前,多认为“成吉思汗石碑”是记载那达慕大会雏形的较早依据。1818年,俄国考古队在今俄罗斯境内额尔古纳河的支流乌卢龙贵河附近,发现了一块回鹘蒙古文的花岗岩石碑,碑文以“成吉思汗”名字起首,故称之为“成吉思汗石”。此石碑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关于这块石碑的内容,也有以蒙古学者道尔吉·班札罗夫为代表的多位学者进行过释译。包玉林在《杜尔伯特简史》中,对石碑内容所述为:“1225年春,成吉思汗西征回国,当大军行至蒙古汗国西境额尔齐斯河源头不哈速只凯地方时,与大本营迎接队伍相遇,于是,成吉思汗下令‘设置大金帐,举行了大聚会及大宴。大聚会中举行了蒙古人的传统技艺射箭比赛,哈布图·哈萨尔的次子移相哥射中了350庹远的靶子,取得头名彩,并立‘成吉思汗碑为记。这次聚会也许就是那达慕的雏形。”
杜尔伯特县那达慕发展历程
杜尔伯特县那达慕历史悠久,《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中记载:“清代,杜尔伯特旗“那达慕”大会分为“呼苏”(旗)、“努图克”(区)和“也拉”(村)三级举行。”在举行那达慕时,人们会身着民族盛装,汇集到那达慕现场。主要比赛项目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即赛马、摔跤、射箭。1954年,敖林西伯蒙古族自治旗和东吐莫蒙古族自治旗都召开了那达慕大会。1956年12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将每年秋季举行全县那达慕大会设为定制。1957年8月,杜尔伯特县召开全县首届那达慕大会。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记载,这届那达慕大会除赛马、摔跤、射箭这些传统的“男儿三艺”外,又增加了田径、篮球、排球等比赛项目。同时,将武术作为表演项目,还邀请了富裕县、龙江县、泰来县、前郭旗代表队,共有32个代表队,820名运动员参赛。1986年那达慕大会之后,经县委研究决定,那达慕由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近年来,杜尔伯特县那达慕的赛事项目愈加丰富,经贸往来更加活跃,旅游影响力日益提高。2023年,杜尔伯特县举办第二十七届那达慕大会,恰逢第五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大庆召开,为这项民俗活动注入了新活力。
那达慕大会中的非遗项目
2007年,由杜尔伯特县申报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被黑龙江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杜尔伯特县那达慕大会上,以赛马、搏克、射箭技艺为代表的赛事项目,以安代舞、马头琴音乐、长调等为代表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和音乐等,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以说,杜尔伯特那达慕是当地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展示。
蒙古族草原赛马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上最受瞩目的赛事之一。2007年,由杜尔伯特县申报的“蒙古族草原赛马”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自1956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政府成立以来,共举办过大型赛马活动30余次。每次那达慕大会,赛马都是重头戏。按照比赛形式,赛马主要分为“奔马赛”和“走马赛”两种。奔马赛主要比试马奔跑的速度。赛马前,马头、马鬃、马尾都要系上彩绸,胸前围一条彩带,马身要刷洗一新。骑手身着蒙古袍,头上缠彩巾或红缨帽。比赛时,裁判一声令下,草原上呈现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骑手和赛马在欢呼喝彩声中,相继冲过终点。走马赛是一种技巧性竞赛,主要比试马走的侧步平稳度和速度。参赛的骑手多为经验丰富的长者或中年人,男性居多。赛前要为所乘之马配备精美鞍辔,走马的步伐要求稳健,姿势优美,以最先到达者为胜。既考验马的技能,也考验骑手的驾驭水平。比赛结束后,按照传统仪式,要为取得名次的马匹和骑手献哈达、披彩带,向马头泼洒奶酒,以示祝福,并为头马致“赞马词”。近几年来,杜尔伯特县以“青青草原杯”为代表的专门性赛马活动也逐渐开展起来。
蒙古族搏克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十三世纪时,随着蒙古族的兴起,蒙古族搏克得以广泛开展并传播。起初,这项运动具有突出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于锻炼体力、毅力和技巧等。随着社会发展,搏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了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族搏克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群众性民族体育活动。在杜尔伯特县境内的胡吉吐莫、敖林西伯、巴彦查干、克尔台、他拉哈、江湾、腰新等蒙古族聚居乡镇尤为盛行。20世纪80年代末,蒙古族搏克被确定为杜尔伯特县那达慕大会比赛项目。2019年,由杜尔伯特县申报的“蒙古族搏克”被列入黑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杜尔伯特县蒙古族搏克的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在服饰上,参赛选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卓得戈”(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腰间系用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策日布格”(围裙),下身穿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泽勒”(跤裤),脚蹬蒙古靴。优胜者颈上套有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项圈)。比赛前,需推举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作为裁判,并负责编排和分组。报名人员不分年龄、地位、民族、地域和运动经历,均可参赛。比赛采取淘汰式的方法,每轮淘汰半数,一跤定胜负。动作主要有扑、拉、甩、绊、推等,除脚掌外,其他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结束时,双方缓慢而放松地跳跃离场,从而使身体得到调整。蒙古族搏克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民间竞技体育的原生形态,展现了杜尔伯特县厚重的历史积淀。
蒙古族沙特拉
“蒙古族沙特拉”即为蒙古象棋,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博弈游戏,也是杜尔伯特县那达慕大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十三世纪中叶,成吉思汗东征时,由于军中训练和娱乐的需要,蒙古族沙特拉在士兵中较为普及,此后在民间广为流传。蒙古族沙特拉的棋盘分六十四格和一百格两种类型,目前流传的主要是六十四格的规则,百格棋盘的蒙古大象棋已很少见。棋子分为黑白两种颜色,共三十二个棋子,对弈双方各执子十六个。双方都有王、后各一个,骆驼、马、车各两个,兵八个。沙特拉的棋子制作也具有与众不同的造型,把“象”刻成“骆驼”形象,把“兵”刻成“猎狗”形象,彰显了草原游牧生活的习惯特点。蒙古族沙特拉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极为相似,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在民间,蒙古族沙特拉的走法规则仍然延续古波斯的规则,这也是国际象棋原来的走法。在杜尔伯特县的胡吉吐莫、敖林西伯等7个蒙古族聚居乡镇较为普及。2023年,“蒙古族沙特拉”被列入黑龙江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是蒙古族特有的传统舞蹈,被誉为“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2019年杜尔伯特县的“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黑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记载,在1959年9月杜尔伯特那达慕大会上,安代舞作为表演项目,和武术、团体操一起亮相大会。特别是1985年杜尔伯特那达慕大会以来,安代舞基本每次都作为表演项目展示。杜尔伯特安代舞动作简单,节奏鲜明,基本步伐主要就是“踏步”“跺脚”“甩巾”等。在安代舞的发展过程中,杜尔伯特蒙古族人又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等,形成了安代舞独有的曲目。
