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助力民间艺术文化传承
2024-06-25韩琳子魏沐晴
韩琳子?魏沐晴
现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对民间艺术文化传承进行思考与分析。首先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简要论述;其次对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构建现代数字博物馆,记录保护民间艺术文化;二是发挥媒介传播优势,促进民间艺术文化传播;三是构建数字化交流平台,深化民间艺术交流合作;四是推广数字化艺术教育,培育新一代民间艺术人才,希望能够为我国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文明的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文化面临保护不力、传承不继的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如今,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为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媒体可以通过虚拟建构、数字展示以及数字营销等手段,为民间艺术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构建现代传承新格局。在当今时代,要想实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明晰数字媒体背景下民间艺术文化现代传承的价值逻辑与文化内涵,在数字媒体与民间艺术文化现代传承构筑之间的共生机制基础上挖掘和探索传承之道,以推动民间艺术文化在新时代下实现多元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民间艺术文化概述
民间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底蕴深厚的文化形态,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审美需求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涵盖了绘画、雕塑、剪纸、编织、陶艺、刺绣、舞蹈等多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样性。民间艺术文化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剪纸、编织、陶瓷、戏曲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二是地域性。民间艺术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例如,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多以细腻的笔触和柔美的色彩展现江南水乡的柔情蜜意,而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则更注重粗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展现出北方人民的豪放不羁。
三是传承性。民间艺术文化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不断传承和发展。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艺术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很多艺术家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
四是实用性。民间艺术文化往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剪纸、编织等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以剪纸为例,一张张薄薄的纸片,经过民间艺人的双手,变成生动活泼、寓意丰富的图案,剪纸被用于装饰房间和门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数字媒体技术助力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策略
构建现代数字博物馆,记录保护民间艺术文化
一直以来,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多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代代相传。但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下,许多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逐渐被淡忘,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迫切。
第一,多渠道搜集民间艺术文化资源。采集和整理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是构建资源数据库、打造现代数字化博物馆的第一步。首先,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搜集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田野调查主要是指通过对当地社区、村庄、民族等区域、地方的实地考察,与当地传承人或者民俗文化专家等相关人士进行交流,了解他们掌握的技艺和积累的经验,以及当地的艺术形式、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在开展田野调查活动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遵守当地的习俗和规定,同时要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以便获取更全面、更深入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其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搜集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在实践中,工作人员可查阅历史文献、地方志、族谱等资料,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查阅并获取相关文献资料。最后,借助互联网整合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平台,收集图片、视频、音频、文章等不同表达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也可以关注相关的网络论坛、社区、网站等,以获取更丰富、更全面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
第二,数字化处理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将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是打造现代数字化博物馆的必要一环,也是防止传统艺术形式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重要举措。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筛选,注意选取并保留具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以便能够反映民间艺术的文化背景。其次,工作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已搜集民间文化资源的名称、时间、地点、描述等信息,为后续数据处理做准备。最后,工作人员通过使用扫描仪、相机等专业设备,对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影像或视频的采集,同时录入相关的元数据信息,便于后续管理和检索。处理完毕的数字化资源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建议通过云存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方式集中存储文化资源,以便长期保存并便于后期检索。
第三,创建民间艺术文化数字化博物馆。创建一个民间艺术文化数字化博物馆能够以数字化形式直观展示民间艺术文化,促进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其独特魅力,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在将各类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工作人员可以以数据资源库为依托,打造专项民间艺术文化数字化博物馆,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沉浸式民间艺术欣赏、操作等体验式场景,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自动识别、分类和推荐民间艺术资源,帮助观众快速检索并展示其感兴趣的民间艺术,提升传统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媒介传播优势,扩展民间艺术文化传播范围
在数字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如何借助媒介传播优势推进民间艺术文化传播与传承也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具灵活性和个性化,能够快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形成传播效应。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入手,发挥媒介传播优势,助力民间艺术文化传播与传承。
第一,借助视频网站平台传播和发展民间艺术文化。如今,视频网站平台在传播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间艺术大师或者民俗文化协会机构可以通过优酷、YouTube、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分享、传播民间艺术文化作品。为获得良好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播效果,民间艺术大师或者民俗文化协会机构在制作视频时,要注重内容的创新和深度,避免流于表面,吸引更多现代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鼓励他们成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者。
