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之生,随意随性
2024-06-23洪楚彬
摘 要:我们在学习中国花鸟绘画时,经常将宋代花鸟名画作为学习对象。《写生蛱蝶图》是北宋画家赵昌的花鸟画作品。赵昌作画特别注重观察写生,这种独特的写生性反映在其作品中。从理论出发,对赵昌《写生蛱蝶图》进行内容探讨和技法分析,深入画中花草类和动物类写生细节,剖析其临摹、观察的方法,学习、领悟和吸收其艺理念和技法,结合临摹实践学习,并将其与创作者自身相结合,以期更好地继承宋画优秀传统。
关键词:宋画;技法;赵昌;《写生蛱蝶图》
一、《写生蛱蝶图》画面内容分析
《写生蛱蝶图》(图1)是一幅田园小景蝴蝶恋花图。画面上,秋花凋零,沿卷轴摇曳,轻灵振翅的蛱蝶翩翩起舞。在表现画面物体时,赵昌将土坡、枯叶、菊花、蝴蝶等都使用双勾填色的技法进行绘画,但线条区别于“黄家富贵”的工细严谨,更偏向于“徐熙野逸”。线条富有节奏和粗细变化,墨色也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进行了干湿浓淡的区别。用色上也有所区分,花草植物用植物色为主,颜色清透,而蝴蝶敷色多次积染,显得更为浓艳厚重。画面中以蝴蝶形象最为传神,赵昌将蝴蝶翅膀上丰富的花纹和薄如纱绢的质感表现得栩栩如生。扎实的基础和传神的笔墨表现了赵昌的写生功底之深厚,让此图成为人们研究古代蝴蝶的素材。
《写生蛱蝶图》的线条除蛱蝶外几乎都偏干、随意,有“徐熙野逸”的风格意趣。此画中菜叶、秋花、红叶、菊花、枯芦、蛱蝶、蚱蜢、土坡均需勾线。《写生蛱蝶图》的线条变化丰富,可以用细长的勾线笔与短大的蒜头笔相结合。细长的勾线笔适合画均匀的线条,例如蛱蝶和蚱蜢的外轮廓和脚、触须的细节处;蒜头笔更适合画有变化、灵活、随意的线条,例如花草荆棘等。此画所使用的勾线方法各不相同,细节之多令人惊叹。
在刚开始学画时,初步练习只画一些大大小小的圆圈,拉一些长线条或者画一些大小不一的墨点,目的是为了练习对腕力、笔力的控制,让线条更加稳定、匀称、准确。但是,只进行这些简单的练习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书法练习,为学习绘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临摹《写生蛱蝶图》之前,笔者先练习了一段时间的小楷书法,以练习对手腕的控制,进而让线条更灵活有气势,富于变化。在后期临摹线条时,书法的练习会提供很大帮助。
二、《写生蛱蝶图》写生细节分析
(一)花草类
叶的形状很多,质感也不同。画具体的物象时,需要在理解其外形和质感等特点后再落笔绘画。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似的物象以作区分,例如用白描、泼墨、点簇、勾勒来表现不同的叶脉,并使其与花的表现方法有所区别,但要注重画面的整体统一。
按照基本规律,无论是花还是叶子,处在后面或者被遮挡的物体都要比前面物体的线条要浅,让前后空间有所区分。在图2中①号菜叶的线条和设色会更深更粗,按照西方的绘画素描关系来看,①号叶子应该处在最前面,接着是②号到⑦号叶子逐渐靠后,使用的线条也慢慢变淡变细。这些虽然都属于植物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也是有所区别的。例如:④号叶子的线条要比⑤号叶子的线条相对更湿润连贯一些;④号菜叶是“实入虚收”,即从根部开始向叶尖运笔,⑤号菜叶是“虚入实收”,即从叶尖开始向根部运笔。在菜叶露出的根部位置,会进行停顿,形成“丁头”再快速运笔,而没有露出根部的菜叶的起始笔会更加顺滑。菜叶的外轮廓线与叶脉线也不同,外轮廓线侧锋与中锋共同使用,线条流畅但偏细偏干,用笔随意洒脱,有抑扬顿挫的变化,而叶脉线以中锋为主且相对更浅更细。所以虽然它们都是菜花的一部分,但是画家处理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在临摹之前的读画过程中就需要细心观察和记录。菜叶的长线条需要一气呵成从而画出菜叶的鲜。在画菜叶的长线条时可以使用“虚腕”,即手按于纸面后微微抬起,留有细微空隙,并不是压紧纸面,速度快才能拉出长且细的线条。