对那达慕保护和传承的几点思考
从非遗保护角度而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是具有指导性且必须坚持的,这也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向和准则。同理,那达慕的保护和传承也要遵循这个标准,只是在具体实施时还要充分结合杜尔伯特那达慕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开发利用等多重因素,不断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
注重那达慕文化空间的保护
保护和传承那达慕大会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保护这项节日习俗能够定期举办和开展,更根本的是要保护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空间。关于“文化空间”的表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附件中给出了这样的释义:“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那达慕在草原经年累月的自然环境和草原文化的滋养下,它的核心文化符号得以保持,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因此,在那达慕的现代化传承中,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那达慕的文化空间。具体来讲,就是要注重草原生态环境及草原文化的保护。“崇尚自然、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那达慕大会的核心理念。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从国家到地方都尤为重视,出台了很多政策性文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现象,使大片草原得到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的改善,使那达慕有了更好的传承空间。在草原文化的保护方面,一是继续做好那达慕文化的深层次挖掘,保存和完善那达慕相关的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舞蹈、民俗等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丰富非遗资源数据库。同时,还可以借助杜尔伯特文化研究会这一研究组织的优势,对那达慕蕴含的多种民俗文化形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积累学术成果。二是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将那达慕文化融入蒙古族学校教育,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信,使其自觉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三是充分发挥民间协会(学会)作用,弘扬那达慕文化。杜尔伯特县拥有四胡与民歌协会、马头琴学会、搏克协会、弓箭协会、沙嘎协会等多个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民间组织,可以通过举办赛事活动的形式,吸纳更多民族传统文化爱好者加入协会(学会),壮大那达慕文化传承发展的有生力量。
注重传承人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传承者,可以说,他们既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又是被保护的客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非遗传承人,为传承人创造良好的传承环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下去。杜尔伯特那达慕大会属于群体传承,每一位参加或热衷于那达慕的蒙古族人民,都属于传承的个体。除了这些群体成员的参与和传承之外,还有蒙古族草原赛马、射箭、搏克、沙特拉、安代舞等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能够积极组织和参加那达慕有关赛事和活动,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对于这些代表性传承人群的保护,首先,政府部门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其传承的积极性。其次,负责非遗保护的相关部门还要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引导和帮助传承人通过培训授课、参赛参展、产品开发等方式,增加传承人收入,提高传承人知名度。归根结底,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激发传承活力,让那达慕文化薪火相传。
注重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民族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广受游客青睐。实践证明,“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不但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那达慕大会作为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在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杜尔伯特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那达慕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将那达慕作为杜尔伯特县重点旅游文化品牌进行打造,使其成为融合多种蒙古族文化元素、经济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例如,在那达慕大会期间举办美食节、草原露营、草原旅拍等。二是围绕那达慕文化内核,开发派生旅游项目,如建设民俗文化村、文化公园等场所,将射箭、搏克、沙嘎、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游艺项目作为表演或娱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三是做好策划宣传。面对当今旅游业激烈的竞争态势,做好策划宣传,吸引游客目光,才能抢占市场先机。那达慕的策划宣传不仅需要媒体矩阵推广,更要有创新的引爆点。在那达慕的开发和利用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好那达慕文化资源开发的方向和尺度,防止因经济利益而过分“包装”。
本文系2024年度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地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SGB2024130)。
(作者单位: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