第二,借助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传播和发展民间艺术文化。近年来,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强势来袭,以“短、平、快”的优势迅速吸引了亿万用户,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平台代表,标志着人们进入短视频时代。在此背景下,可以以短视频平台为媒介,借助其“传播广、传播快”的强大优势传播民间艺术。首先,可以将民间艺术创作过程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也可以将关于民间艺术的故事以动画、图文的形式进行讲解,增进人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发挥短视频平台的互动特性,开展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展览、创作等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弘扬和发展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行列之中。其次,转变传统思维,将民间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例如,将传统的民歌、小调等民间艺术与现代音乐、舞蹈、时尚等领域相结合,打造出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的作品,希望能够通过跨界合作,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民间艺术文化,提升民间艺术文化的影响力。此外,民间艺术大师或者民俗文化协会机构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打造传统民间艺术IP(知识产权),塑造个人品牌,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从而使民间艺术在数字媒体时代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和支持。
第三,借助社交平台传播和发展民间艺术文化。在数字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是推广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绝佳平台。民间艺术大师或者民俗文化协会机构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有关民间艺术文化的文章、视频、图片等,通过社交媒体的强大传播效应,扩大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范围,实现民间艺术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加强与民间艺术文化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受众开展关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技法”等话题的探讨,增进受众对民间艺术文化的理解,使其进一步领略和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构建数字化交流平台,深化民间艺术交流合作
在数字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口口相传”变成了“一键转发”,手工制作的工艺品逐渐演变为数码化的虚拟展示,这种变革既给民间艺术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保留民间艺术的原汁原味,如何利用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对此,本文认为,在数字媒体时代,应构建数字化交流平台,以数字平台为媒介,推进并深化民间艺术交流合作,从而实现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建立一个专门的数字化交流平台,政府、企业或文化机构可以建立民间艺术交流网站或者专属App等,为民间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该平台收纳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文化,如剪纸、泥塑、戏曲、舞蹈等,并且提供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资源,方便用户学习和欣赏。与此同时,在数字化交流平台建设中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丰富数字化交流平台的用户体验,更好地满足民间艺术爱好者或者艺术家的资源获取需求。为确保数字化交流平台稳定运营,当地政府可以为其提供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促进平台长期发展。
其次,依托数字化交流平台开展线上活动。为促进数字化交流平台在民间艺术文化传播与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平台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发布有关民间艺术的动画演示、视频以及科普文章等,向用户普及民间艺术的知识和历史,激发公众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同时,邀请专家和民间艺人在线上线下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经验和技巧,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平台与学校、博物馆、文化机构等进行合作,通过举办线上展览、线上比赛、线上讲座等活动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民间艺术的交流和互动,提升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支持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此外,民间艺术数字化交流平台工作人员要定期收集用户反馈,了解用户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平台的内容和功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推广策略和合作方式,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推广数字化艺术教育,培育新一代民间艺术人才
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不仅有利于增强公众的民族文化自信,还有助于培养其文化自觉。在数字媒体时代,为实现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世代传承,有必要以数字媒体为媒介,推广数字化艺术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跨界能力的新一代民间艺术人才,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首先,搭建网络平台,开设在线课程。在推动数字化艺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搭建专门的网络平台,还需要根据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库及受众学习需求,合理开设在线课程,促使公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加大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参与到民间艺术的学习和传承中来。与此同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创造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沉浸式体验学习场景,促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艺术的魅力,以期在激发其学习民间艺术文化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技艺,鼓励他们自觉肩负起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使命。
其次,积极开展各类民间艺术活动,为学员提供实践和展示的平台。推广数字化艺术教育是传播和弘扬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在通过互联网开展数字化艺术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开展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如举办民间音乐、舞蹈比赛,组织手工艺制作大赛等,鼓励学习者参与民间艺术的创作和表演,激发其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并在与其他学习者展开交流与合作,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其创新传统艺术文化的意识。
数字媒体技术为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契机,使传统艺术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数字媒体时代,应增强受众保护与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意识,同时,积极利用各种数字媒体技术或者平台,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让这一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作者单位:郑州工商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