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五剂良方”
2024-06-24汪治国
汪治国
【摘要】要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特别是教师,需要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文中从明晰差异、习惯养成、以学定教、活动浸润和评价促进这五个方面出发,尝试对有效衔接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 幼小衔接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5-0004-03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并随文下发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其中提出了幼小衔接要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适应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教育建议,列举了有效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这是一份指导性的文件,可供广大教师教学参考,但在学科教学中的指导不多,实践操作性不强。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幼小衔接工作呢?笔者以为,教师要基于儿童立场,落实素养本位,可从明晰差异、习惯养成、以学定教、活动浸润和评价促进这五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让孩子顺畅过渡,快速适应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一、明晰差异,找到“黏合剂”
幼儿大班与小学一年级虽然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仅仅一步之遥,但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在学习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学习环境来看。幼儿园的教室布置得生动活泼,有学习、游戏和生活等不同区域,还有丰富的玩具、制作和挂图等亮丽的布置,幼儿在游戏和同伴交往时比较轻松自由。小学教室中的讲台和成套的课桌椅都是固定排列的,布置相对比较规范严肃。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需要按照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要求开展学习。可以通过布置数学学习成果展示墙、绘本读物、数学的操作材料和游戏材料(小棒、计数器、计算卡片、立体图形模型、积木、色子、扑克、七巧板、人民币模型)等等,给孩子营造熟悉的数学学习环境。
2.从学习时长来看。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时间一般为 25~30 分钟,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活动为 40 分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动、好奇,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还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将教学时长增加了10分钟,无疑对孩子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3.从教学目标来看。幼儿园将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与有趣作为教育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则将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三会”等作为主要目标。前者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动体验,后者注重学生的知识理解、建构与核心素养培育。
4.从教学内容来看。尽管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在具体的数学内容方面有一定重合度,但前者的数学知识散落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主要侧重数与形两个方面,后者则是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
5.从教学方法来看。幼儿园基本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参与学习,而小学则选择能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情境、问题、任务,让他们在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形成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明晰幼小之间的差异,并从中分析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才能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终身发展需要,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做好衔接和铺垫工作,降低过渡时期的“坡度”,让孩子更好地迎接和开展小学数学学习活动。
二、习惯养成,洒下“生根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思维方式的衔接,更是学生行为习惯的衔接。依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孩子在课堂上倾听、阅读、表达、书写、好问、合作等方面的习惯。
1.倾听。即要求学生在老师和同学发言时要注目听、不插话、不做小动作。教学中要多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要及时表扬,而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时,教师可用目光暗示、轻敲桌子等给予提醒。教学时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挂图、教学具、数学绘本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开展活动时可让学生边听边做,培养孩子成为好的倾听者。
2.阅读。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读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可带领学生指读、认读书本上题目,圈出关键字句。除此之外,还可收集一些简单又常用的字,让孩子在课后认一认、读一读。同时这里的读,也包括会看图。一年级很多问题都是以图或图文的形式来呈现数学信息的,能否看懂图,就决定着能否正确解题。
3.表达。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孩子经历有条理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的过程,把学习知识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进思维,让孩子能说会道。
4.书写。刚入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在学习前期,组织学生利用写字本进行数字、符号、画线等书写训练,平时作业中除了关注错题之外,也要关注一下孩子的书写是否规范工整,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
5.好问。孩子初入学,面对的环境是陌生的,难免产生一定的紧张甚至是害怕心理。教学中,应充分给予儿童提问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儿童主动提问、不懂就问,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回应儿童的各种问题,让儿童敢问、想问并逐步会问。
6.合作。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不要急于直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从同桌合作开始,让同桌之间互相复述、讨论交流、分享方法和相互评价等等,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小组合作学习。
三、以学定教,输入“生长剂”
