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生思想,推进人类进步的中国智慧
2024-06-24刘俐宏
刘俐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华文明和平共生的文化基因将人与自然、人与人、家与国、国与天下紧密联结在一起,积淀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持续不懈的精神追求,不仅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21世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天人合一”思想,历经数千年的演进,成为中国看待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审美趋向,也是人类社会要顺应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自觉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出现在《尚书·洪范》中,“惟天阴骘下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认为自然与人之间息息相关。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同源”的观点;庄子在《齐物论》中讲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他们都深刻地指出了人和世间万物是共处于同一系统中的并且要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要求。孟子讲天道与人性息息相关,强调天有是非、善恶之心,而人性是天赋予的,人的善念与生俱来,因此天与人性相通。庄子主张,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气组成,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所以天与人是和谐统一的。明朱熹也主张“天地万物一体”的观点。
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代社会有了新的时代价值。“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改变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出现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观念,强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态、环保中国,在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致的,就是要摒弃“人是万物之主”的思想。人类发展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倡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人类也是自然界中的成员,从根本上转变人类至上的自我观念。
崇尚和平、和睦、和谐
中华民族酷爱和平,5000 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春秋战国时,墨家就提出 “兼爱非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蕴藏了更丰富的和谐因素。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时,孔子主张“和为贵”(《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以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的思想。这些思想就是要求人们之间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在多元化的社会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中华文明主张各个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自由发展。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交往中,中华文明鲜用暴力征服、消灭别的文明的历史,中国的“和”崇尚“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对外交往多是和平之旅、文化之旅、交流之旅,以和平的方式促进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化干戈为玉帛”是中华文化“和”文化的另一面,中华文化中一直主张“止戈为武”的思想,认为能够止住干戈,才是“武”的最高价值。在处理对外关系的实践中,中国历代政权大多奉行以德服人、睦邻安边的政策,即便发生对外战争,也以防御为主,形成了中华典型的防守型文化。但是,这种防守型文化并不只是被动挨打,而是在多次被侵犯的过程中,加速了民族的融合,这也正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包容并蓄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变局中,中华文明和平共生的文化基因将人与自然、人与人、家与国、国与天下紧密联结在一起,积淀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持续不懈的精神追求,不仅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21世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
贯穿“贵和尚中”的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贯穿“贵和尚中”的理念,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就是在协调一致中保持差异和个性,承认不同的存在,尊重不同的个性。
“和而不同”既是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也是世界文明交往的准则。当代社会越来越尊重人的个性,肯定个人的意愿与自我实现,但自我实现不是只以个人为中心,而是要实现对个人的自我超越,和谐社会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理性的基础上的。社会上人与人的相处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的观念,彼此尊重、彼此包容,不能只强调自我利益而忽视他人利益,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文明同样如此,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不同的文明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观念习俗,正是这些不同的元素同时存在,构成了世界多彩灿烂的文化之美。
在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和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的今天,多种文明共存,文明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不同地域、民族和种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竞争。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原则就是主张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维护各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主性,推动并维护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文明交往不是必然要变成文明冲突,反对强调文明绝对优越性的大国沙文主义,反对搞唯我独尊和文化歧视。“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要推动文明的对话,消除文明间的隔阂,用和平手段解决文明的摩擦。
可以这样说,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哪一种文化更具生命力,那么代表这种文化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将具有更广阔、长远和明朗的发展前景,其在地域和国际竞争中也将更容易掌握主动。
“人心和善”道德观源远流长
古代先哲对“和善”有精辟论述,在儒家思想里,“和善”思想主要体现在 “仁爱”上,孔子是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最高原则推崇的,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道德境界就是“天下归仁”“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孟子所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及他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坚持了把爱普遍推及于社会的要求。老子主张“上善若水”,并提出国家间“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的相处准则,强调了大国的态度对国家交往的重要性,如果大国像居于江河的下游那样包容,天下就容易交融沟通、和谐相处。
“人心和善”的道德理念,表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人与人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基本要求,“和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特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中华民族谦逊、和蔼、礼让、乐天、达观等一系列美德,为中国人为人处世提供精神支撑和行为指导。
“人心和善”的道德理念还蕴含着中华民族 “兼济天下”“泛爱众”等的道德原则,将中华民族“人心和善”的价值追求和道德遵守运用到国与国关系的处理之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息息相通。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我们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真诚希望同周边国家谋求共同发展。与世界的交往中,提倡守望互助、共建共享,并愿意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希望中国自身的繁荣惠及世界。
“人心和善”道德观指导下的中国外交,使中国在世界上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国际交往中赢得了尊重。
(作者单位:承德应用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