花朵的线条墨色要稍淡于叶子的线条墨色,在线条的处理上也要更平滑柔顺。秋花可先画花心再画花瓣,花瓣有轻重变化,从花瓣尖向花瓣根勾画,由重到轻,随意随性,不需要特意地去勾画。
在整个画面中,红叶的线条用了最重的墨色。红叶的线条前半部分水分偏多,后半部分笔锋偏干,用笔带有写意之风,起笔和转折皆会停顿。红叶线条先画中线,开始落笔慢,形成“丁头”,然后向后拖速度逐渐变快,由粗到细。两边的外轮廓线则先顿笔,然后速度加快,使线条变细,再顿笔,接着再快速收笔,富有节奏感。在临摹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仔细区分每一片叶子的线条区别,要找出一堆红叶中最主要的、最明显、用色最重的几处(图3),临摹时注意每根线条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特别是相邻的红叶,才能临出画者想要表达的变化。
在画面中紫色菊花的用笔更为精彩。菊花的花瓣作为画面中线条密集之处,线条之间的关系更为微妙,处理时只有做到以花为整体而花瓣有细节区分,才能让整朵菊花更为灵动。画家通过枯笔提按勾勒,让两笔之间产生粗细、虚实的变化,形成相邻花瓣之间的空间变化。菊花花心的线条均为两头细、中间粗,灵活多变且用笔较小。菊花整体都是从慢到快,需要快速收笔,使笔尖与纸面保持相对垂直的状态,保持线条的纤细。
画面中的叶子繁多,然而不同的叶子用线不同,以区分叶子的形态质感。苇草叶子用笔更干且钝笔较多,以表现出苇草干枯粗糙的质感。芦苇的干笔线条多用拖笔,侧锋进行,但要控制粗细,总体线条偏细,杆多小转折,用笔速度快。芦苇杆一节一节的画法体现出了芦苇的硬挺;芦苇杆两头用笔稍停,形成“丁头”;中间运笔快,芦苇叶多转折但柔和;叶片尾端基本是细干笔。枯芦的绘画,特别形象地表现出了一条线也有虚实变化。在《写生蛱蝶图》中,线条的长短、虚实变化多样,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长线条一气呵成,决定了画面的主要气势和走向;增加的短线条则起到了丰富和辅助主要气势的作用。长线与短线相辅相成,让画面的虚实关系更为清楚。
(二)动物类
蛱蝶与蚱蜢是整个画面的点睛之处。这里的线条以“黄家富贵”的工整精致为主,使用双勾填色法,线条更为精细和匀称,紧实规整,颜色更为浓厚,也带有宋画对事物写生的主张。写生不同于摄影照相,它不是对事物表象的直接描写,而是要通过画家的思想、感受、分析、比较加以集中提炼,有选择地加以概括,所以它主张师造化,塑造有韵味、有骨气的形象,反对工致细巧、雕琢物象而使整体失却精神。因此,写生要注重对事物外表的刻画。赵昌自称“写生赵昌”,传世作品达154件,描绘对象从花卉到蔬果、禽鸟动物不等,几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题材都有所涉猎,品类丰富多样。
三、结合临摹实践进行技法分析
临摹分为临和摹,也就是对临和描摹。对临是指将摹本置于一旁,纸张下面不垫线稿,直接看着摹本的线条,对照着在纸上画出。这样画出来的线条会更加灵活,不会受线稿的位置影响显得拘谨。描摹,顾名思义是指将线稿放在纸张底下,跟着线稿和摹本进行练习,画出来的线条会更加匀称,物体的位置也会更加准确。在进行线条练习的过程中,先使用对临的方式,学习原作中提按转折的线条变化,等有把握的时候再用描摹的方式练习,最后再上正稿。
(一)墨色