对比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以发现,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活动内容与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学习内容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都注重“数与图形”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具有很多的重合性。但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老师对于孩子的要求和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孩子学得怎么样我们是不清楚的。所以有必要加强学情前测,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以便于把握好教学起点,做到以学定教,让孩子的数学素养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如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对于加、减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但更多的仍停留在会算的层面,对于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够的。教学中我们应创设并组织有价值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以一年级上册“认识加法”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如下:1.说一说,感知意义。课堂伊始,老师提供三幅情境不同但意思相同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感受到三幅图的共同特征,即都表示3个与1个合起来的事情。2.画一画,理解意义。让孩子们选择三个故事中自己喜欢的那一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件事表达或记录下来(可用文字记录、画图记录和算式记录)。展示作品的环节,选择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表象作品,最后引入加法算式,并使学生明白每个数字、符号的意思,算式的读法,为什么用加法等等。3.说一说,感悟模型。让学生用3+1这个加法算式讲一个数学小故事,根据故事板书,并引导学生观察,讲的故事不同,为什么都能用3+1=4来表示呢?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讲的加法故事模型也可以逐步丰富,如并加型、添加型、拿走型和比较型的加法故事等。加法意义这部分教学,采取了从具体—抽象—具体—抽象的设计思路,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概括等活动,并在表达中对加法模型有了初步的感悟。
四、活动浸润,注入“融合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相比幼儿园的“课程组织活动化”,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应该怎样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是需要我们重点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然而当前的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为了活动而活动,从而导致了活动单一缺少趣味、活动热闹缺乏深度、活动混乱缺乏组织等现象。
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之上,要体现趣味性,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要注重探究性,使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要提升挑战性,使孩子在活动中尽可能保持专注度;更要保证参与度,让更多的孩子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不要让活动变成少数孩子的表演秀。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就设计和安排了以下活动:
(一)游戏导入,了解已有认知
摸一摸。将四种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装在盒子里,让学生摸一摸并猜一猜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
(二)分类整理,理解图形特征
1.分一分。将物体倒在桌上,摸一摸、滚一滚,看哪些不能滚动?哪些滚得快?按形状分一分。
2.说一说。在小组内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并抽象静态模型图,同时揭示图形名称。
3.分一分。课件出示多种不同的静态实物图,让学生在白板上拖动分类。引导辨析漏斗和橄榄球属于哪一类?
4.找一找。找找身边与上面四种形状相同的物体。
(设计意图: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不同层次分类活动,抽象出图形的共同特征,促进了学生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特点的感悟。)
(三)积木游戏,培养空间观念
1.摸一摸。老师给定一个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让小朋友闭上眼睛从袋子里摸出来,并说说怎么样能很快摸出想要的形状?
2.搭一搭。相同形状积木哪个搭得高,想一想为 什么?
3.先想后搭。闭上眼睛想一想:两个相同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搭成什么形状?再搭积木验证。
4.创意拼搭讲故事。课后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进行创意拼搭,同时为作品配上小故事。
(设计意图:在摸一摸、搭一搭再到想一想、搭一搭等活动中,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进一步感悟这些图形的特征,发展了空间观念。)
五、评价促进,加入“催化剂”
幼儿园的评价以观察、记录为主,注重孩子综合素养方面的表现。大多数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是温柔相待,善于运用小红花、五角星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所以大多幼儿都比较爱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老师。一年级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学业成绩,以考试和作业为主。不少老师对待孩子比较严肃,孩子和老师之间有距离,少数孩子怕老师,上学不积极和作业表现拖拉。如何改变这种差异,从而拉近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和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以评价促积极性,以多元评价促学生多元发展,是孩子爱上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也是开展幼小衔接的科学实施路径。
教学中,老师在开展评价时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评价要及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要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表现多实施纵向比较,少开展横向对比。其次,评价要有针对性。评价不可空洞,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表现给出恰当的评价,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或不足。如“你发现了三只羊、三本书、三个苹果都可以用数字3表示,真有数学眼光啊!”再次,评价形式要多样。幼小衔接视角下的一年级数学学习评价应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评价学生的方式不一定是纸笔,可以通过操作活动(如图形的拼搭)、实践活动(身边的数学)和游戏活动等形式来开展。最后评价的结果应采用等级制。通过小红花、五角星、点赞图、笑脸图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总之,恰当有效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让学习更有趣,让幼小衔接更科学,用好评价也是老师教学功力的重要体现。
幼小衔接是每个孩子必经的人生历程,更是一次难得的宝贵体验。作为教师必须明晰幼小之间的差异,将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进行贯通、融合,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丰富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通过积极的评价促进,才能够把陡坡变缓坡,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幼小科学衔接,让每个孩子的能力和素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丹.幼小联合教研的创新与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23(23):46-51.
[3]叶晓凡.基于小学视角的幼小衔接教学策略——以“数的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23(18):129-132.
[4]孙谦.从综合体验到学科渗透——幼小衔接数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23(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