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查重工作的开展
2024-06-25李利
李利
现基于图书馆近年提供的学位论文查重服务,统计分析江南大学2018—2020年的学位论文查重数据,主要从年度分布、院系分布和学院查重率情况等层面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持续开展查重工作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图书馆持续开展查重工作的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查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获取方式更为便利和快捷,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09年,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可见国家对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视。高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代表着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高校的教学水平。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在毕业论文审查时,各高校均使用论文查重系统严格控制查重率。高校学位论文查重工作一直是高校强制推行的工作之一,高校图书馆开展查重工作责无旁贷。
学位论文查重数据分析
笔者就江南大学2018—2020年学生个人向图书馆提交的7346篇学位论文的查重申请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删除校外读者的查重申请和非学位论文查重申请,如专著、结题报告、预发表的期刊论文等,删除重复提交的论文以及误传论文等。论文查重选择CNKI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获取机构查重服务。
年度分布
江南大学2018—2020年学位论文查重数据年度分布的具体情况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2018—2020年三年的查重量基本持平,每年约为两千四百篇。重复率平均值(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分别为7.9%、7.4%、7.4%,呈下降趋势。江南大学2018—2020年学位论文查重申请量月份折线图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2018年和2019年的学位论文查重申请量走势非常接近,每年3—5月的学位论文查重申请的总体较多,在4月达到峰值。这与江南大学研究生处要求的论文提交时间段(上半年6月份提交,下半年10月份提交)相关。2020年则在6月份出现论文提交的小高峰,这是由于2020年江南大学推迟了两个月开学,虽然在4月份时已出现高峰,但部分学生因网络或个人原因,在6月研究生入校时又出现了一个申请的小高峰。整体来看,排除其他特殊原因,江南大学2018—2019年的学位论文查重数据最为真实地反映了年度分布的趋势。
江南大学2018—2020年各院系学位论文申请量占比情况见图2。从院系分布来看,江南大学共有19个院系,基本每个学院每年都有毕业生提交查重申请,但物联网学院、生工学院、食品学院三个院系占比最多,分别为18%、14.6%、13.6%。 这三个院系是江南大学的重点院系。其中,生工学院和食品学院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学校的一级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生数量较多。
学院查重率情况
江南大学2018—2020年各学院查重率及年度平均值情况见表2(查重率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查重均值均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因院系合并,列表中数据去除了数媒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总计17个院系。
由表2可以看出,人文社科类院系(马院、商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体育学院)的学位论文查重率明显高于自然科学类及工科类院系。其中,人文学院在社科类院系中的查重率较低(人文学院要求去除本人复制比不超过8%),且2018—2020年的均值呈下降趋势。马院、商学院、法学院三院系的查重率较高,均值约为15%。
人文社科类院系的论文查重率高于自然科学类及工科类院系,符合人类知识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类知识相比,社科类知识更为复杂。由于社科类知识更新较慢,理论创新速度也慢于工科及自然科学类知识。同时,政治类论文需要引用政治类理论知识,法律类论文需要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文学类论文需要引用原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科类论文的查重率。因此,江南大学人文社科类院系、自然科学类及工科类院系设定了相应的查重复制比,最高限定分别在10%和8%左右,不同专业及不同导师会略有调整。
高校图书馆持续开展查重工作的必要性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查重工作是高校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高校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江南大学持续开展查重工作,学位论文的查重率均值已明显降低。从申请量看,查重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做好该工作有一定的挑战性。高校图书馆作为毕业生学位论文提交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提供查重服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持续开展查重工作。
高校图书馆持续开展查重工作的建议
分配好查重任务,做好人员调配
查重工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从上文数据分析可知,每年3—5月份为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查重的高峰期,而9—11月份为另一个小高峰。学生虽然可以线上提交论文,但在提交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疑问,需要打电话与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沟通。这两个高峰期内,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仅需要处理查重业务,还需要接待学生咨询,仅靠个别馆员很难完成任务。在学位论文查重的高峰期,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若干兼职人员与图书馆馆员配合,协作完成查重工作。图书馆馆员负责接待学生咨询以及平台查重的分配工作,兼职人员则负责具体的查重处理工作。高校图书馆也可以提前通知各院系,开展错峰查重,合理安排检测时间,以减轻图书馆馆员在查重高峰期的压力。
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持续开展查重工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献复制比,对高校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助益,但查重并不是检测论文质量的唯一、绝对标准。由于查重系统自身的局限性,当出现论文目录格式不统一、参考文献格式不正确等情况,均会导致系统将目录及参考文献纳入查重内容检测,导致文献复制比升高。在自然科学类论文中,实验材料、设备名称、品牌等内容均会被纳入查重内容检测,会导致论文复制比的误判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一定的人为判断介入,才能得到准确的查重结果。因此,查重系统的局限性要求高校图书馆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履行查重职责。
学科馆员是以学科用户为对象,凭借自身丰富的学科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提供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和积极、动态的学科知识服务。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与学科、院系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其通常掌握一门或几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图书情报知识和相关工作能力。因此,学科馆员从事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查重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同时,学科馆员擅长为高校各院系的科研项目团队提供嵌入式服务,如在选题阶段,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培训、文献检索、定题服务、新技术跟踪和学科分析等服务。同时,学科馆员在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阶段能够提供查新服务;在毕业论文中期阶段能够提供过程监督服务;在答辩阶段提供论文查重检测服务。学科馆员具备过硬的信息素养、检索能力和较强的专业背景,在查重工作中游刃有余。而且,在查重过程中,学科馆员能够深入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论文定题、文献检索和写作指导都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加强短期检索培训和长期系统培训的结合,形成良好的学科馆员队伍保障机制,促进学科馆员队伍的健康发展,使高校图书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查重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持续开展查重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在查重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在查重工作中有着其他图书馆馆员无可比拟的专业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在查重工作中可以优势互补,在指导学生选题、文献检索、开题、论文写作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在查重工作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助力高校的学位论文质量、学术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