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初中课后服务开展科学作业分层适切性布置的实践研究
2024-06-24季红
季红
【摘要】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教学,不仅能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也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和扩充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后服务工作,结合农村教学实际情况来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分层作业,让不同学生在作业中有不同的收获,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知识成长的同时提高其作业完成效果,进而实现新时代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后服务 作业分层 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5-0139-03
一、研究背景
(一)农村初中现状分析
在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很大,家长对孩子重视度不高,导致一个班里学生对待学习和作业的态度也大不相同。有些家长很重视,会跟随老师步伐时刻督促并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而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学习和作业不管不顾,以致作业的完成情况很差。因此,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很难全面地考虑到全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缺乏即时有效的课后辅导反馈,课后指导匹配度跟进不高,因而学生作业完成效率较低,实效较差,质量不高。
(二)课后服务开展现状分析
在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初中学校每天晚托在校的学习时间约两个半小时,分到每个学科的作业时间较短,每门学科大约0.5小时作业时间。如何让学生在这0.5小时内最大限度地巩固好当天的学习内容,成了老师的难题。因此,布置一份适切度高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一份适合自己的作业,并在作业中获取最大收益,在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农村初中的一个班,四十多位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方式以及知识理解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在学习一些知识深度比较大的新课时,若全班布置的是同样一份作业,那么很多学生都会做不出来,就会因为作业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本文以《浮力》这节的作业设计为例,在紧扣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也就是我们期望的适切度高效的作业设计和布置,更有利于实现新时代课堂教学目标。
二、研究设计
(一)操作定义
作业分层布置的适切性:适切即适合、贴切。本文将分析研究如何做好作业分层布置的适切性,包括作业容量的适切性和作业难度的适切性。让学习能力不同的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做适合自己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从而提高作业完成效果,得到最大的收获。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教材内容来给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适切度高的分层作业设计与布置,在实际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标
1.基于科学作业的分层布置的适切性,针对性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形成小单元自编作业及较完整的单元作业体系。2.通过适切性高的作业布置,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升课后服务时段作业的有效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实践操作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的作业量成为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何给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真正做到作业的适切性,促进学生课后高效学习是当前教育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水的浮力》这节为例,探讨基于农村学校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作业分层布置如何做到适切性的策略研究,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作业容量的适切性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作业量的问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将其进行合理的分层,如可将班级学生按学习能力分为A、B、C三个等级,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给其制定适合其学习和完成作业的目标,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给其布置合理的习题量,并及时地跟进指导。同时教师也要正确地认识“双减”政策,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布置课后作业,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实效性,可通过布置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作业、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和创新作业形式来实现课堂的延伸学习,在促进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的基础上使其能有较大的收获,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效果。如:在学习了浮力第三课时之后,学生已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大小计算、沉浮条件都已掌握,表1是在作业容量布置上的体现。
带★的是C层次做的作业,带★★的是B层次学生在C层次的基础上增加的作业量,带★★★的是A层次学生在B层次的基础上增加的作业量。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作业量基本上能在课后服务的半小时内完成,即在量上做到了适切性。
(二)作业难度的适切性研究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做到作业量的适切性,同时也要考虑作业难度的适切性。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分为A、B、C三个等级,布置合理的习题难度以及能力展现,并及时地跟进指导。作业的布置要注意多样化、体现实效性。
1.对于C层次的学生:课堂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在《水的浮力》一课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如针对C组学生,由于这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对于课堂知识理解起来较慢,因此,教师要根据C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如在上课时教师可系统地输出课堂知识,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测量方法、浮力计算方法等,同时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也可采用一些辅助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理解。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也要侧重从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清晰学习思路出发,遵循“双减”政策教学要求,如表1,C组学生完成基础性的带★的题目,这六道题目从浮力的方向、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潜水艇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定律及简单计算几个方面,让学生去巩固基础概念知识。另外,又在能力体现这一块,要求C组学生在课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课堂内容整理一遍,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针对课堂知识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并找到自身的知识点盲区,然后教师再找时间引领学生展开二次学习,既帮助学生解决作业问题,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巩固基础知识。
2.对于B层次的学生:基础巩固+能力提升
在给学生讲授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点时,针对B组学生,教师要依据新课改教学要求来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如新课改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对此,教师可采用实验的方式来引领学生领悟课堂知识。在上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并举例说明,如水的浮力如何测量、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逐步地引导学生过渡到实验内容,然后给学生呈现一些实验器材,给学生布置实验作业,如要求学生来根据理论知识挖掘在水的浮力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怎样的操作会导致实验误差较小等。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验问题,并及时地指导学生,保证学生的实验过程顺利进行。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引领学生针对实验过程进行复盘,使其了解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规范的行为、有哪些具体的实验问题,以此来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实验思路。在课末,教师也可给学生布置一些能力提升的作业,如要求学生在课后将教材作业本等出现的实验进行做实验,以此来打开学生思维,进而拓展视野。如表1作业分层设计中,B层次学生在C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浮力计算题,这个题目是研究一块在水下用细绳系着的木块,涉及到重力、浮力和拉力三个力的分析,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另外,在能力展示方面,给B层次学生布置的是模仿实验。
3.对于A层次的学生:能力提升+拓展提高
在讲述《水的浮力》相关知识点时,针对A组学生,教师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视野。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点时可埋下一些伏笔,如针对水的浮力测量方法,教师可分别用木块、铁块来给学生做实验。在观看实验现象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心里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产生木块浮在水面和铁块沉在水底等不同现象?对此教师要避免给学生直接解答,而是在给学生教授完课堂知识点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鼓励学生探究其中的物理知识,如对于水的浮力,在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相似的现象,如轮船在海面上行驶、纸船在水里漂浮、铁钉沉入水底等,教师可分别让学生搜集诸如此类的生活现象,然后依据课堂理论知识去解析和分析,要充分地结合水的浮力原理和测量方法来证明生活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或者查阅资料,也可组建线上学习交流群,鼓励学生在课后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发到群里,教师可找时间统一解答,以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并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化内容来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能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新时代科学的教学要求。如表1作业分层设计中,A层次学生在B层次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道浮力计算题,这个题目是浮力与图像的结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分析理解能力。在能力展示这方面,给A层次学生布置的是设计创作性实验。
四、研究成效
教师从统一布置作业到分层布置作业,在每天课后服务时间的0.5小时内,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适合自己的容量与难度的作业,最大限度地去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通过适切性高的作业布置,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升课后服务时段作业的有效性。
五、思考与启示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展开授课,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方面规划好作业等级,真正做到作业设计的适切性,引领学生高效且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在实现新时代科学课堂教学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进而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班里的学生个性差异复杂多样,千姿百态。笔者的探索也只是在面临“双减”、课后服务、新课标等现实问题时,提出一些可行的粗浅策略,适切性作业的期望值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离个性化教学精准匹配的高质量要求还是有些距离的,有待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