对《写生蛱蝶图》的资料探究发现,有些临摹者用水色,即画面中的透明色,直接进行分染;有些人则先使用墨色进行分染后,再用水色进行分染和罩染。笔者用的方法是后者。先用墨色按照植物的阴阳面进行分染,可以清晰地看到画面中叶子的水线旁留下了一条较为明显的墨痕,像是勾勒了一根粗线条。这是画家为了表现叶子起伏转折的凹凸感,有意将墨痕留住。菜叶的分染上,使用花青加墨的颜色进行分染,让最后呈现出来的菜叶更加水嫩和通透。蚱蜢和蝴蝶颜色浓厚,分染的次数多;花草的色浅且薄,分染次数少,个别地方甚至一两遍即可。对于新手来说,要注意红叶属于画面中最透的颜色,不用墨色进行分染,直接用水色分染更容易达到效果。因为一开始对临本的探究不够透彻,笔者在分染这一步将红叶一并用墨色进行了分染,在下一步敷色时发现,一开始分染的墨色严重影响了通透性,总会显得有些脏。所以在临摹开始前要进行读画和资料探究,在每一个步骤开始之前,也应该对这一步骤需要覆盖的地方再次进行精读。
(二)敷色
蝴蝶设色主要运用的是重彩法。红色部分用的是石色朱砂,在工笔画中石色的地方用植物色打底更容易有厚重感。因此画朱砂的地方可以先用胭脂色打底,尤其是在绢上更需要打底。笔者先用绿色分染出蝴蝶翅膀的前半部分,再用藤黄加白加一点赭石,调出淡黄色,分染蝴蝶翅膀的后半部分,用胭脂色做底罩染蝴蝶的红色花纹部分。并且按着花纹带有红色部分进行分染,再用朱砂叠加在红色花纹部分。这些部分都需要少量多次地进行分染和罩染,才能达到厚重又不闷的效果。等颜色干后,再用白色提染翅膀的尾部,最后用浓黑色加重蝴蝶的黑色花纹和一些细节处。
花草类则主要以淡彩法为主。画面中的菜叶先使用花青加入藤黄调出绿色,淡淡地进行一两次罩染。菜花则是直接用白色分染两到三遍即可出效果,无需再罩染其他颜色。菊花的颜色用胭脂加花青调成淡紫色,随意地画上去。赵昌在画菊花时,并不是特别均匀地罩染,有一些地方并没有上色直接透出底色,更体现出了菊花的灵动。枯芦需要调出颜色后根据结构进行分染,其中需要注意区分芦苇的前后和浓淡,要时刻注意色足则停,否则容易在画面中太跳。
画面中靠后的荆棘和小花使用点染没骨法,将毛笔蘸色直接在纸上点写,一气呵成,并没有像双勾填色一样拥有墨色边缘线。荆棘用笔偏干,含水量较少,荆棘的尖刺多在根茎稍,未完全干之时加入深色,形成颜色的冲撞,便有了较深却不突兀的尖刺。没骨小花用最小号的染色笔或者勾线笔更容易刻画精细。
四、结语
对古人的学习不只是通过肉眼分析,更应该从实际操作上进行实践和体会,学习古人的绘画技法和思想。临摹古画的意义在于明法度,最终是古人和“我”合二为一。这需要创作者将临摹中学习到的知识不断消化和总结,将技法和灵感归结转化为自身的东西,再最终体现在创作上。这样的临摹才有意义。临摹之前的读画也很重要,只有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临摹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学习的过程更加吸引人。创造者只有不断地去思考和反思,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可以向原作靠近。
参考文献:
[1]朱明艳.满庭芳:两宋院体花鸟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李妍.宋画临摹之方法探究:以《写生蛱蝶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11):13-15.
[3]吴丹.赵昌花鸟画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20.
[4]胡进曦.写物之生:从《写生蛱蝶图》看宋代花鸟画的表达和当代意义[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
作者简介:
洪楚彬,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书画创作。
陈欢迎(通讯作者),博士,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