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智慧屏?探寻传统文化之美
2024-06-25高天宇
高天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生活的重要渠道。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需要不断更新传播方式。现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必要性,对其传播的主体和表现路径进行分析,探讨这种传播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短视频为载体的传播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探索。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通过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短视频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活力,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借助短视频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探讨新媒体技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也需要关注短视频的健康发展,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以其直观、生动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短视频平台凭借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传播能力,能够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另外,短视频平台还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可以为用户提供互动的机会,从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短视频平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如书籍、讲座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现代社会中,用户更倾向于直观、生动、有趣的传播形式。而且,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地域或特定的群体中,难以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用户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优势,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同时,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短视频优质内容传播的缺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短视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社交的重要渠道。然而,当前短视频平台优质内容的传播却存在明显的缺失。许多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过于娱乐化、浅层化和同质化,缺乏深度和原创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在短视频中的传播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形式的传统文化内容,如诗词、戏曲、书法、传统手工艺等。这不仅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降低了传播的影响力,也影响了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可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的可行性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这种新型传播方式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短视频平台可以迅速将信息传播给大量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上,用户以分享、评论、点赞等方式参与互动,也可以增强传播效果。而短视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向用户推送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满足用户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生活智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短视频平台进行整合传播,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首先,短视频平台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传播渠道,扩大其影响力。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短视频平台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优秀的创意灵感,提高短视频的质量、丰富短视频传播的内容。最后,这种整合传播方式可以增强用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短视频的整合传播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的主体
政府传播主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演变。近年来,短视频的兴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短视频整合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政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第二,政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和传播者,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和传播。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以短视频为载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和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政府还应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短视频的整合传播平台,通过官方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公众。
传统媒体机构主体
传统媒体机构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其对于短视频平台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为传统媒体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机构在短视频平台上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传统媒体相较于其他新媒体,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将其更好地传递给用户。其次,传统媒体机构在内容制作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能够制作出高质量、有深度的短视频,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最后,传统媒体机构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能够通过短视频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此,传统媒体机构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挖掘内容的深度并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质量,根据短视频平台的特性和用户的需求,创新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提高短视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整体传播效果。
视频传播平台主体
视频传播平台的主体包括内容创作者、平台方和用户。内容创作者是短视频平台的核心力量。内容创作者通过创作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并与之产生互动,提高平台的流量和用户黏性。平台方则是短视频平台的运营和管理者,负责平台的搭建、运营和维护,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支持和保障。用户则是短视频平台的参与者。用户通过观看、点赞、评论和分享等方式,参与内容的传播和互动,促进内容的扩散。在短视频平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内容创作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符合平台用户喜好的内容。同时,平台方需要使用内容推荐机制,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这种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短视频平台,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此外,为了提升传播效果,平台方还可以通过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方式,引导用户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网民作为传播主体
由于短视频的制作和转发方式简单,网民既可以是视频的接受者,还可以是视频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因此,以网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可以产生显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其一,网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二,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使得网民在娱乐的同时,也能通过评论进行互动,通过分享短视频来扩大社交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其三是部分网民通过制作和分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知识,从而获得成就感。网民通过创作短视频,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网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评价和反馈,对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要重视提高网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其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积极性。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则要提供更多新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提高视频内容对网民的吸引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打造良好的传播环境,保障网民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互联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短视频整合传播的表现路径
高科技表现路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其一,通过运用先进的动画、特效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精美的短视频中。例如,利用动画技术使传统戏曲人物形象立体化,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欣赏传统艺术表演。其二,借助增强现实技术,在短视频中融入扫码互动、立体投影等功能,激发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通过扫描二维码,观众可以了解传统建筑背后的故事。其三,结合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优质的制作内容和新颖的传播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其四,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用户的偏好和需求,并为用户提供符合他们喜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还可以通过算法分析和个性化推荐,加深用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其五,短视频平台可以与高科技产业进行合作,推出创新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例如,与游戏开发公司合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改编成游戏,增加观众的参与感。总之,利用高科技手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进行传播,可以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吸引力,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镜头表现路径
短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短”,而一些作品内容太长,难以用短视频进行完整传播,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传播。其一,短视频制作者可以在获得版权许可的情况下,截取一些经典镜头进行整合传播。例如,拍摄者通过整合传统舞蹈、戏曲、书法等形式的经典艺术表演片段,展示作品的精湛技艺和蕴含的深厚内涵。同时,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利用舞者身姿、面部表情、手势等细节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拍摄者还可以运用特写、远景、侧光等不同的镜头手法,突显表演者的艺术魅力。其二,利用镜头深入“探访”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长城、佛塔等,展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建筑结构,或者运用航拍、延时摄影等技术,展示建筑的全景和雄伟气势。其三,通过演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诗词句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表现文学作品的情感。拍摄者和视频创作者可以在镜头语言上,运用变焦手法,表现诗词中的场景和意象,营造古典的文学氛围。其四,可以通过拍摄传统手工艺人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展现他们的精湛技艺。拍摄者可以借助近景镜头和特写镜头,呈现手工艺人的手法和制作过程的细节,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其五,通过再现历史事件或传说故事,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拍摄过程中,可以运用影调、色彩和镜头语言等,使观众能沉浸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多种艺术形式表现路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进行传播,可以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现路径来展现其魅力。其一,利用摄影、绘画、动画等视觉艺术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短视频。制作者可以通过精美的画面构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和独特风格,还可以运用油画、水墨画等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艺术魅力。其二,结合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元素,为短视频制作动听的音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同时,可以探索跨界合作,与知名音乐人合作创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音乐,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其三,通过配音、诗词解说、朗诵等形式,将经典文学作品融入短视频内容中。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选取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进行现代化解读和演绎,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通过声音和文字的表达,激发观众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其四,借助舞蹈、戏曲、话剧等传统表演形式,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元素,使表演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
综上所述,在国家倡导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进行传播,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